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东汉开国功臣李通生平简介 李通是怎么死的?

风云人物  2020-11-07 15:540

汉代历史典籍上,记载着对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李通的简介。据李通简介描述,生于南阳宛县的李通家族世代经商,颇为殷实,父亲李守多年为官,也经历过宦海浮沉。尽管父亲满心希望李通进入朝堂谋个一官半职,然而李通却不以为然,他深信父亲说过图谶批命的“刘氏复兴,李氏为辅”,于是,他不久便辞职回家,静待人生中新的机遇。这机遇很快到来了。公元22年,是李通简介中一个意义非同寻常的年份。这一年,南阳起义烽烟四起,王莽政权岌岌可危,李通遂与堂弟李共同举事,搭救了他生平中一个最重要的贵人,即后来成为东汉开国皇帝的光武帝刘秀,两人一见投缘,相谈甚欢,从此,李通辅佐刘秀,为东汉王朝建功立业,也因此而登上了人生的巅峰。

据李通简介称,公元25年6月,光武帝刘秀登基,建立东汉政权。光武帝登基后,对李通委以重任,先任命他为卫尉,次年,刘秀又封李通为固始侯,受任大司农,并在每次出征之际,都让李通留守京师主理内政,同时负责安抚民众、建造宫城、修筑学校等工作,使他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公元31年,经过长期的征战,东汉天下初定。此时,李通便萌生了急流勇退,避开恩宠的念头,于是称病请辞。刘秀自然极力挽留,并许其更高的官职,任命他为大司空。李通推脱不过,只得应允。直至公元42年,李通病逝,光武帝与皇后悲痛之余亲临吊唁、送葬,继而让李通之子继续享有先父尊崇。

汉代史书中对东汉固始侯李通评价得较为简略,只在范晔的《后汉书》中有过寥寥数笔的点评,大致是将李通描述为一个“猖狂无妄、污灭亲宗”,利用天下动乱之机为自己谋取功名的投机分子。纵观李通的一生,如此草率的评价显然有失偏颇,事实上,有关李通评价,民间还有更趋向正面的说法。首先,李通善于洞悉天下大势,他以平民身份倡导起事,解救刘秀于危难之中,帮助光武帝成就帝王功业,又因功绩卓著而受到光武帝的格外器重,他的能力出众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他的成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娶了光武帝之妹宁平长公主刘伯姬为妻,与天子联姻所致,然而作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李通的才智更加不可忽视,所以,他在光武帝登基后得享殊荣,并非一句简单的“投机”可定论,所以看待历史人物,还是应该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

据相关典籍记载,李通素来患有消渴症,随着年纪渐长,病痛越发严重,因此担任宰相之后,便一度因病请辞不能处理政事。由此,外界便有诸多猜测,认为李通内心深以为伴君如伴虎,常想急流勇退,避开权势与君王恩宠,也因为这些原因,有人将李通评价为“生性谦恭,淡泊名利”,也有人说他狡猾而善于揣摩刘秀的心思,称病请辞不过是个幌子,以退为进,继而向帝王要求高官厚禄才是真正的目的。这两种说法,究竟孰是孰非,在今天已无从考证,只是李通作为东汉开国功臣,他为国家和百姓所做的一切贡献,是不应该被历史轻易抹杀的。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揭秘刘邦为何要将功臣萧何下狱治罪?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

0评论2020-12-313692

皇帝赏赐功臣黄金 此后巨额黄金为何一夜间消失
中国古代从秦汉时期开始,黄金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帝王们往往大手一挥,慷慨地赏赐、馈赠动辄成千上万。楚汉争霸的关键时刻,汉王刘邦听从了谋士陈平的计谋,派陈平携带40万两黄金到楚国动作反间计,结果收到了奇效,致使西楚霸王离间了“亚父”范增,导致

0评论2020-12-311620

最具正面形象的锦衣卫 土木堡之变护驾功臣袁彬
袁彬(1401—1488),字文质,新昌县义钧(今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明代著名锦衣卫乡首领,中国历史上最具正面形象的锦衣卫。袁彬出生近侍家庭,自幼聪颖,能诗善文。其父袁忠,建文四年(1402)被选为锦衣卫校尉,在宫中近40年,一直当皇帝

0评论2020-12-311245

雍正为何要除掉功臣年羹尧
年羹尧、隆科多本来是雍正对付胤禩集团的两把利刃,没想到先于胤禩集团走向覆灭。到底原因何在?以往一些清史研究者多以年羹尧、隆科多“骄纵不法”作为唯一的答案,这是不准确的,也没有道出年、隆遇难的真相。雍正为了制衡胤禩、胤禟、胤禵,搞了一些政治上

0评论2020-12-313502

东汉治边第一功臣是谁?文武兼备越千古
公元110年,羌族民变。并州,凉州被攻陷,被掳掠。而且势头越来越猛,不加以压制的话,恐怕会连锁反应,引起朝廷震荡。大将军邓骘下令,北方军情已经万分紧急,这会儿还要分散兵力去对付羌人的话,说不定两头不保。他在开公卿大会时,还特地说了个通俗的比

0评论2020-12-313507

明朝功臣邓愈英年早逝朱元璋竟然亲自祭奠
我们唯一能够了解邓愈的途径,也只有从记录邓愈一生的文言文《明史邓愈传》中了解一二了。文言文阅读起来总是那么费劲,在这里小编就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吧。邓愈生长于乱世,他的父亲就是个重信讲义之人,那时候民间有很多自发形成的民兵队伍来保家卫国,邓愈的

0评论2020-12-302133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靖人物生平 平定萧铣
早年经历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应当建立功业求

0评论2020-12-301222

揭秘朱元璋杀光功臣 为何独独放过他?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

0评论2020-12-291974

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 枉做刀下鬼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兴冲冲地叫来大画家阎立本,让他给24位开国功臣画像,排名第一的就是长孙无忌。阎大画家抬头一看,文可安邦的长孙国舅,长得离“玉树临风”实在有差距,说“以胖为美”还差不多。于是,辛辛苦苦若干天,第一功臣的肖像活灵活现地挂上了凌

0评论2020-12-292019

明朝开国功臣李文忠是怎么死的 李文忠有儿子吗
明朝李文忠是一个开国的功臣,他曾是朱元璋的侄子,后来14岁之后成了朱元璋的养子,他也为朱元璋建立元朝立下了悍马功劳。李文忠死后的葬礼十分风光,可是据史料记载他却没有善终,那么明朝李文忠是怎么死的呢?李文忠死的时候45岁,他死前有儿子吗,他的

0评论2020-12-283244

揭秘刘邦夫人吕后为何一定要杀掉功臣韩信?
汉朝大将韩信墓前的祠堂有一副对联,文仅十字: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寥寥十字,高度概括了韩信一生中重大的经历。韩信戎马一生,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为汉室打下江山,功勋显著。然而韩信能与汉室结缘,皆源于一知己

0评论2020-12-281270

李自成为何杀辅佐自己的功臣李岩?李岩怎么死的
李自成为什么要杀李岩?明末爆发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在李自成的起义队伍中,有一位著名的谋士李岩,他提出“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为起义部队赢得了民心。对李岩的结局,《绥寇纪略》中作了记载:定州失败后,有人说河南全境都向明朝军队投降了。李自成大惊

0评论2020-12-272743

周朝疆域 将领土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诸侯
领土区域当时周朝疆土北方封国燕,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至今甘肃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东面的封国齐鲁到了山东半岛,南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势力所及还可能到达了巴蜀一带。行政区划周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室子弟

0评论2020-12-261615

堪比张良与诸葛亮 揭大明开国功臣刘基
人们都知道,历史上,子房张良、诸葛孔明都是了不起的伟大军师。尤其是经司马迁《史记》有关传记的颂扬、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渲染,此二位就更加地家喻户晓、非常地让人称道了。对比这两位先贤,元末明初的刘基,即刘伯温,看似不如他们那样显山露水,实际却

0评论2020-12-251608

真正的封神榜名单 为什么会漏掉几个大功臣?
细看真正的封神榜,就会发现有几位在封神计划中阵亡的杰出人物没有上榜单,他们分别是彩云仙子,高明,高觉,苏妲己(九尾狐狸精),胡喜媚(九头雉鸡精),王贵人(玉石琵琶精)。此外,在封神榜的人事安排上,有一个很奇怪的决定,就是让三个没出阁的大姑娘

0评论2020-12-253287

成也萧何败萧何 汉朝功臣萧何是怎么死的?
萧何怎么死的?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

0评论2020-12-244314

历史神秘事件 曹操为何置头号大功臣于死地?
《三国志》:荀彧不赞成曹操“宜进爵国公”,“太祖由是心不能平”,在则说荀彧“以忧薨”,“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对于曹魏头号大功臣荀彧之死,一直是个让人难以理解的神秘事件。网络上正统的看法多肯定他是因反对曹操自立为公加九锡,也就是反对曹操篡汉

0评论2020-12-243794

朱元璋杀功臣 权力野兽朱元璋的残暴刑罚
中国古代,无论是春秋争霸、战国称雄,还是秦扫六合、楚汉大战、三国风云等等,凡有征战自然难免杀戮,秦始皇杀人不眨眼,曹操杀人如麻;那创立新朝的功臣末路又可能是染血的断头台,如“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文种、韩信等。若论谁是中国古代“第一屠夫”,

0评论2020-12-243338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