黎元洪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有的人将他当做窃取革命成果的人,残杀革命同志,被革命党从床底拖出来,投靠袁世凯等,都是他的污点。而这样的一个人却在民国短短的十七年历史中,两任大总统,三任副总统。有些人甚至评价他为忠厚长者,稳健派。甚至在段祺瑞解散国会的时候,包括孙文在内的一些人以拥护黎元洪为名开展了护法运动。他究竟是怎样的人?
黎元洪不是革命党人,当然不能从叙述他的革命活动开始。相反,作为清军旅长,他还杀害过革命党人。我们所需要关注的,是他在确保武昌起义成果方面,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否非常关键。
首先,黎元洪是个苦孩子出身,年幼时候要过饭,也偷过菜。后来考上北洋水师学堂,当上了海军。后来调职到广东水师,谁知道运气不佳,他服役的广甲号被程璧光带到天津运送荔枝的时候,遇到了甲午战争,程璧光请求参战,结果广东水师的三艘军舰全部损失,黎元洪跳海逃生,幸好遇见渔民,得以生还。后来,黎元洪投奔张之洞,成为湖北新军的将领。
湖北革命党人拼死也要请黎元洪出山,并非偶然。黎元洪在湖北治军非常特别,喜欢和官兵们打成一片,鼓励士兵学习文化,也反对虐待士兵。遇到军中发现革命党人,一般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的人,自然在士兵中威望很高。
当然,黎元洪不是革命党人。因此,在武昌起义的当晚,黎元洪为制止本部响应起义,杀害了两名革命者。尽管如此,第二天革命党人依旧希望他能出山,担任革命政府都督。
黎元洪当然不是从床底下拖出来的,这种说法源于1912年一个反对他的报纸《震旦民报》丑化他的说法。当革命党人齐刷刷地站在他的面前,不是训斥他,而是恳请他出任革命政府都督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他当时心里的纠结。更何况,一位革命者见黎元洪不肯点头,竟然在其面前自杀。
以往的革命起义中,并没有多少高级的清廷军政人员响应。这些军政人员固然不愿意冒险,更多的是瞧不起这些革命者,觉得这帮会党、士兵和暗杀团组成的革命党,既没有什么层次,也没有胜算的可能。当然,一个清廷的高级军官,从未有过革命的想法,突然间要成为革命党的首领,其心理过渡的距离还是很大的。
黎元洪第三天终于决定和革命党人站在一起。毕竟武昌的革命党人层次要高些,文学社和共进会虽然相互不买账,但对于像吴兆麟、黎元洪这样的人却没有多少排斥。湖北谘议局首领汤化龙在起义第二天就表示支持革命。应该说,黎元洪觉得此事有成功的希望,是其下定最后决心的根本原因。
黎元洪的作用在于其招牌。头三天,黎元洪是“被革命”。革命党以黎元洪的名义发布通告,产生了剧烈的反响。原来革命党的头头竟然是黎协统啊,于是大量观望的新军及军官纷纷加入革命军。以黎元洪名义发布的通告很快传遍了全国各地,那些满清的官员、士绅们觉得,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党闹事,这些对清廷早已没有兴趣了的体制内人们开始考虑是否可以当黎元洪第二。
当然,假借的名义终究会露馅的,好在第三天黎元洪开始投入了角色,和革命党人的命运拴在了一起。黎元洪的作用并非仅限于此。当清军海军舰队开赴武昌的时候,他发现这些人多是他的老师和同学。他分别写信给他的老师、舰队司令萨镇冰和各舰管带,在汤化龙的弟弟汤芗铭的促动下,海军很快反正。
应该来说,黎元洪的革命和被革命,对稳定武昌革命政府至关重要。对于其他地区满清官员的反正,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不久,江苏巡抚程德全也宣布反正。黎元洪和程德全的反正,标志着清廷体制内军政势力开始了瓦解的趋势。
在之后的政治纷争中,黎元洪没有多少背景和势力,他是各方争取和针对的人物。湖北各种势力企图推翻他,遭到镇压,黎元洪成为各派眼中的刽子手。他在袁世凯和孙文的势力中斡旋,后来又在北洋军阀和南方实力派中斡旋。
黎元洪获得了一些人的支持,如海军将领程璧光、革命元老章太炎。在他们看来,黎元洪是没有多少政治野心的人物,也是所有总统中比较遵守宪法的一位。在他担任总统的时候,总是和国会一道和军阀担任的总理据理力争。但是黎元洪确实太没有政治野心了,他没有怎么培植自己的军事势力,而没有军事势力,他无法抗衡任何一个军阀。黎元洪所钟爱的是经商,他炒房炒股,投资实业,乐此不疲。
黎元洪死于1928年6月。与此同时,北伐军也占领了北京,辛亥革命所确立的五色共和旗也随之从北京城落下。当五色旗落下的时候,当初为如何建立这个民国而角力的几个建国元老黄兴、袁世凯、孙文、黎元洪都已离世。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