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明末清初的十三大“汉奸” 为清朝打下九成江山!

历史解密  2020-07-13 18:480

明末清初十大汉奸,这些汉奸,历史上都很有名,某种程度上,他们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虽然他们也遗臭万年。

提到汉奸,人们想到的往往都是那些在本人已被强敌所困的时候,或者国家已经遭强敌入侵,危在旦夕的时候,为保全自家性命或地位而投降敌方的人,如洪承畴,吴三桂,汪精卫之流,他们都是看到敌人过于强大,若再不投降,要么身家性命不保,要么自身的荣誉和地位将泡汤,这才决定当汉奸的。但是大家没有想到是,历史上居然还有个别人在国家还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敌人还并不强大,而且其自身也没有什么危险时,就主动投靠异族,自愿充当了汉奸,他就是明末清初的文人汉奸,范文程。

1、范文程 满清汉臣第一人。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辽宁抚顺人,祖籍江西,明朝初年,其祖上迁居至辽东,到范文程是这一代已是地地道道的辽东汉人了。范家祖上几代都曾做过明朝官员,范文程的曾祖父曾任明朝兵部尚书,祖父则出任过明朝沈阳卫指挥同知,所以他们家几代都受过明朝的恩惠,而范文程本人,青年时期也曾考中了生员(秀才),按说,他家这样的背景应该是誓死效忠明王朝的,范文程是读书人,更应该懂得忠孝节义的道理。可是,他偏偏就背叛了自己的国家(明帝国),背叛了自己的民族,可耻的投奔到了满人的旗下。

公元1618年,刚刚统一女真族不久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率领他的八旗劲旅,攻陷了范文程的家乡抚顺,当时的八旗军其实不过是一群如狼似虎的土匪,他们在抚顺城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此时的范文程,面对这种暴行,不但没有义愤填膺,没有奋起反抗,反而主动去拜见刽子手努尔哈赤,自卖才华,请求双手沾满他父老乡亲鲜血的努尔哈赤给他一官半职。

洪承畴是因为自己的部队被八旗军重重包围,粮尽援绝,不得已才投降满清的,吴三桂则是因为明王朝已经垮台,主子都没有了,才决定降清的,汪精卫则是看到日军来势凶猛,大有吞灭中华之势,为了保全自身,才投靠倭寇的。而这个范文程,则是在自身完全没有受到威胁,而且国家也还没有面临亡国之危时(一个小小的抚顺的丢失,对偌大的明帝国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当时努尔哈赤的实力,简直不能与明帝国同日而语),就主动投靠了异族,充当了汉奸,范文程这样做仅仅是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真是可耻之极。

范文程拜见努尔哈赤后,虽然极力吹嘘了自己,并大大表现了一番奴才德性,但努尔哈赤还是没怎么赏识他,只是让他去文馆(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厅)去任职,没给他官阶,只是让他每天给不识字的各旗军官们写写军令,文告什么的。范文程对这份差事很不满意,觉得这样下去没有前途,为了尽量在主子面前表示忠心,他竟然“投笔从戎”,亲自骑马上阵,攻打明军,当时努尔哈赤攻打沈阳,广宁,这几次战役,范文程都参加了,呵呵,为了当一个让主子满意的合格汉奸,竟然舍得用自己原本握笔的手去拿刀,范文程当汉奸当到这份儿上,也真是亏了他了。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他“慧眼识英雄”,将范文程调到自己身边,作为贴身的谋士,范文程终于可以大肆施展自己“才华”了。他特意拟定了一份奏折,劝谏皇太极发兵攻入关内,直捣明王朝的中心,北京。范文程毁灭大明的心情比满人还急切,其实当时,满洲的实力与大明相比,仍然悬殊,全部的八旗军兵力还不及明军的十分之一,经济上更是相差巨大。范文程为了主上的前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誓灭大汉,其决心远超正统满人。

后来,皇太极采纳了他的建议,率八旗军绕道蒙古,攻打北京,范文程乐不可支,紧跟鞍前马后,沿途,他利用自己的汉人身份,再加上那“三寸不烂之舌”,骗取了很多明军将领的投降,使满人“兵不血刃”就占领了很多城池。最狠也最有成效的一招,是他向皇太极进献了一条他精心设计的反间计,即散布谣言,使明崇祯皇帝误以为辽东督师袁崇焕(此人才能极高,是皇太极的克星)跟满人勾结,竟然将他处死。范文程借刀杀人,为他的主子除掉了心腹大患,真是“功高盖世”啊。

令人捧腹的是,范文程虽然对他的满洲主子一片忠心,恨不得给他们舔脚趾,但他毕竟不是满人,终究还是摆脱不了作为一条狗的命运,有一年,皇太极的弟弟,满洲镶白旗主旗主多铎,看中了范文程的妻子,竟然要明目张胆抢夺他的妻子。范文程气得欲哭无泪,没想到自己为满清效力多年,最后竟然连老婆也要贴出去,这时皇太极已经死了,幸亏继掌大权的多尔衮感念范文程曾救过他的命,便及时制止了多铎的这一莽撞行为。

这里,还要提一下范文程对大汉犯下的另一大罪行,当年就是他挽救了多尔衮,这个最终吞并了整个中国,降服了整个大汉民族的满洲强人。还是皇太极在位的时候,年轻的多尔衮不慎违反了军纪,皇太极勃然大怒,决定处死多尔衮(多尔衮只是皇太极的同父兄弟,不同母),是范文程极力劝谏,皇太极才饶过了他,留下了这个文武兼备的强人,也正是范文程后来大力劝谏多尔衮,多尔衮才下决心入关,夺取整个中原的。范文程间接毁灭了整个大明王朝,当然,这也正是他求之不得的。

多尔衮入关后,范文程身居大学士之位,可谓功成名就了,但他还在为满清的政治事业操心费力,他为多尔衮制定了许多规章朝纲,教他如何安定民心,如何选用人才,在清初的几年里,若不是范文程的尽力辅佐,满清是很难稳住局面,并最终坐稳江山的。范文程真乃满清的开国元勋,其作用举足轻重啊。

在中国的历史上,汉奸虽然有很多,但像范文程这样主动投降,而且一生以消灭自己国家(明帝国)为己任,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极品汉奸,还真就他一个,这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2、洪承筹 康熙的祖母真的值得一个汉奸?

洪承畴是明朝的重臣,以蓟辽总督率兵援辽,朝中文武对他寄予很大希望。松山城破之后,洪承畴及其部将祖大乐被俘。皇太极派席赖、查塔、钟古、商吉图等前往松山,谕请围困松山的皇太极长子、多罗郡王豪格,代善的孙子、多罗郡王阿达礼,努尔哈赤的十五子、多罗贝勒多铎等说,松山所获总督洪承畴、总兵祖大寿之弟祖大乐,可送入盛京;巡抚丘民仰、总兵王廷臣、曹变蛟如不降,可处死;祖大名、祖大成放入锦州。于是,豪格、阿达礼等对被俘人员以不同的待遇:将洪承畴、祖大乐两人送往沈阳;对明朝巡抚丘民仰、总兵曹变蛟、王廷臣等,先进行劝降,遭到拒绝以后,当即把他们就地处死,其下部将一百余人、士兵三千余人,也全部被杀害;将祖大寿的另外两个弟弟游击祖大名、祖大成,却放回锦州,实际是让他们去做祖大寿的工作。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皇太极很有心计,同时也说明他虽然比较宽厚,但对汉人的屠杀也是十分残酷的。被俘明将仅洪承畴、祖大乐送沈阳。祖大乐是祖大寿的弟弟,为争取祖大寿,自然要保护;而洪承畴是明朝重臣,加以文韬武略闻名,如能争取洪承畴归顺清廷,对清朝以后形势发展将起重大作用。

洪承畴于三月到沈阳以后,据说被幽禁在大清门左边旧有的三官庙内,距宫门很近。清廷一再劝降,洪承畴坚决不降。劝降的满将见洪承畴怒目而视,死不开口,就举刀欲杀承畴,他竟“延颈承刃,始终不屈”。那么,洪承畴后来为什么投降呢?史书说法不一,据《清朝全史》上记载:

汲修主人(礼亲王)谈太宗襟度有曰:松山既破,擒洪文襄(即承畴),洪感明帝之遇,誓死不屈,日夜蓬头跣足,骂言不休。太宗乃命诸文臣劝勉之,洪一语不答。太宗乃亲至洪之馆,解貂裘而与之服,徐曰:“先生得无冷乎?”洪茫然,视太宗良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因叩头请降。太宗大悦,即日赏赍无算,陈百戏作贺。诸将皆不悦曰:“洪承畴仅一羁囚,何待之重乎?”太宗曰:“吾侪所以栉风沐雨者,究竟欲何为乎?”众曰:“欲得中原耳。”太宗笑曰:“譬之行者,君等皆瞽目,今得一引路者,吾安得不乐?”众乃服。

据《清史稿洪承畴传》记载:

上欲收承畴为用,命范文程谕降。承畴方科跣谩骂,文程徐与语,泛及今古事,梁间尘偶落,著承畴衣,承畴拂去之。文程遽归,告上曰:“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上自临视,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无寒乎?”承畴瞠视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请降。

这两处所说的一个共同点是,洪承畴被俘之初,确实坚决不降。其他史料,也证明这一点。《明季北略》里说他被俘后,

不屈,命之跪,承畴曰:“吾天朝大臣,岂拜小邦王子乎!”

朝鲜的王子李p吹摹渡蚬萋肌防镆菜担清廷无奈,就把他“拘锁北馆”,不给饭吃,“只给菽水喝”,想用虐待的办法来消磨他的意志。然而洪承畴并不惧怕,反而以绝食相抗,“米浆不入口者七日”,不过仍然是“求死不得”。《清朝全史》和《清史稿》里所说的洪承畴降清的关键之举,都是由于皇太极亲自去看他,并把自己的貂裘亲手给洪承畴披上,洪承畴受到感动,才归顺了清朝。应当说洪承畴从坚决不降到决定降清,是皇太极招降政策的结果。皇太极为此费了很大力气,做了很多工作,一些比较有作为的汉臣,如范文程、张存仁,也起了重要作用。当然,洪承畴也从皇太极的礼贤下士和宽广胸怀中,看到清朝有可能成功,而明朝的腐败已很难重振基业,这大概也是洪承畴决心降清的原因之一。至于民间广泛流传着洪承畴的降清,是由于皇太极的爱妃博尔济吉特氏做工作的结果,似乎并无根据。《清史演义》中第十回里关于洪承畴降清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原来洪承畴人本刚正,只是有桩好色的奇癖。这日正幽在别室,他是立意待死,毫无他念,到了巳牌,红日满窗,几明室净。听门外叮当一声,开去了锁,半扉渐辟,进来了一个青年美妇,袅袅婷婷地走近前来,顿觉一种异香扑入鼻中。承畴不由的抬头一望,但见这美妇真是绝色,髻云高拥,鬟凤低垂,面如出水芙蓉,腰似迎风杨柳,更有一双纤纤玉手,丰若有余,柔若无骨,手中捧着一把玉壶,映着柔荑,格外洁白。承畴暗讶不已,正是胡思乱想,那美妇樱口半开,瓠犀微启,轻轻的呼出“将军”二字。承畴欲答不可,不答又不忍,也轻轻的应了一声。这一声相应,引出那美妇问长道短,先把承畴被掳的情形,问了一遍。承畴约略相告。随后美妇又问起承畴家眷,知承畴上有老母,下有妻妾子女,她却佯作凄惶的情状,一双俏眼,含泪两眶,顿令承畴思家心动,不由的酸楚起来。那美妇又设词劝慰,随即提起玉壶,令承畴喝饮。承畴此时,已觉口渴,又被她美色所迷,便张开嘴喝了数口,把味一辨,乃是参汤。美妇知已入彀,索性与他畅说道:“我是清朝皇帝的妃子,特怜将军而来。将军今日死,于国无益,于家有害。”承畴道:“除死以外,尚有何法?难道真个降清不成?”美妇道:“实告将军,我家皇帝,并不是要明室江山,所以屡次投书,与明议和,怎奈明帝轻信邪言,屡与此地反对,因此,常要打仗。今请将军暂时降顺,为我家皇帝主持和议,两下息争,一面请将军作一密书,报知明帝,说是身在满洲,心在本国。现在明朝内乱相寻,闻知将军为国调停,断不至与将军家属为难。那时家也保了,国也报了,将来两国议和,将军在此固可,回国亦可,岂不是两全之计么?”这一席话,说得承畴心悦诚服,不由的叹息道:“语非不是,但不知汝家皇帝,肯容我这般举动否?”美妇道:“这事包管在我身上。”言至此,复提起玉壶,与承畴喝了数口,令承畴说一允字,遂嫣然一笑,分花拂柳的出去。看官!你道这美妇是何人?便是太宗最宠爱的庄妃。因闻承畴不肯投降,她竟在太宗前,作一自荐的毛生,不料她竟劝降承畴,立了一个大大的功劳。

事实上,庄妃是不可能独自一人去看望洪承畴的,起码会有宫女随从;而且,沈阳的清宫院落不是很大,皇太极住的清宁宫,与庄妃所住宫室在一个院落,庄妃的一举一动其他嫔妃也能看得到。皇太极为顾及自己的颜面,也不会同意庄妃去用“美人计”说降洪承畴,这是一般常识。况且,《清史演义》在讲这个内容的第一句话就是:“原来洪承畴人本刚正,只是有一桩好色的奇癖。”这话自然是丑化洪承畴的。实际上,洪承畴在个人生活上很遵守儒家道德,并没有什么风流之举。庄妃说降洪承畴未必是历史事实。但庄妃聪明贤慧,为皇太极出了劝降洪承畴的主意,倒还是有可能的。

3、吴三桂。

满清入关,闯军兵败,背明投清,绞死桂王,一手帮满清打倒了两大强敌。其人文武双全,野心勃勃,在那个混乱年代,野心没有错。可惜的是野心太小了,若真有夺取天下之心,也不会成为汉奸。可气的是后来,举兵造反,还没有和鞑虏一决雌雄之心。初期本来占优,却没有直搞黄龙,确想划江而治,被康熙缓过气来,最后成就了康熙那个麻子的武功。你要成功了,也许还能勉强脱掉汉奸两个字。可惜,所谓狡兔死,走狗烹,最后兔皮都被人挂起来作成袄子。

吴三桂(1612年-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锦州总兵吴襄之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擢辽东总兵官。李自成军逼近北京 ,崇祯帝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援京 。未几,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山海关。李自成克北京后招他归降,因其父被追赃助饷,其妾被李自成部将掠去,遂上书螨清睿亲王多尔衮 ,乞请清兵入关讨李。山海关之战,吴三桂与清军大败李自成 ,受清封平西王。不久,又为清军先锋,追击李自成,镇压陕西、四川等地的抗清斗争。1657受平西大将军,会同清军进攻南明云贵地区。十六年,清廷命他镇守云南。1662,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被晋封为亲王,并兼辖贵州省。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子尚之信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的三藩。为抑三藩,清廷于十二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挥军入湖南。桂、川、黔、湘、闽、粤诸省响应,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十七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改元昭武。同年秋病死 。二十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其人事迹众所周知,无需详述。

没有吴三桂,螨清恐怕也没有足够的勇力扫平中原了。甲申年三月,清人得知宁远弃守的消息,就已经有心再次进军中原了。但是多尔衮仍然很顾忌李自成,曾经试图派人去同李自成商量联合灭明,没想到李自成那么快就打进了北京,让他一时没了主意。这时范文程上书,力陈流寇不足以惧,而且崇祯一死,清人出兵反倒在道德上具有优越性。范文程的想法,竟与南明弘光君臣不谋而合,只是范文程是建议清军以义军之名行侵略之实,弘光朝廷却是真地相信清人会为他们做义军。后来洪承畴又向多尔衮进言,分析了流寇“遇弱则战,遇强则遁”的特性,认为李自成部队“财足志骄,已无固志”,一见清军将至,必然携财焚宫殿以归。洪承畴果然不愧为李自成的老对手,对李自成的农民特性真是了如指掌。他还为多尔衮制定了细致的战略和进军路线,但是连他也没有料到他的门生吴三桂会送上门,所以后来他的战略就显得有些多余了。吴三桂在与清军结盟后,吴三桂在多尔衮要求下,为“乞师”不惜“剃发无恨”,成为明朝最后一个投降清的重要将领,也是清入关时第一个投降的将领。

吴清联手山海关一战,大顺从此没落,“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话说此李自成亦真是国贼也。山海关战前,吴三桂只能算个投机者,与大顺、螨清、朱明之间待价而沽,此战后,吴三桂铁心做汉奸,为螨清冲锋陷阵。 1662年1月,在昆明绞杀南明永历帝。

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是朱明王朝的末代皇帝,是当时全国各地以反清复明为目标的各支武装都奉为正朔的统帅。他的败亡标志着螨清扫除了最后一个具有相当实力的朱明遗脉,从某种意义上也标志着朱明王朝的灭亡,虽然他死后仍然有李定国,郑成功等武装坚持抗清,但已经没有了朱明正朔的指挥,更像是地方割据自雄。一手帮满清打倒了两大强敌。

4、孙之獬 秦淮八艳顾媚的老公,本来算不上太出名。不过这家伙干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倡言剃发留辫,为后世的清宫戏作出巨大贡献,从此举国一片猪尾巴,直到二百年后孙大炮“驱逐靼奴,恢复中华”

前脑剃光,后脑留辫,本是流行于满族的习俗。为使汉人臣服,清朝统治者将其强加于汉族。但最早奏请对汉族剃发的,倒是身为汉人的明朝降臣孙之獬。

孙之獬,山东淄川人,明朝天启年间进士,官至侍讲。清军入关后,就他俯首乞降。清世祖为收揽人心,接纳并让他当了礼部侍郎,时世祖因天下未定,允许明朝的降臣上朝时仍穿明朝服侍,只是满、汉大臣各站一班。

孙之獬求宠心切,有心“标异而示亲”。一日上朝时他变得焕然一新,不但剃了发,留了辫还改穿了满族官吏的服装。当大臣们步入朝堂站班时,他大大咧咧地走进了满族大臣的行列。满族大臣都自谓高人一等,哪能容忍属下的汉臣孙之獬与之同班?七嘴八舌又你推我拉把他逐出班外,汉臣见状,多有掩面窃笑者。孙之獬自讨没趣,悻悻然走回汉班,汉臣恨他过于逢迎求宠,一个紧挨一个毫不松动,不让他入班。

徘徊于两班之间的孙之獬进退不得,狼狈万状。恼羞成怒之下,向清世祖上了一道奏章,奏章中说:“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之从汉旧,而非汉旧之从陛下,难言平定,难言臣服也。”

清世祖本有此意,顺手推舟准孙之獬所奏下达了剃发令。剃发严重伤害了汉人的感情,他们纷起抗争,悲壮激烈的反剃发斗争风起云涌。

大明崇祯十八年秋,山东爆发了谢迁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时孙之獬正巧衣锦还乡在家省亲。农民军攻入淄川,将其活捉,五花大绑示众街市,宣布其献媚清廷首创剃发残害同胞的罪行,然后斩首市曹,将其头颅钻洞数个,以稻草插于其中,为孙贼"复发".暴尸于通衢大街。消息传处,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咸云罪有应得。

5、施琅 为私怨一手攻破汉人最后片土地。从此华夏亡天下也。施琅的行为相当于在抗日时带军占领重庆。帮助异族消灭汉人最后反抗的星火,他不是汉奸,谁是?和崖山灭宋的张宏范有一拼。

施琅,字尊候,号琢公,清初著名将领。施琅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由于"施琅背郑降清",施琅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分歧。(本来对郑氏迫害他因为投降满清有些同情,但这厮分不清民族大义和私人恩怨。就算郑氏和他有仇,报过仇后,依然对台湾人强取豪夺,让人很是不齿。)

螨清入侵,万民涂炭。中华衣冠不再,道统中衰。正如顾炎武所言,此正是“亡天下”之时, 1646年施琅随郑芝龙降清。郑芝龙死后,复投明郑成功,后因与郑成功个人之恩怨,遂置国家民族大义于不顾,不但悍然复降螨清,一意同大明为敌,决意以攻台灭郑明为终身之事业。

1683年,施琅联合荷兰军队率联军攻台,灭明朝最后宗室。汉明最后一个根据地沦陷,华夏全面进入野蛮倒退黑暗殖民的螨清时代。

螨汉之争跟历史上的“中原逐鹿”完全不一样,文化的意义十分清楚,这在后来的有关政策中表现得十分清楚。众所周知汉人被大量屠杀,剔发易服,篡改典籍史册,奴役汉人。施琅之行为绝对是助桀为虐,攻灭台湾最后的汉人政权,对汉文化全面沦丧,对至今中华文明的影响后果相当严重,凭此施琅在汉奸榜名列前茅。

细看施琅平生,先为明将,后降清,再反清,又降清,其人反复如此,气节何在?前几年有《施琅大将军》把汉奸塑造成英雄,后又据说我国第一艘航母要起名“施琅号”,近日虽有官方辟谣,不过以我党一贯“历史实用主义”“历史迎合政治”手法,还有什么奇事不会出现?

6、 祖大寿 袁崇焕旧将,不过最终也成汉奸!

祖大寿是辽东人,原是明末辽东经略袁崇焕的部将,曾守锦州,宁远及大凌河城。有人说,祖大寿如果不投降,明朝的江山起码可以再延续若干年。但是,这位被史学家黎东方誉为一生「可歌、可泣、可悲、可悯」的武将,与同时代的降将贰臣相比,起码有几点不同。第一,他没有做清朝之鹰犬,不像洪承畴、吴三桂之流,残害自己的同胞。在投降之后,清史之中似乎再也看不到有祖大寿的活动。第二,在投降的过程中,他历经长时期的天人交战,不像洪承畴那样,皇太极一句「先生不冷吗?」,就跪地称臣。第三,他也不像吴三桂那样,因为康熙撤藩而有所谓三藩之乱。作为降将贰臣,却同时对得起明,又对得起清,人情道义都交代得过去,在当时的确不作第二人想。

说起祖大寿与清朝的恩怨情仇,可以远溯至清太祖努尔哈齐时代。天启六年,是他用「红夷大炮」将努尔哈齐的大军自宁远打走,使得靠十三幅甲胄起家的努尔哈齐,尝到生平的第一次挫败。皇太极继汗,再攻宁远,又被他迫退。天聪五年(崇祯四年),皇太极率大军包围大凌河城;祖大寿弹尽粮绝,在要求皇太极对天宣誓,不杀将吏兵民之后,他开城投降。

皇太极对这位令他吃过多次苦头的明将,优礼有加。赏赐他自己用的狐皮帽子、貂皮袍子、金玲珑皮腰带、白马、雕鞍等等,没想到祖大寿觅机跑到锦州,又把锦州死守起来,令皇太极奈何他不得。

皇太极数度写信给他,要求见面,他置之不理。几次派军攻城,又得不到结果,祖大寿仍然效忠崇祯,一如往昔。

从崇祯四年到崇祯十二年,祖大寿先后守住宁远、锦州,令皇太极吃了多次败仗。为了招降祖大寿,皇太极见硬的不奏效,改用软的,他仿照明朝政制设立六部及都察院,起用祖大寿的旧部担任汉人「承政」(尚书),其中包括祖大寿的儿子祖泽洪,过房侄儿祖泽润、养子祖可法等等(他们是在大凌河城投降之后,未随祖大寿逃到锦州的明臣、明将)。对于皇太极的好意,祖大寿仍然毫无反应,置之不理。其后在崇祯十三、十四年,皇太极命清将多尔衮、济尔哈朗等轮流进攻,虽然情势险恶,但祖大寿却总有办法化险为夷,使宁远、锦州屹立不动。

崇祯十五年,洪承畴兵败松山,同时被俘的有祖大寿的弟弟大乐、大名、大成。皇太极将祖大成、祖大名送去锦州,劝祖大寿投降。祖大寿说,要知道祖大乐尚在人间,才愿意降。于是皇太极又释放了祖大乐,并将他送到锦州。祖大寿又提条件,要皇太极对天宣誓,不杀军民将吏。

崇祯十五年三月初十,祖大寿出城,对皇太极作第二次投降。他被解到盛京(沈阳)去见皇太极,皇太极非常有风度地说:「我对人说过,绝不杀你。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以后你能尽心替我办事就好。」

第二次归降。皇太极封祖大寿为汉军正黄旗总兵,希望他能够为己效力,可直到1656年(顺治13年)病逝,除了给自己的外甥吴三桂写过一封不咸不淡的劝降信,史书再难找祖大寿的“汉奸”记录。

7、阮大铖(1587~1646)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桐城(今安徽枞阳藕山)人。明末政治人物、著名戏曲作家。以进士居官后,先依东林党,后依魏忠贤阉党,崇祯朝终以附逆罪罢官为民。明亡后在福王朱由崧的南明朝廷中官至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与马士英狼狈为奸,对东林、复社文人大加迫害,南京城陷后乞降于清,后病死于随清军攻打仙霞关的石道上。所作传奇今存《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和《牟尼合》,合称"石巢四种"。(先是弄权的小人,后要无耻的投降,疯狂的迫害反清义士。)

8、孙得功 投降靼子的第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将,导致明失十数城。关外从此溃败,满清取得攻势地位。

孙得功早年与先前在抚顺投降建州的明降将李永芳有旧。因此王化贞企图让他招降李永芳,以为内应。不料孙反而被李永芳所策反。

建州叛军围西平堡,广宁总兵刘渠等赴援,王化贞令孙得功跟从。孙得功此时以暗中投降建州,于是屡次献昏招于王化贞。大战爆发,孙得功率先叛变,全军遂瓦解,刘渠等战死。孙得功又率军返回广宁,诈开城门,然后作乱,城人惊溃。化贞走入关,孙得功等叛将率士民出城东三里望昌冈,具乘舆,设鼓乐,执旗张盖,迎建州军入驻巡抚署。那一天是皇明天启二年正月庚申,月之二十四日也。于是辽河沦陷。皇太极上台后,追叙得功广宁功,授三等梅勒章京。

9、尚可喜 三藩,在反也是汉奸!

尚可喜是清初册封的重要藩王之一。

尚可喜从军后,效命于东江总兵毛文龙帐下。官至广鹿岛副将。及至1629年袁崇焕斩毛文龙,皮岛总兵黄龙接任,黄龙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因后金大至自刎而死,继而沈世奎接任。明崇祯七年(1634年),沈世奎诳尚可喜至皮岛,意图诬以罪名,加以谋害。此事为尚可喜部下许尔显等人侦知,尚可喜遂有去意。于是,遣许尔显、班志富诸部下前往沈阳,与后金接洽。皇太极闻之,兴奋至极,大呼“天助我也”,并赐尚可喜部名“天助兵”。尚可喜携麾下诸将、辖下五岛军资器械航海归降。皇太极出城30里相迎,赏赐珍宝无数,发还先前所俘虏的且能找到的尚可喜家族成员共计27人(彼时后金所俘100余人,尚可喜二位夫人乱中自尽)。旋即封总兵官,隶汉军镶蓝旗。

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加封孔有德恭顺王、耿仲明怀顺王、尚可喜智顺王,此清初“三顺王”。并将海州赐尚可喜为封地,家口旧部安置于此。受到皇太极极高礼遇。

10、侯方域(1618~1654)清代文学家。字朝宗。商丘(今属河南)人。明末诸生。侯方域少年时即有才名,参加复社,与东南名士交游,时人以他和方以智、冒襄、陈贞慧为四公子。侯方域擅长散文,以写作古文雄视当世。他早期所作文章较浅薄,功力不深;后期日趋成熟。时人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国初三大家。他的作品有人物传记,形象生动,情节曲折,均有唐代传奇笔法,具有短篇小说特点。其论文书信,或痛斥权贵,或直抒怀抱,都能显示出他的散文具有流畅恣肆的特色。也能诗。著作有《壮悔堂文集》10卷,《四忆堂诗集》6卷。(明末诸生。侯方域少年时即有才名,参加复社,与东南名士交游,时人以他和方以智、冒襄、陈贞慧为四公子。复社党的领袖,却成了满清的大臣!可是被他称为无耻小人奸臣的"马士英却坚贞不屈的反清至死,死状及其惨烈。疾风知劲草,日久见人心。到底谁忠谁奸,一眼便知。)

11、唐通,明末较为重要的将领,于明亡前夕为宣化总兵、密云总兵等要职。手握兵权,举足轻重。崇祯皇帝曾召见唐通并赐莽玉,对他寄予极大的希望。但唐通终负所托,先降李自成,后降多尔衮,身份变换不定。《清史稿》将其列入《贰臣传》。(此人很得思宗信任,可惜打仗不行,每次战败都逃跑,跑不了就投降。最后落了个不知所终的下场。)

12、耿仲明、耿继茂、耿精忠:耿仲明(1604-1649),字云台,祖籍山东, 清初三藩之一。1604年出生于辽东盖州卫,崇祯初为登州参将,毛文龙旧部。袁崇焕督师蓟辽,杀毛文龙,耿仲明被调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1632年为孔有德内应,陷登州,自称总兵官。1633年春从孔有德渡海降后金。1636年被清朝政府封为怀顺王,隶汉军正黄旗;1644年随清兵入关后,镇压农民起义军;1649年改封靖南王,与吴三桂、尚可喜合称清初三藩,旋以匿逃人,惧罪自缢于进军广东途中的江西吉安。子耿继茂袭封,驻广州,又移福建。继茂卒后,继茂子耿精忠袭封,后随吴三桂叛清。 耿继茂(?-1671)辽东人,耿仲明之子,耿精忠之父。顺治初授世职昂邦章京。后袭靖南王。清初三藩之一。 耿精忠(1644~1682),清朝靖南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下诏撤"三藩",耿精忠反,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蓄发易冠服,与吴三桂合兵入江西,被清军镇压,遂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康熙帝即诏将耿精忠凌迟处死。(爷孙三个都是罪大恶极的汉奸,真是汉奸家庭。可惜最后也落了个可悲下场,"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康熙小儿即诏将耿精忠凌迟处死。)

13、孔有德,孔四贞父女:孔有德,明清之际辽东盖州卫(今辽宁省盖县)人,字瑞图(约1602-1652)。崇祯初为登州参将。崇祯四年(1631年)率军援辽,至吴桥起兵叛明。旋陷登州地区,自称都元帅。六年(1633年)与耿仲明渡海降后金,授都元帅。崇德元年(1636年)封恭顺王。后隶汉军正红旗。从清兵入关,进攻陕西大顺军,又下江南。顺治三年(1646年),授平南大将军,下西南诸地。六年(1649年)改封定南王,驻桂林。九年(1652年),李定国军破桂林,兵败自杀。 孔四贞(1635年生),清初定南王孔有德之女。曾是孝庄皇太后的养女,封和硕公主。孔四贞是大清王朝在建国初年定南王孔有德的独女,是清朝唯一一个汉人公主。(父女都是汉奸,还有传闻说孔有德就是还珠格格的原型,琼瑶大妈是不是包衣出身呢?)

明末有哪些比较有名的高级将领投降大清了?

最出名的是四藩王: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

然后就是祖大寿、洪承畴、续顺公沈志祥、义王孙可望、孟乔芳。

还有额驸李永芳、马光远、孙得功、金砺、鲍承先、祖泽润、祖泽溥、祖泽洪、祖可法、祖泽远、张存仁、李国英、刘武元、陈锦、刘芳名、左梦庚、田雄、马得功、张天禄、许定国、刘良佐、赵之龙。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大汉奸丁默邨之死 “色戒”中易先生的原型
1946年10月11日,大汉奸、76号魔窟曾经的主人、特工头子丁默邨出现在高等法院的庭审中,引来世人的瞩目。不过,此次庭审和他本人的汉奸罪无关,他是为了给被白俄人高良击毙的弟弟丁时俊出庭作证的。然而,庭审结束后,他却神秘地失踪了两个半小时。

0评论2020-12-313982

揭秘:陈璧君宁把牢底坐穿也说汪精卫不是汉奸
据历史记载,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伪军数量超过侵略军数量的国家,而可以创造这一“世界纪录”,汪精卫当然“功不可没”。汪精卫是“事迹”已然不必再多说,然而在人人都认为汪精卫是通敌卖国的汉奸时,却有这样一位悍妇,宁可把牢底坐穿,依然为汪精卫辩护。她就

0评论2020-12-291514

抗战爆发第一个给日本人送情报的汉奸是谁
潘毓桂担心自己把“传话”的事情办砸了,会遭到日军报复,便把29军军事会议上中方布防情况,送到了日军司令部。故有佟麟阁、赵登禹率部撤退至大红门被伏击殉国之事第一个给日本人送情报的汉奸潘毓桂据抗战史学家经盛鸿等人的研究,“七七”卢沟桥事变前,中

0评论2020-12-293685

著名将臣袁崇焕 赤胆忠臣还是叛国汉奸
明朝著名将臣袁崇焕,千古以来,功罪难定。即使是清朝乾隆皇帝已经下令将袁崇焕的冤屈洗净,却仍然无法消除人们心中的疑惑以及偏执。那么,袁崇焕真的是汉奸吗?我们应该这样给予袁崇焕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呢?袁崇焕不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政治素养,都算是很好的

0评论2020-12-282008

汉奸王克敏 最早投敌竟成资本 与汪精卫互相倾轧
王克敏(1876~1945),字叔鲁。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1937年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首脑之一。1876年5月4日生于广东,祖籍浙江杭州,曾经中过举人;1900年以清国留学生监督的名义到日本,并担任清国驻日大使馆的参赞

0评论2020-12-284146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之一:汉奸的误导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西两种文明碰撞中,给中国人留下的最早也最深的一道伤疤。我们失败的缘由,现在当然是弄清楚了?可局中人往往是糊涂的,何况,天朝上国的观念那时还根深蒂固。天朝上国居然惨败于“外夷”之手,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个很不容易让人

0评论2020-12-261667

李陵被误解千年的汉奸 你了解历史真相吗?
那一年,李陵少年英姿勃发,成为汉武帝的得力人才,不仅是因为祖父李广,更多的是自己的天赋,自己的军事才华。这个时候应该是他为大汉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或者卓越才能的时候,是的,他敢于担当,他敢于冒险,他敢于与侵我大汉的匈奴决生死,他要把自己的雄心

0评论2020-12-264459

抗战初期张自忠为何被认为是“自以为忠”的汉奸?
1937年12月初,二十九军的出击部队陆续撤回,集中在冀南、豫北一带,为了指挥便利宋哲元将总部移到了河南新乡,面对日军,二十九军虽不是一触即溃,也是节节败退。冯志安离军养病,宋哲元手下的大将只剩下刘汝明、高树勋、石友三等人,就在此时宋得到了

0评论2020-12-222307

大汉奸秦桧跪了岳飞 为何还要在跪岳母墓前?
2005年6月9日,江西当地媒体报道了在江西省九江县庐山脚下的岳母墓前,当地政府铸造了秦桧等五奸臣反剪双手的跪姿白铁铸像。然而,南京江宁是秦桧的家乡,至今还生活着他的许多后人,昨天自称是秦桧第三十二世孙的秦良先生表示:“秦桧已在西湖跪了岳飞

0评论2020-12-221985

解密:当年热血志士为何后来蜕变成铁杆汉奸?
汪精卫,其实名叫汪兆铭,祖籍浙江山阴,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历史上多称其“汪精卫”。早年汪精卫投身革命。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先后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

0评论2020-12-222921

袁崇焕一片忠心 奈何被认为是引狼入室的汉奸
崇祯下旨,将袁崇焕“依律磔之”,其妻子和袁崇焕的兄弟一起,流放两千里以外。那场“大快人心”的凌迟就这样不可阻挡地发生了。当袁崇焕在刽子手冷漠无情地数刀数的声音和周围看客们兴奋的斥骂声中承受临死前的煎熬时,注定了大明帝国只有毁灭才是最终的结局

0评论2020-12-211208

汉奸府里的起义军 通县起义击毙中佐歼灭500日军
1935年11月25日,殷汝耕在日军唆使下,在通县宣布“独立”,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殷汝耕自任委员长,“负军政一切责任”,张庆余、张砚田、池宗墨等为委员。殷汝耕“政府”的“部队”主力,是1935年5月奉国民党河北省主席于学忠命令开入冀东

0评论2020-12-204128

汉奸张学成死后有儿子吗?张学成的儿子是谁
张学成,字铸卿,是张作霖二哥张作孚长子,张学良堂弟。高山子一战,张学成和日本顾问等一伙日伪官员被击毙。基本介绍张学成,字铸卿,是张作霖的二哥张作孚(清末宣统年间在黑山县任警察队长时剿匪阵亡)的长子,张学良的堂弟。其父死后,他与胞弟学文及三个

0评论2020-12-193649

周作人汉奸案受审始末 各界文人巨子鼎力相救
沈兼士为周作人向首都高等法院出具证明,表明周作人在伪政府任职期内,曾有维护文教、消极抵抗之实绩;周作人系从事新文化运动有功之人,其参加伪组织并非出于真实心愿,13位著名大学教授、文坛名宿签名呈请从宽。1946年11月16日晨,一辆警车在南京

0评论2020-12-194945

宁完我 为朝廷付出了一生为何最终选择做汉奸
宁完我出生于一五九三年,辽宁人,清代初期的大臣,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做了汉奸,他可以说是我国最早期的汉奸。在明朝末期,宁完我向后金投降,刚开始是为贝勒做事,后来皇太极不知是从哪里听说宁完我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不管是在历史还是在为官上他都有非常有

0评论2020-12-181088

揭秘明末第一大汉奸范文程却成大清开国军师
明朝末年第一大汉奸却成为大清开国军师,他在历史进程中注定不平凡。满清的前身是祖居东北的女人部落,在后来杰出的部落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完成了统一,后来的继承人在吸取了中原王朝的优秀成果后,建立了满清。一个落后的民族能够如此的发展,最后还竟然建

0评论2020-12-162896

徐世昌隐居天津 拒绝日本要求誓死不当汉奸
徐世昌,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涛斋。直隶天津人。清末、北洋政府官僚,北洋政府总统。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控制了北京政府,曹锟、吴佩孚逼他去职。徐世昌被迫退位,蛰居津门。下野后的徐世昌不闻政治,日常生活以看书、绘画、写字、赋诗自娱。他

0评论2020-12-163864

汪伪汉奸周佛海最终免死背后的内幕揭秘
周佛海是汪伪政府的大汉奸,抗战胜利后由于民众的呼声和舆论的抨击,蒋介石不得不命戴笠将周逮捕。时隔不久,1946年11月7日,南京高等法院宣布判处周佛海死刑。周不服上诉,1947年1月20日被驳回。但3个月后,报上又登了周佛海被改判无期徒刑的

0评论2020-12-164702

“南京保卫战”中的汉奸 夜里为日军晃火把指路
我们是1937年11月到达南京的,当时的南京几乎已经成了一座空城,市民们大部分都逃难了,不仅仅是因为南京就要打仗了,还因为日军从8月开始就不断对南京实施空袭,在南京保卫战开打之前,其实南京就已经成了一座血与火构成的城市,在日机的不断轰炸下,

0评论2020-12-151953

汉奸陈箓夜登鬼录 王天木指挥的又一场成功刺杀
抗战前期,国民党军统进行暗杀活动最为活跃的舞台是上海。原因很简单,上海有个号称“孤岛”的租界,日军势力达不到这里。国民党军统局在此处设有专门的地下机关,一方面在租界外活动的军统特工碰上风声紧的时候,可以随时撤入租界喘息;另一方面租界生活消费

0评论2020-12-141252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