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焚书令”为什么到了汉惠帝时才被废除?

历史解密  2020-06-17 18:310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有意识任用一些“酷吏”来担任司法官员,威吓贵族与百官。其中有个叫杜周的最为著名,他足足当了11年廷尉(朝廷主管司法审判最高级官员、名列“九卿”),打破了西汉皇朝自成立以来廷尉任职的时间纪录。在他任廷尉(公元前109年)以前,西汉皇朝一共曾经任命过30任廷尉,平均任期为3年零2个月。即使是像历史上最著名的法官张释之,也不过在汉文帝时担任了7年廷尉。后来杜周还被汉武帝提拔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杜周这人不爱多说话,看上去一副忠厚样子,实际上为人刻薄,是由著名酷吏义纵、张汤等人带教出来的又一个酷吏。徒弟当了主管司法的廷尉,在审理案件时,揣摩被告是皇帝打算排挤的人,就有意罗织罪名,判处重刑;揣摩被告是皇帝打算宽大的人,就故意长期关押不做处理,等到时间长了就向皇帝报告请求平反。

有人看不惯杜周这样揣摩皇帝意思的办案风格,当面指责他说:“你身为天下持平的廷尉,却不按照三尺法(秦汉时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木简上,因此号为三尺法),专门以皇帝的意旨来办案,难道应该是这样的吗?”杜周却说:“三尺法是哪里来的?前主所是著为律(以前皇帝颁布的叫做‘律’),今主所是疏为令(当今皇帝颁布的叫做‘令’);只要是皇帝现在的意思就是法律,哪里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法律!”

由《史记·酷吏列传·杜周传》记载的这一段对话,长期被法史学家们认为就是秦汉时代法律专制主义的表现,律和令没有差别,都是皇帝的旨意。尤其是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称帝,规定“命为‘制’,令为‘诏’”,蔡邕《史记集解》称:“制书,帝者制度之命也,其文曰‘制’。诏,诏书。诏,告也。”本来意思就是皇帝的命令指示有制、诏两种,制是关于制度方面的命令,诏是告示性质的命令。可是很容易被误读为“命”就是“制”、“令”就是“诏”。这样一来,就更加深了君主命令就是法律的印象。

诏、令之异

仔细体会司马迁在《杜周传》里那段对话的语境,可以发现司马迁是将杜周的话作为曲解律令性质的一种狡辩来引用的。也就是说,在当时人的普遍概念里,律、令作为“三尺法”的体现,和皇帝的制、诏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在秦汉的时候,“令”在作为名词使用时就是单行法规的意思。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国法律文件《语书》中说:“法律未足,民多诈巧,故后有间令下者。”意思就是,因为法律不够完善,隔一段时间就要发布“令”来补充。秦汉时期皇帝发布的“诏”或“制”,在皇帝认为有必要制定为一项单行法规时,会特别提示丞相、御史大夫将他的指示“具为令”,将皇帝的指示精神具体列为法条、提出法规文本的草案。如果皇帝的诏书本身就已经相当具体,就会要求丞相、御史大夫“著为令”,直接将诏书改编为法规。大臣也可以向皇帝提出立法的建议,拟就的草案经皇帝批准,“诏曰可”,就成为一条“令”。

比如公元前167年,汉文帝废除肉刑时,他发布的“诏”只是说明了废除肉刑(残害刑)的必要性,要求将肉刑废除,用别的刑罚来代替,并要求以后按照罪行轻重判刑,罪犯在服刑期内不逃亡的,期满后释放为平民。最后明确将诏书“具为令”。于是丞相张仓、御史大夫冯敬拟订了法令条文,上奏皇帝,得到批准,“诏曰可”。

律、令之别

中国古代成文法律的称呼在春秋以前一般称为“刑”,到了春秋时期一般称为“法”,到了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时,“改法为律”(见《唐律疏议》卷首),即将朝廷制定的成文法典的名称从“法”改称为“律”。

“律”字的右半部分“聿”原为右手持竖笛的象形,由于竖笛很可能是人类最早制造的乐器(目前国内年代最早的竖笛为湖北出土的约9000年前的骨笛),很早以前就用于为其他乐器确定音调,“聿”字的原义即表示定音。以后加上表示规范、遵循的部首“彳”,引申为“音律”(声音的规律)。由于确定音律以及乐器需要精准的度量,从而又引申出“恒定标准”的字义,以后又扩大指不为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现象,比如天文星象、历法等。以“律”称呼国家颁布的正式的成文法典,就是表示法律的稳定性,不以人的因素转变。这影响到以后历代朝廷正式法典都以“律”为名。

如果在皇帝死后,他曾经发布的某某“令”依旧被认为有效时,该“令”就会被改称某某“律”,或者独立成为律的某一篇章,或者被归并到相关的篇章中,具有了正式的、永久的、普遍的效力。而所有原来立法过程的内容会从法条里消除,仅仅剩下单纯的法律规范。

因此律、令并称,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公元前213年李斯建议秦始皇发布“焚书令”。这个法令规定民间不得私藏“诗、书、百家语”,民间交谈“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这项法令直到公元前191年才被废除,但《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的是“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根据注释“挟”就是“藏”的意思。可见在秦始皇死后,他的这个法令已经被编为“律”,说明杜周所言“前主所是著为律”的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皇帝生前发布的“令”都被改称“律”?看来也不是。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因为诸生、方士议论自己,认为“乃诽谤我”;并且经审讯认定诸生中有的“为妖言以乱黔首”,下令“坑杀”,并制定了“诽谤”、“妖言”令。后来汉朝初年,公元前187年废除“妖言令”;公元前178年,汉文帝废除“诽谤律”。可见,并非所有的令在皇帝死后都改称律。那么律和令究竟有什么区别?从发布者来说,律是已故皇帝发布的法律,令是目前在位皇帝发布的法律。从形式上来看,两者也有不同,比如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西汉初年“津关令”二十三条,大多保留了立法建议、条文拟定、皇帝批准这样的立法过程。而同墓出土的各种“律”,就只有条文。看来秦汉时期的惯例是,当皇帝“驾崩”后,他曾经发布过的令被继任者认定有必要长久保留的,删除立法的过程文字,仅保留条文并编入已有的律的相关篇目。而未经改编的令,就会失去法律效力。

悠久的立法传统

历代统治者都知道,社会实际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为实现统治,需要经常修改法律。但是和现代不同的是,老皇帝制定的法律被认为是“祖制”,从伦常的角度讲,后代不可以改变祖先法律,所以后来的皇帝只好采用发布大量单行法规的办法来补充法律。这种法典恒久稳定、单行法规层出不穷的立法特点,是中国法制史的一大特色。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和汉朝初年的情况一样,历代精明的统治者都有意识地将皇帝的指示和单行法规加以区分。比如唐朝的法律明确规定,皇帝发布的“敕”,只有处分个别事项的效力,处理其他的事项时不得直接援引为依据。只有经过整编为“永格”,才上升为一条单行法令。

而且,即使成为单行法规,仍然被置于“权宜之计”的地位,单行法规往往只有一段特定时期的效力。比如宋代的时候,皇帝发布的“敕”直接就是单行法规,有法律效力。但是被称为“散敕”,仍然保留立法的过程:谁提出的立法建议、谁拟定的条文、皇帝是如何批准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分门别类地编入“编敕”,删除立法过程,变成单纯的法条,才成为正式的、永久性的法典的组成部分。

又比如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经明确表示:“律者,常经也;条例者,一时之权宜也”(《明太祖宝训》)。在这一原则下,明代前期历朝的惯例是,每当新皇帝即位,就宣布前朝发布的所有条例一律作废,裁判只准援引《大明律》,力图维持法制的稳定。只是经过了一百多年后,《大明律》显然已很难符合变化相当大的社会情况,1500年经明孝宗指令,朝臣仔细审核历代的条例,整编出297条,编订为《问刑条例》,被明孝宗批准发布,并且规定以后不得废除,与律并行,永久有效。以后经过两次修订,到明末《问刑条例》已经有382条,许多基层司法部门为了检索方便,将《问刑条例》与《大明律》合编,形成律例合体的情况。

先以单行法规应付特定的、临时的情况,等到立法环境成熟后再将“权宜之计”上升为“恒久永制”。中国古代在立法上的这种特色,显示出丰富的立法以及实施法律的经验。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吕后制造“人彘”惨剧吓傻汉惠帝
吕后制造“人彘”惨剧吓傻汉惠帝,大家有听说过吗?吕后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在历史上算是个很成功的女政治家,但至今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最先想到的是她的的狠毒和权变,还有她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之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吕后是如何将戚夫人做成“人彘”的

0评论2020-12-284387

政治“人彘” 汉惠帝为何长期不问朝政?
汉惠帝刘盈是刘邦与吕雉所生的儿子,西汉第二任皇帝。他十六岁即位(前195),二十三岁去世(前188),在位时间仅有七年。在这短短的七年时间里,汉惠帝还长期沉溺于饮酒作乐,放纵无度,不问朝政。那么汉惠帝为何长期饮酒作乐、不问朝政?汉惠帝不问朝

0评论2020-12-264858

汉惠帝为何会踩在老爹刘邦头上?因亲娘是吕雉
汉惠帝刘盈住在未央宫,而他的亲娘吕雉则住在长乐宫。两宫之间过了武库,隔着好长一段路呢。汉惠帝是个孝顺孩子,平常没什么大事时,他就跑去长乐宫看看老妈聊聊天。但是令他苦恼的是,他不是平常人家的阿三阿四,他是皇帝,他上个街出行时,都得有威风凛凛的

0评论2020-12-163354

汉惠帝皇后张嫣 与舅舅结婚17年 到死都还是处女
在历史上皇后身为皇上的正妻,母仪天下,集荣华富贵于一身。在世人看来皇后可能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了,但是事实上身为皇后并不一定过的非常幸福,不幸福也罢,在封建男权社会,有几个女人过的幸福呢?但作为皇后,一国之母,皇上的第一任妻子,即便不幸福,也

0评论2020-12-084123

汉惠帝刘盈死后 太后吕雉为何不曾不痛哭流涕
常言道:儿是娘的心头肉,天下做母亲的,没有不疼自己孩子的。想起孟郊那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道出了在儿子心目中,母亲的伟大。一般的,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无比痛心的,不过也有例外,比

0评论2020-12-071566

汉高祖刘邦为何不曾喜欢儿子汉惠帝刘盈?
汉高祖刘邦是大汉朝开国皇帝,这个人提三尺剑,依靠张良韩信萧何等人居然三年破秦、五年灭楚,终于建立了大汉王国。不过刘邦似乎对自己的孩子刘盈,似乎不爱惜,不信的话,可以参看《史记》:还定三秦,从击项籍。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去。

0评论2020-12-073084

汉惠帝刘盈为什么娶外甥女为妻 汉惠帝皇后是谁
汉惠为什么娶外甥女为妻?汉惠帝刘盈是西汉的第二个皇帝,是间邦的正妻子吕雉所生的儿子后于公元前211年,当时还是秦始皇 三十六年。汉惠帝是个年轻的皇帝,在职6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但他也是个短命的皇帝 ,仅仅几年就去世了。这和他的母亲吕后有直

0评论2020-12-043523

汉惠帝为何放弃江山?因自己生母而放弃了皇位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有很多皇帝因美人而放弃江山,俗语讲爱江山更爱美人。比如大家熟悉的周幽王为了让自己心爱的褒姒美人,给自己笑一个,最后把江山给丢了。又比如野史上的大清朝的顺治皇帝,为了心爱的孝贤皇后董鄂妃而出家。但也有另外,汉朝就由一位皇帝

0评论2020-12-043493

汉惠帝刘盈是怎样的皇帝?汉惠帝生平简介
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西汉的第二个皇帝就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他生于公元前211年,当时还是秦始皇三十六年。汉惠帝是个年轻的皇

0评论2020-12-033384

为何说汉惠帝刘盈的人生是悲剧的?刘盈简介
太子废立风波汉惠帝刘盈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所生,他并没有继承其父刘邦的豪放不羁,而是生性软弱,优柔寡断。刘盈七岁便被立为太子,但是随着他日渐长大,刘邦觉得太子的性格不适合做皇帝,便想废掉他。当时,刘邦有一个宠妃叫戚夫人,她擅长跳“翘袖折腰

0评论2020-12-033010

汉惠帝和张嫣的婚姻 吕后亲自物色的政治婚姻
汉高祖刘邦自布衣提三尺剑,斩白蛇起义,历经十数年最终取得了天下。血雨腥风十几年历程,皇后吕雉发挥了重要作用。刘邦病死之时,太子刘盈只有16岁,经历了激烈的太子之争后,在母亲吕后的支持下,刘盈终于即位为皇帝。刘盈生性软弱谦和,而母亲太后吕雉却

0评论2020-11-291600

汉惠帝死后谁继位?汉惠帝刘盈为何会英年早逝
汉惠帝死后谁继位?汉惠帝刘盈,刘邦与吕后的儿子,汉高祖死后,刘盈继位,刘盈一生活在母亲吕后的阴影之下,无所作为。刘盈死后,谁当上了皇帝呢?刘盈死后,刘恭当上了皇帝。刘恭是谁的儿子?刘盈之后的皇帝刘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是怎么死的?惠帝的早死

0评论2020-11-283025

汉初皇室辈份混乱 汉惠帝娶外甥女 齐王认妹为母
我们都知道,“名不正,则言不顺”,在长幼尊卑特别讲究的古代,是很在乎辈份的。不过,在西汉,有几段特别奇葩的辈份关系,令人不知是笑好还是哭好。著名的一个,就是汉惠帝和惠帝皇后张嫣。吕后急于保护自己的娘家利益,把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的女儿,嫁给儿

0评论2020-11-233750

汉惠帝被迫娶自己外甥女的难言之隐
汉惠帝名叫刘盈,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继续推行了汉高帝刘邦颁布的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汉朝经济的繁荣;他又解除了秦朝延续的思想禁锢,提倡黄老哲学,促进了汉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不过他生性善良却又懦弱,一生都活在母亲

0评论2020-11-211989

解密:汉惠帝刘盈被迫娶外甥女张嫣的难言之隐
汉惠帝名叫刘盈,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继续推行了汉高帝刘邦颁布的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汉朝经济的繁荣;他又解除了秦朝延续的思想禁锢,提倡黄老哲学,促进了汉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不过他生性善良却又懦弱,一生都活在母亲

0评论2020-11-204995

观人彘而罢朝的仁弱之君——汉惠帝刘盈生平简介
汉高祖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刘邦病逝,17岁的刘盈继位,也就是汉惠帝。惠帝出生在公元前211年,当时刘邦还只是亭长,兵荒马乱,日子并不好过,从小和姐姐鲁元公主随母亲下地干活。父亲起义后,跟随全家长年处于颠沛流离的生活。楚汉战争爆发后,和姐姐鲁

0评论2020-11-181256

短命可悲的汉惠帝!竟然被吕雉毁了一生
刘盈本是刘邦的嫡长子,刘邦打下天下后,本可以安稳做一辈子皇帝!然而刘盈在24岁的时候,就驾崩了!我之所以叹息刘盈命短,是因为刘盈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好人!当吕后要谋害赵王如意的时候,刘盈一力庇护!当吕后赐给刘肥毒酒的时候,刘盈也端起了一杯!而吕

0评论2020-11-161807

汉惠帝为何英年早逝?汉惠帝是怎样死的
惠帝本来应该和后来的文帝和景帝一样应该有更大的作为,但因为母亲吕后,他还是过早地去世了。一是皇后的选定。惠帝在做太子时因为年纪太小,所以没有娶太子妃。等他做了皇帝,便由母亲吕后选了张氏为皇后,但张氏是惠帝的亲外甥女,按照现在的观念和法律,是

0评论2020-11-151420

汉惠帝刘盈简介 汉惠帝刘盈为何突然间不理朝政
四老护太子汉高祖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刘邦病逝,17岁的刘盈继位,也就是汉惠帝。惠帝出生在公元前211年,当时刘邦还只是亭长,兵荒马乱,日子并不好过,从小和姐姐鲁元公主随母亲下地干活。父亲起义后,跟随全家长年处于颠沛流离的生活。楚汉战争爆发后

0评论2020-11-144697

汉惠帝地位一直不稳而他是如何顺利登基的?
汉惠帝刘盈,汉高祖刘邦和吕后唯一的儿子。虽然早在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开始,就被册立为太子,但却因为戚夫人儿子的缘故,地位一直都不稳定,多次面临被废掉的危险。虽然吕后为此费尽了心机,但却依旧没有改变自己这个倔强丈夫的主意,直到那四位年过八旬的老

0评论2020-11-111645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