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自从十五岁入宫,没有人告诉他这些东西,他能成为一个阴谋家,最好的老师就是“环境”。
窦皇后惊讶的看着这位年轻的宦官,她没想到弹指之间,在她看来无比艰难的处境,竟被如此轻描淡写的化解,她立刻下了一个决定:重用此人。
时刻不久,蔡伦便向宋贵人发难,诬告其“挟邪媚道”,并称查有实据,窦皇后立刻拍板——赐死。所谓“挟邪媚道”,也就是用巫术使皇帝只爱自己,疏远其他妃嫔,比如“相爱术”,找一对活鸳鸯宰了,挖出心来风干百日,一起系在左臂上,据说此术能使男性死心塌地爱上他本不爱的女性;再比如“相憎术”,拿马毛、狗毛各一把,趁其不备放在夫妻的床褥下,据说此术能使情深似海的夫妻反目,使第三者顺利插足;当然,您看了也就看了,信不信自己捉摸,估计灵验程度达百分之零点一的n次方,可不管灵验与否,当时宫廷里是很忌讳这类做法的,蔡伦给宋贵人这个赃载得十分瓷实,宋妃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无处申冤,便自尽了,太子刘庆也受到牵连,被贬为清河王。
宋派垮了。然后是梁派。
宋贵人和梁贵人经常往来,既然姓宋的“媚道”了,姓梁的能脱干系?窦皇后的刀锋指向梁氏,梁氏倒还聪明,见势不妙,赶紧把刘肇过继给了皇后,这本是很英明的做法,可接下来就很不英明了,梁氏的家人沾沾自喜地说,将来刘肇作了皇帝一定不会亏了梁家的。这话传到窦皇后耳中,此女是冲冲大怒,不亏你家?那我窦家何处放?便一不做二不休,舔个罪名,把梁贵人也给办了。
宋、梁都死了,窦皇后大权独揽,后宫任我行,蔡伦也成了她的贴身宦官。
章帝死后,十岁少年刘肇登基,史称汉和帝,窦氏升为皇太后,蔡伦为中常侍,与九卿同级,可出入宫禁,参与军机,随皇帝左右,为皇帝的从政顾问,掌管宫廷文书和百官上疏,权力极大,若他不点头,文武的奏章便到不了皇帝手中。月俸:两千石。
看来当初投机的决定,似乎没错。
刘肇越长越大,窦太后越来越老,蔡伦也越来越担心,这靠山还能支持几日?他不知道。做人不怕“知道”,就怕“不知道”,“知道”,至少还有个应付办法,而“不知道”却连前景都看不到,而聪明绝顶的蔡伦绝不愿当个糊涂人。
刘肇的老婆姓阴,人也比较阴,经常想学窦老太太害人,但刘肇并不糊涂,也不惧内,只要他在,阴氏便无法加害其他嫔妃,对于这个女人,蔡伦一直在观察,可直到窦太后去世,他也没投靠阴氏,因为他隐约感觉到,阴氏并不讨皇帝喜欢,此人不足以作他的靠山,而另一个女人却渐渐进入蔡伦的法眼,那就是东汉开国元勋的邓禹的孙女,贵人邓绥。
邓绥温文尔雅,漂亮大方,平时不施粉黛,依旧艳丽出众,更难得的是,此女从不争风吃醋,处处谦卑,很受和帝喜爱,蔡伦观察了很久很久,最后将她敲定为自己未来的靠山。
果然,公元102年,阴皇后因巫蛊被废,邓绥为后,此时蔡伦早已和邓绥打得火热,邓氏一登后位,蔡伦便申请自任尚方令,追随邓后左右。
蔡伦在此之前的职位,是中常侍,月俸两千石,而尚方令,月俸六百石。蔡伦是个很懂得取舍的人,在他看来,看不到的可能要比看得到的更重要,他要谋一世,而非一时。
尚方令主管各类御用器物,包括笔墨纸砚,而邓后恰好非常喜欢吟诗作画、校订藏书,为了满足邓后的嗜好,蔡伦在书写工具上狠下了一番功夫,结果这一下之间,竟下出了一个名震古今的发明——造纸术。
对于造纸术究竟是谁发明的,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1933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发现了西汉时代的纸,1957年在西安又发现了汉武帝时代的墓穴,里面也有一叠纸,1973年在甘肃发现了西汉后期的麻纸,1986年在天水发现了西汉时期的纸质地图,因此一直有人在说造纸术,是西汉人发明的,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而非发明,但另一种观点却认为,的的确确是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理由是西汉时期的纸,从未经过剪切、沤煮、打浆、悬浮、抄造、定型干燥等基本操作,纸面粗糙,厚薄悬殊,纤维较长,严格来说,只能算是漂丝的副产品,大不了是由一堆植物纤维挤压而成,这不是真正的纸。
蔡伦的造纸术与西汉前辈们相比有这几点不同:
1、原料不同。
前辈们用的是麻,蔡大侠用的是树皮。理由是麻少,而树皮多,所以纸就会多,成本就会低,谁都用得起。
2、纸浆原料不同。
西汉时用的是石灰水制浆,蔡伦却用草灰水制浆,草灰水碱性大,纸质柔韧。
3、工艺流程不同。
西汉我不知道,东汉造纸的原料除了树皮外,还有麻头和破布,把这些破东烂西合到一起,经水浸、切碎、洗涤、蒸煮、漂洗、舂捣,然后加水配成浆液,浆液捞起后,干燥即为纸张。
第一张纸造出来后,蔡伦拿着它去见皇帝,汉和帝高高兴兴的下令:天下通用。
从此以后,人们再也不用扛着上百斤的竹子到处跑了,而皇帝批阅奏章,也再不需要有人在旁边为他翻阅了(实在是翻不动),大家想看书也不必先练一把力气再去买书了(那年月估计没有偷书的,因为偷了跑不动),因为有纸了。
这一切都要感谢蔡伦。
蔡伦,这个宫廷里的随风倒,在专心献媚期间,一不小心,为人类做出了大贡献。
在蔡伦造纸后不久,汉和帝刘肇一命呜呼,病故了,由于死得太早,帝国竟无人可继承皇位,情急之下,邓皇后将与和帝生的婴儿(百天)抱上了龙椅,但时运不济,可能是政务繁忙,这孩子不到两岁便夭折了,实在找不到合适的,邓皇后毅然立前太子刘庆之子刘祜为帝。
刘祜,就是那位被窦皇后害死的宋贵人之孙,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他心里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变天账是一本接着一本,无时无刻不想着为那含冤死去的奶奶报仇,和帝死后,他本以为这世上再也没有雪恨的机会了,明摆着,邓氏的儿子才一百天,自己却已经老大不小了,怎么活,估计也轮不到他当一把手,可万没料到世事如棋,风水轮流转,突然到他家,眨眼间邓皇后绝了后,万般无奈竟找到了他,望着这光华夺目的帝王宝座,他充满激动,有点眩晕。
蔡伦也很眩晕。无疑,邓皇后很喜欢他,但是,邓皇后并非当初的窦太后,窦老太太是个小女人,除了自己的私利以外什么都不顾及,可邓绥不同,邓绥是邓禹的孙女,班昭的学生,虽为一介女流,学的却是“治世之术”,她对蔡伦虽然很信任,但决不受其左右,之所以立刘祜为帝,是因为汉和帝的长子刘胜从小有病,难当大任,和帝早亡,邓绥给他生的幼子又夭折,大汉帝国不能再这么折腾了,必须要找一个持久些的继承人,那自然就是前太子的儿子,至于刘祜与蔡伦之间的恩怨,邓绥不是不知,但她是一个倔强刚强、以国事为重的女性,绝不可能为了区区一个宦官,便置帝国未来于不顾。
蔡伦不知所措。
很久以来,他一直在寻找着能给自己带来财富的人,他找了一生,依旧没找完,身在内廷,使他只能找这些个掌权女性为靠山,皇后在时找皇后,皇帝没了找太后,太后死了再找皇后,他找了好多年,如今太后尚在,皇帝却是仇人之后,他年太后不在了,自己何去何从?
蔡伦终于陷入了“不知道”的漩涡中。
不知道就更不能坐以待毙,蔡伦开始在朝中树立威信,想利用群众的力量存活下去,同时对邓太后安排的工作更加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可以这样说,蔡伦在和帝刘肇时期和安帝刘祜早期,是个非常忠于职守的宦官,他一改窦皇后时期的作风,工作认真负责,不断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这段时间,蔡伦为东汉帝国的长治久安做出了很大贡献,而这一切都是出于自保的本能,可见聪明的太监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当他们邪恶时,似乎不能把责任全部都推在他们的身上。
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好员工蔡伦的努力工作受到了邓太后的首肯,他被重新封为中常侍,加封龙亭侯,成了贵族,一时间蔡侯之名天下尽知。
权阉的宿命是无法摆脱的,无论蔡伦怎么努力,这一天还是来了,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刘祜正式成为帝国的执掌者。蔡伦的春天过去了。
邓太后垂帘听政达十六年,这十六年中,刘祜无时无刻不在磨刀霍霍向牛羊,如今他长大了,扶持他而又控制他的那只手已经离开,刘祜再也容不下蔡伦,这位列九卿的龙亭侯蔡伦,几十年的经营却抵挡不住皇帝的一道圣旨,当使者通知他去廷尉处报到时,他沐浴更衣,身佩全副衣冠,服毒自杀。
蔡伦很有意思,他身为宦官,投靠的却是外戚,这种和东汉帝王的传家策略不相符的做法是不能长久的。
蔡伦,一个复杂的阉人,一个聪明的宦官,一个前半生作恶,后半生行善的政治家,一个近乎于天才的发明家,史学界对其评价一直很高,根本原因就是他发明了造纸术,而且对当时的科技发展也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从这一点来看,后人们的确应该感谢他,也的确该对他表示出一定的敬意,毕竟,这是我们民族科技界的一朵奇葩,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宦官会有如此天才的发明,这大概与他自幼务农,喜欢劳作且务实的性格有关吧。
他早年的阴谋最终使他咽下了苦果,从这一点来看,他已经还清了自己的债务,而基于他的伟大发明,我们,甚至人类,都该感谢他,他受之无愧。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