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商人,无论多么长袖善舞,家产过亿,在专制皇权面前,只不过是一片浮云,远如明初的沈万三家族,虽然富可敌国,但却因朱元璋对其财富的猜忌,落得家破人亡。近则是我如今要讲的晚清胡雪岩了。
胡雪岩,由于台湾的高阳先生写的同名小说在1990年代畅销大陆,引起无数大陆商人对胡雪岩的成功顶礼膜拜,那套小说还在当时成为送礼佳品,以致出现了“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的江湖名言。胡雪岩在短短的12年里由一个小地方的小钱庄老板跃为资金上千万两、田地万亩、官授二品顶戴、御赐黄马褂的超级红顶商人,人们都对此非常羡慕和渴望。可惜,当时许多人都选择性地忽略了历史上胡雪岩的最终结局。那就是,他后来被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红顶商人”即“官商”,“红顶商人”通俗点讲就是政府里的官员,同时再以商人的身份出现,兼具公务员和商人两个角色的人,亦即“官商”。)
为什么一位二品的红顶商人会遭遇到如此悲剧呢? 那还得从他的蚕丝厂说起。丝,是当时中国出口的大宗原材料。刚开始中外贸易时,中国生丝的行情,被中国的丝行操纵在手中。丝行利用信息来源的不平衡压低支付给农民的收购价,同时又利用收购方面的优势抬高外贸售价,获利丰盛。但是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欧洲市场的生丝囤积的重要性已经大为下降;而且,意大利等地的生丝产量也大幅提高,于是生丝的定价权开始向西方转移。而胡雪岩有感于“江浙丝茧,向为出口大宗,夷商把持,无能与竞。”于是在1882年,胡雪岩开办蚕丝厂,高价尽收国内新丝15000包,企图夺回生丝定价权。那么,他夺回了没有呢?
胡雪岩的巨量囤积,的确使他在于外商谈判价格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当时每包生丝通扯价(平均价)为320两白银,胡雪岩囤积的生丝总价为480万两白银。外商们愿意加价收购他手中的生丝,这一加价幅度高达总价的一半,但是胡雪岩拒绝了。很明显,胡雪岩拒绝的理由不可能是基于爱国,更多的应该是利润没达到他心中的目标。怡和洋行的档案表明,在1883年4月、8月,他们两度与胡雪岩商量购买生丝,胡雪岩“自信心甚强,因为本季丝收极歉”。
但是,在胡雪岩对生丝市场极为自信的时候,他的阜康钱庄出大问题了。1883年10月19日的《申报》记载:1882年的冬天,“本埠各大行栈倒闭纷纷,约计所耗之数,有数百万之多。市面情形大为减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商铺大面积倒闭的现象呢?原来,19世纪80年代的中国,洋务运动发展导致了不少民营资本纷纷参与到股份公司的开设之中,许多民间资本纷纷流向股份,其中当然不会少了逐利而行的钱庄。由于资本的大量涌入,股份公司的股票价格自然被不断推高,这样又导致民间对股份公司极为看好,宁愿向钱庄贷款也要去买股份。1884年1月23日《申报》称,从1882年开始,“买卖股份之旺,几于举国若狂,不及一年,而情弊显露,股票万千直如废纸。”股份公司的崩盘导致了连锁反应,阜康钱庄的贷款回收基本无望。而胡雪岩敢于与外商斗生丝价格的前提就在于他的钱庄优势。如今全完了,因为大批民众纷纷涌进各钱庄挤兑,钱庄自顾不暇。
1883年11月,胡雪岩将自己所囤积的15000包生丝分别卖给了怡和洋行(2000包)、天祥洋行(13000包),亏损150万两白银。若在之前,这损失胡雪岩肯定能够应付过去。可惜,今非昔比,胡雪岩的资金链处处漏水,阜康上海总号倒闭,接着各地的阜康钱庄纷纷倒闭。“胡所倒约近千万两,半公卿大臣所寄放者”。恭亲王奕、协办大学士文煜“皆折阅百余万”。
事情发展到了这种地步,那可不是胡雪岩一个商人能靠关系解决的事情了,清政府立即出面调查胡雪岩所造成的经济事件。在慈禧太后的关注下,户部电报各省严查胡雪岩的政府欠款。结果,各省查出胡雪岩共欠公款总计达240多万两,关键是,这些欠款如今基本无法回归政府。那还了得!慈禧太后“凤颜大怒”。事到如今,胡雪岩的官场恩主、两江总督左宗棠也无法帮他遮风挡雨了,而与左宗棠不合的李鸿章乘机进言胡雪岩平时的“胡作非为”。于是,慈禧太后下令开除胡雪岩一切官职品位,查抄家产,严追治罪。胡雪岩,彻底破产了。原本,慈禧太后是想将胡雪岩治死罪的,在左宗棠极力斡旋下,还是把他的命给留下了。在这一点上,胡雪岩比沈万三家族要好那么一点点。
1885年十一月,胡雪岩在饥寒中死去,终年63岁,后人把他的棺木埋于杭州西郊鸬鹚岭下的乱石堆中。
查看更多关于【文史百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