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韩愈求职信写成怪诞童话 称自己是条龙

野史秘闻  2020-03-11 00:200

唐朝是中国文学的巅峰时期之一,文学之盛,众所周知,兹不再述。文学的发达除了与文化土壤的培育有关,也与日常运用量大有关系。在唐朝,杜甫上朝值个班,能写出个流传不衰的文艺作品;白居易在驿站留个便条,也能让后人一直传唱;更有甚者,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写封求职信,一不小心竟成了经典童话。

可见,这文学未必在于形式,而在于运用,在于心态。

唐朝考生花样多

为取悦考官或写唐朝版哈利·波特

唐朝的科举考试,录取名额并不多,录取率也不高,因此考试结果蛮无情的,才高八斗如李白、杜甫二位也一样落选,可以说大才子落榜那是家常便饭。而上榜与否,除了考试成绩,还与平时成绩有较大关系。那平时成绩怎么界定呢?谁来界定呢?这也形成了一种风俗、一种制度。

所谓的平时成绩,主要看你平时写的作品,在内行人的眼中如何,在社会上的影响如何。而这个内行人,一般是指主试官和有地位的相关人士。主试官员除了批阅试卷,还可以参考学生们平时所写作品来决定名次,决定推荐与否,而唐朝那些有威望的人士也能参与到这个推荐的过程中来,这个制度就叫“通榜”。

当然,“通榜”的可行性是建立在考卷不糊名的基础上。唐朝考生参加礼部主持的考试,考卷是不糊名、不封卷的。如果李白同学参加考试,试卷上考生名字一栏上写着李白,那么,从收试卷的人到改考卷的考官,都知道这是李白同学的试卷,这在当时是容许的。

那么,在主试官看到你的试卷前,能否先有一个好的印象,起到加分作用,这就看考生的手段了。考生有什么手段呢?他们赶紧把自己平常创作的作品,工工整整写好,并且尽量将卷子修饰得漂亮一点,在考试前呈到主考官和相关人士那里去,争取留一个好印象,这种制度就叫“行卷”。送“行卷”的人太多了,又怕自己的文字不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再送一份过去,这个就叫“温卷”。

这个“行卷”和“温卷”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文学创作的过程。既然要给主试官和文坛前辈留下好印象,那一定得把自己最好的作品呈现上去,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考生们为打造作品挖空心思,反复修改,使作品趋于完美,其实,这就是一个严肃的创作过程。这些考生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在取悦考官的同时,也取悦了广大的唐朝读者,进一步而言,也提升了唐朝文学的品质。

这些作品,可长可短,白居易同学呈现给顾况的“草”,不过几十个字,却不只给推荐人留下好印象,也给唐朝的文学宝库和中华文学宝库留下一朵奇葩,成为咏物作品的巅峰;杜牧同学则比较努力,居然一口气呈上去150篇作品,基本上是送一本书了。当然,还是得靠质量取胜,这么一大堆文字送上去,总得有抓眼球的作品,所以,写得最好最得意的就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当然,“行卷”和“温卷”的形式有一个讲究,考生不能直接送给主试官,还是得委托有身份的人间接送过去。

既然想方设法要给考官留下好印象,在平常作品上,大家就不只是拼文字质量了,还要拼文字形式,于是乎,又创造出新的题材和体裁取悦考官。唐朝中期以后,有些考生干脆写小说,甚至写童话一般的玄幻小说,以惊人的想象力和文字表现力凸显自己的才华。据学者考证,当时知名度很高的玄幻小说集《玄怪录》、《续玄怪录》和《传奇》等,很有可能就是写给主考官看的。按照现在的理解,唐朝版的哈利·波特就是写给主考官看的。这种新现象其实也促进了唐朝文学体裁的多样化。

另据考证,这种拿童话和玄幻小说当平时成绩的现象,源于唐朝的贞元、元和年间。

韩愈有创意

向吏部主管写求职信称自己是条龙

专家们说考生写童话的现象源于唐朝的贞元、元和年间,那是有史料依据的。在这里且举一例,那就是韩愈的《应科目时与人书》。

话说韩愈同学不容易,19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那还是贞元二年,连考三次皆败北,一直到第四次才中进士,那已经是贞元八年的事。中了进士还不等于大功告成,还得参加吏部的选拔考试,过关了才能有具体职位安排。这种考试叫做“释褐试”。“释褐试”是糊名的,但如果有人帮考生做宣传,对顺利过关是很有帮助的。

韩愈同学也在想办法,想来想去,就给吏部的主管人,其实也就是人事官员,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叫做《应科目时与人书》,什么叫“应科目”?就是应试的意思,这里讲的“科目”,就是考试,具体就是博学宏辞科考试,这是唐朝留给文艺青年的一条出路。韩愈参加这次考试前,给主管人写了这么一封信,这是他中进士之后第二年的事。

这封信写得不平常,简直突破考官的心理承受底线。一开篇,刚刚一句问候语之后,马上呈现一幅神奇的画面。在那大江之滨,躺着一头怪物,它不是平凡的鱼虾,“非常鳞凡介”,怎么个不平凡呢?只要给它洒洒水,它就能“变化风雨”,上天入地,看样子是一条龙。意思就是说俺韩愈同学是人中之龙,在考官面前树立自己的能人形象。

既然这么牛,那还写信求职干嘛?韩愈同学留了一个伏笔:虽然很牛,但还是得有辅助物——水。于是,笔锋一转,说如果没有水,俺就成了一条小泥鳅,窝在很小的尺寸之间,而且还有一个弱点,不能自个儿去弄水,“不能自致乎水”。当然,您要是给这条超凡的龙加水也很容易,简直是“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言下之意就是:您要提携我很容易,也就是洒洒水的功夫。

求助意图已很明显。不过,韩愈同学又得显示自己的脾气和个性,咱请求帮助,可是咱不乞求帮助。接下来韩愈说了,咱可是有个性的,如果需要“俯首帖耳”地去“摇尾而乞怜”,那就省省吧,宁可烂死在泥沙里,也觉得快乐,因为向人乞求“非我之志”也。

韩愈认为,正因为自己有志气,不肯求助于人,所以导致陷入当前的困境,那些有能力帮助我的人,没能看到我的困境,对我“熟视无睹”,一直没能给这条非凡之物淋淋水,导致一直受困,是死是活,真是未知。

在这篇童话故事里,韩愈用形象的文笔,将自己塑造成一条既有本领,又有个性的龙,且呈现出两组矛盾:既可以呼风唤雨,上天入地,却又受制于区区几滴水;既高傲自负,但又不得不求助于人。人生的两组矛盾,通过一条受困的怪物形象,凸显在对方的眼前。具体的困难,那就不啰嗦了。至于本人的意图是啥,你懂的。

当然,生动的文学作品和现实世界之间还是有差距的,韩愈这篇神奇的小说得到的结局是:没门。不过,韩愈的努力不是没有作用,一直到三年后,韩愈受董晋推荐,担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原来给这条龙洒水的,是董晋。

查看更多关于【野史秘闻】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揭秘唐代大诗人李白求职信 “谦”“露”兼备
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人尚谦卑,应是一种美德,用于待人接物,无往而不利,但用于求职似有自贬之嫌。毛遂就是要露一手,他说:“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所以求职的书信或言辞要适当地“谦”,更要适当地“露

0评论2020-12-191208

名臣管仲不为人知的一面:早年曾三次求职失利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第二》中国古代一提到

0评论2020-12-143129

宋美龄婚前三段不同的求职经历 少女时期的宋美龄
宋美龄的第一个职业,是到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当英语教师。宋美龄进入基督教女青年会,是母亲接受一位友人的建议才得以实现的。当宋母公开放出话来,要为宋美龄寻找职业时,上海许多学校对宋美龄都有兴趣。一些学校甚至愿出优厚的薪水聘用她。但都被倪桂珍谢绝

0评论2020-12-133425

史上最卑劣和凶残的求职 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家代表,战国年间的政治改革家,与孙子并称为孙吴,位列唐、宋武庙内,他的政治、领导才能与军事思想均对后世造成巨大的影响,且在历史上占据极大的地位。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原本家庭是有千金家产的富裕家庭,但是由于早年间其仕途

0评论2020-12-042209

史上最卑劣和凶残的求职 吴起杀妻是给谁看的
中国传统里有借前辈名人表扬后起之秀的习惯,比如表扬某人有名将之风,总是习惯说“孙吴在世”,孙当然指的是孙武、孙膑,而吴就是吴起。实际上,在《史记》里,孙武、孙膑和吴起三个人的故事被司马迁合并做传,可见在司马迁心目中,吴起确实是一个和孙武、孙

0评论2020-11-164737

趣说三国 三国名将张辽的求职之路
张辽是三国名将,也是曹魏集团第一猛将,因战功卓著拜前将军封晋阳侯,成为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但是早期的张辽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在战乱中不断亡命天涯,若不是曹操慧眼识人,就会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纵观张辽的求职与建功立业之路,对当今不无借鉴作

0评论2020-11-113735

韩愈将求职信写成怪诞童话 称自己是条龙
韩愈唐朝是中国文学的巅峰时期之一,文学之盛,众所周知,兹不再述。文学的发达除了与文化土壤的培育有关,也与日常运用量大有关系。在唐朝,杜甫上朝值个班,能写出个流传不衰的文艺作品;白居易在驿站留个便条,也能让后人一直传唱;更有甚者,参加科举考试

0评论2020-11-024070

秘闻 张之洞进京求职被袁世凯忽悠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1月),张之洞奉旨入京,清廷批准张之洞等《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乃至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然而对于张之洞而言,却是暗淡的一页。1907年,张之洞与袁世凯被慈禧召入京城,权力也被架空。翻开晚清重臣张之

0评论2020-10-222021

诗人李白的求职信为何求不到一次面试?
唐朝开元22年,34岁的李白从湖北安陆来到襄阳,前一年还在安陆的桃花岩当宅男,一边读书,一边耕地,但宅男当不下去,还是想找份工作。傲气的李白不想参加任何形式的考试,他想要用人单位主动请他,但这请也得有人推荐。在唐朝,找一个有分量的人给你写一

0评论2020-10-093891

李白的求职信,把马屁拍成了千古绝唱
谁都知道求职应该表现得谦虚谨慎、规矩得体,给捏拿着你命运的人一个好印象。就算是李白也必须这样。他给韩荆州写求职信,上来就说“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把马屁拍成千古绝唱。这明显缺乏诚意的画风跟我们心中的李白完全不一样。由于他爹四处经

0评论2020-09-131787

古人求职升迁高招 有人韬光养晦 有人毛遂自荐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一届大学生迈出了象牙塔,各大用人单位求贤若渴,求职者也是奔波于各种招聘会之间,但“就业难”问题却依然存在。一些人志向远大,一心想要成就大事业,但是,要么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要么就是与升迁无缘。说到此,我们倒不妨回望古代,看看

0评论2020-09-093294

李白牛气冲天的求职信被一一拒绝
唐朝开元22年,34岁的李白从湖北安陆来到襄阳,前一年还在安陆的桃花岩当宅男,一边读书,一边耕地,但宅男当不下去,还是想找份工作。傲气的李白不想参加任何形式的考试,他想要用人单位主动请他,但这请也得有人推荐。在唐朝,找一个有分量的人给你写一

0评论2020-09-081415

三国历史上曹魏名将张辽的求职之路大解析
张辽是三国名将,也是曹魏集团第一猛将,因战功卓著拜前将军封晋阳侯,成为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但是早期的张辽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在战乱中不断亡命天涯,若不是曹操慧眼识人,就会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纵观张辽的求职与建功立业之路,对当今不无借鉴作

0评论2020-07-293249

史上最卑劣和凶残的求职吴起杀妻是给谁看的
中国传统里有借前辈名人表扬后起之秀的习惯,比如表扬某人有名将之风,总是习惯说“孙吴在世”,孙当然指的是孙武、孙膑,而吴就是吴起。实际上,在《史记》里,孙武、孙膑和吴起三个人的故事被司马迁合并做传,可见在司马迁心目中,吴起确实是一个和孙武、孙

0评论2020-07-283241

苏东坡编撰盗墓者挖坟找宝故事 智拒故人托情求职
宋人张邦基《墨庄漫录》中,有一则关于苏东坡巧妙拒绝某朋友欲以故交关系请求帮忙谋职的事。此故事内容饶有趣味,对于官员如何用巧妙方法摆脱亲友托情办事谋私利,以避免惹麻烦来说,颇有借鉴作用与启发意义。话说苏东坡、苏子由两兄弟当了大官,有个从前与他

0评论2020-07-273917

孙中山曾立遗嘱劝儿女自立!多次拒绝亲友求职
力劝长兄不要担任粤督广东中山市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展览主办方之一,有关负责人介绍,1912年初,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很多人推举他的大哥孙眉当广东都督。但孙中山致电各界,指孙眉“家兄质直过人,而素不娴于政治”,粤都是重任要职,他不是合适人

0评论2020-07-232075

李白牛气冲天的求职信为何求不到一次面试?
唐朝开元22年,34岁的李白从湖北安陆来到襄阳,前一年还在安陆的桃花岩当宅男,一边读书,一边耕地,但宅男当不下去,还是想找份工作。傲气的李白不想参加任何形式的考试,他想要用人单位主动请他,但这请也得有人推荐。在唐朝,找一个有分量的人给你写一

0评论2020-07-192207

杜甫的坎坷求职路 曾不幸做了叛军俘虏
每到栀子花开的时候,我们就迎来了略带伤感的毕业季,而到了栀子花落的时候,我们迎来了略显残酷的就业季,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一番挫折与退让。即使在我们看来天纵英才的“诗圣”杜甫,当年也是一度徘徊在异常坎坷的求职路上。其实当时唐代的就业环境还是比较宽

0评论2020-07-184570

不愧是大诗人李白 求职信马屁拍成了千古绝唱
谁都知道求职应该表现得谦虚谨慎、规矩得体,给捏拿着你命运的人一个好印象。就算是李白也必须这样。他给韩荆州写求职信,上来就说“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把马屁拍成千古绝唱。这明显缺乏诚意的画风跟我们心中的李白完全不一样。由于他爹四处经

0评论2020-07-164154

史上最卑劣和凶残的求职 吴起竟然杀妻求将
吴起,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家代表,战国年间的政治改革家,与孙子并称为孙吴,位列唐、宋武庙内,他的政治、领导才能与军事思想均对后世造成巨大的影响,且在历史上占据极大的地位。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原本家庭是有千金家产的富裕家庭,但是由于早年间其仕途

0评论2020-06-272889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