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历史1910年汪精卫为何要刺杀摄政王载沣?

历史解密  2020-12-05 01:410

汪精卫本名叫“兆铭”,“精卫”是笔名,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时用的。跟鲁迅一样,因为文章写得太好,笔名的影响就超过了本名。大家叫着叫着,就忘掉了本名。

汪精卫的文章写得好,参与筹备同盟会后,一度担任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编辑,后来颇受孙中山赏识,被后者召为秘书。此人口才也极佳,跟谁孙中山到南洋一带鼓吹革命时,俘获富二代陈璧君女生芳心,成功抱得美人归。爱情事业双丰收,24岁的汪精卫,看上去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汪精卫策划刺杀摄政王载沣,跟梁启超有莫大的关系。

原来,同盟会成立之后,先后发起了六次武装起义,但都相继失败,大量革命青年因此失去宝贵的生命。此时,保皇派领袖梁启超就趁机批评同盟会的暴力革命,特别是同盟会领袖,自己躲在海外,却琐事别人在国内搞暴力革命,白白送死,“徒骗人于死,己则安享高楼华屋,不过‘远距离革命家’而已”。

梁启超的文章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同盟会内部也出现了反对孙中山的言论。同盟会面临着崩溃的危险。作为孙中山的忠实跟随者,汪精卫决定站出来,以事实反击梁启超的说法,证明同盟会党人不是贪生怕死的“远距离革命家”,并以此挽回社会各界对同盟会的信心和支持。正如他在写给孙中山的信《致南洋同志书》中所言,“吾侪同志,结义于港,誓与满酋拼一死,以事实示革命党之决心,使灰心者复归于热,怀疑者复归于信。今者北上赴京,若能唤醒中华睡狮,引导反满革命火种,则吾侪成仁之志已竟。”为此,汪精卫下了必死的决心,“此行无论事之成败,皆无生还之望。即流血于菜市街头,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入都门也。”

1910年3月,汪精卫与黄复生、喻培伦等同盟会员一起来到了北京,伺机刺杀摄政王载沣。为什么是摄政王载沣呢?很简单。他当时是清廷的实际统治者,掌控实权。杀了他,能够产生最大的影响。当然,刺杀难度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

载沣每天上下班的路线都很固定,而且都会经过鼓楼大街。汪精卫们开始想在鼓楼大街旁边的一堵矮墙上扔炸弹,炸死载沣。没料到那几天鼓楼大街在修路,载沣改道了。于是又改计划。什刹海旁的甘水桥下就成为最佳的爆破地点。那地方三面环水,人烟稀少,端的是作案胜地。

4月2日凌晨,汪精卫与黄复生、喻培伦等来到甘水桥,在桥下挖坑埋起了炸弹。几个人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突然来了几个警察和宪兵。他们赶紧撤离,但由于炸弹太沉,没能搬走。事情就这样败露了。没过几天,汪精卫和黄复生就在出租屋被军警抓获。

吊诡的是,最先发现埋炸弹的人并不是警察,而是一位完全不相干的局外人。有两种说法,一说此人是附近居民,凌晨起来出去小便,见桥下影影绰绰,以为是埋赃的小偷。一说是一位赶大车的,妻子三天三夜未归,丫出门散心,见到汪精卫他们鬼鬼祟祟,以为是奸夫淫妇正在办好事,就报警准备捉奸。

谋杀摄政王,当然是死罪一条。可是在审讯的时候,汪精卫和黄复生都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他们都争当主谋,希望牺牲自己,保存队友。汪精卫在狱中无事,每日作诗。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是《被逮口占》(又名《慷慨篇》):

街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浪浮。

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世界上居然有不怕死之人?这让主管案件的肃亲王善耆对二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肃亲王在查看了汪精卫、黄复生二人的供词后,非常欣赏汪精卫的才华。加之当时清廷也害怕革命党报复,展开更大规模的刺杀行动,就劝说摄政王饶这二人不死。摄政王同意了。1910年4月29日,清廷以汪黄二人“误解朝廷政策”为由,免除汪黄二人死罪,判处二人永远监禁。汪精卫、黄复生二人捡回了一条命。

虽然刺杀没有成功,可汪精卫、黄复生的英勇举动感动了无数民众。后来,武昌起义爆发,全国20多个省市响应起义宣布独立。为了挽回民心,清廷赶紧宣布废除党禁,释放政治犯。其中就包括汪精卫和黄复生。1911年11月6日,汪、黄二人被清廷释放出狱后,受到北京社会各界民众1000余人的夹道欢迎。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周总理如何评价摄政王载沣?
爱新觉罗·载沣(1883-1951),满族。奕譞的第五子,生于清光绪九年正月初五日(1883年2月12日-醇亲王府1951年2月3日)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内。清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之胞弟,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父。光绪十六年(1890)袭王爵

0评论2020-12-013608

清朝终结那三年 摄政王载沣最难受的日子
摄政王载沣生于1883年,1951年去世。历经大清、民国、共和国,但其最风光,也是最难受的时间段只在清末那几年,尤其是光绪帝、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后直至清朝终结那三年。载沣生长于王府大院,其智慧、能力不可能超过其兄长光绪帝。但是,也必须承认,载

0评论2020-11-222500

摄政王载沣为什么不自己篡位当大清皇帝
爱新觉罗·载沣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传统的观点认为正是载沣在1908至1911年间担任使网站一职时的软弱无能和优柔寡断才倒追了清政府这么快就灭亡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载沣又是一个非常理性和富有远见的人物,他从摄政王的位子上退下来之后,安

0评论2020-11-193578

溥仪被轰出故宫仍有闲接狗出宫 载沣急得团团转
“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脉络众所周知,但诸多细节却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溥仪生前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哪些故事更接近历史真相?晚清研究专家贾英华历时三十年采访三百多位溥仪身边人,挖掘溥仪一生人所罕知的背后故事,揭示晚清宫廷闻所未闻的历史细节

0评论2020-11-122283

如何看晚清的实际统治者摄政王载沣所作所为?
爱新觉罗·载沣,曾经在清朝最后的三年间即1908至1911年担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这个职位的设立是为了代替他的长子当时还只有三岁的宣统帝溥仪处理政事而建立的,因此在这三年间载沣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是这个职位却令载沣感到非常痛苦和忧虑,甚

0评论2020-11-083947

慈禧死后载沣怎么帮儿子溥仪维护江山的呢?
慈禧离世,载沣(1883-1951)登台,清廷进入后威权时代。政治强人慈禧留给年轻的摄政王两份宝贵的政治遗产:一份是势在必行但任重道远的改革大业,一份是代价太高且不合时宜的强人政治。作为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我们的后见之明自然是希望载沣推进

0评论2020-11-073531

注定悲剧的末代摄政王载沣 载沣为何被慈禧选中
1908年12月2日上午,北京,紫禁城,太和殿,一场隆重的皇帝登基大典即将举行。坐在龙椅上的一个三岁模样的娃娃眼前这一群老头子高呼“万岁”,顿时极度害怕,放声哭喊:“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一个年轻人急忙上前哄道:“别

0评论2020-11-032473

慈禧为何选择载沣摄政 载沣性格软弱好驾驭?
载沣之弟载涛在后来的回忆中曾分析道:“慈禧太后执掌政权数十年,所见过的各种人才那么多,难道说载沣不堪大任,她不明白吗?我想决不是。她之所以属意载沣,是因为她观察皇族近支之人,只有载沣好驾驭,肯听话……慈禧太后到了自知不起的时候,光绪帝虽先死

0评论2020-10-154240

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生平及家庭是怎么样的
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1883年2月12日-1951年2月3日),字“伯涵”(一说“亦云”),号“静云”,晚年自号“书癖”,改名“载静云”;清摄政王,末代皇帝溥仪生父。生平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正月初五日出生于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内,为醇

0评论2020-10-122848

大清帝国的凋零 摄政王载沣为什么没能挽救大清朝?
曾有人说,光绪在临终之前,他的亲弟弟载沣去见过他最后一面。在这次会见中,光绪嘱托载沣一定要诛杀袁世凯,为自己报仇雪恨。甚至还有人说,光绪在被囚禁期间,每天在纸上画大头长身的各式鬼形,写上“袁世凯”三字,然后撕成碎片;又经常画一乌龟,龟背写有

0评论2020-10-093380

揭秘慈禧死后载沣怎么帮儿子溥仪维护江山的
慈禧离世,载沣(1883-1951)登台,清廷进入后威权时代。政治强人慈禧留给年轻的摄政王两份宝贵的政治遗产:一份是势在必行但任重道远的改革大业,一份是代价太高且不合时宜的强人政治。作为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我们的后见之明自然是希望载沣推进

0评论2020-10-063905

庚戌炸弹案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 地点不在银锭桥
掌故学家津津乐道的“银锭桥案”,即指清宣统二年(1910年)庚戌,汪精卫、黄复生、喻纪云等革命党人潜入北京,谋炸监国摄政王载沣而被破获一事。张江裁邀齐白石、李雨林绘“银锭桥话往图”,“遍征题咏,为北燕革命史留一故实”,正是为他重编《汪精卫先

0评论2020-09-293771

末代皇帝生父载沣简介 载沣是怎么死的?
看到载沣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觉得熟悉,好像在哪里看见过,可是又觉陌生,因为想不起他是谁。可若是说到末代皇帝溥仪,大家都会有一个戴着圆圆眼镜的男人印象。而载沣,便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有人曾经提到过,晚清的后几位皇帝都子嗣

0评论2020-09-291070

溥仪登基载沣说“快完了”是讹传 实为“快好了
溥仪见没见过光绪光绪34年10月20日,当时不过两岁零九个月的溥仪由摄政王抱进宫内,当晚见到了慈禧,在《我的前半生》中,溥仪讲到了当时的情况。我曾问心理学家,这么小的孩子,能记事吗?人家告诉我:“不到三岁的小孩如受到意外刺激,就可能留下深刻

0评论2020-09-202986

软弱的载沣如何为爱新觉罗家族创造善终奇迹?
站在1909年的朗朗晴天下,大清国的掌舵人爱新觉罗·载沣被灿烂的阳光照耀着,他的身后拖出了长长的阴影。这位“嘴上没毛”(照片为证)的“80后”(生于1883年),同乃兄光绪皇帝一样,“相貌清秀,眼睛明亮,嘴唇坚毅,腰板笔挺,虽不及中等身材,

0评论2020-09-164777

揭秘溥仪生母死亡之谜!其父载沣为何骗他?
1915年,溥仪生母瓜尔佳氏听闻袁世凯准备称帝,绝望之中自杀未遂。作为荣禄的女儿,她起初一直把清廷的希望寄托在父亲荣禄的老部下袁世凯身上。但瓜尔佳氏极力主张复辟大清王朝的努力并没有停止,她与端康太妃来往密切,经常凑在一起,密谋复辟大计。还拼

0评论2020-09-121828

醇亲王奕譞为何让庶出的第5子载沣承袭了王位?
满清300年,一共出了12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其中,前八个是因为打江山有功而获封的,号称清初“八大铁帽子王”。剩下的4个铁帽子王,其中之一是雍正皇帝的十三弟允祥。剩余3个,则全是咸丰皇帝的兄弟辈:恭亲王奕忻,醇亲王奕譞,以及庆亲王奕劻。奕

0评论2020-09-102346

载涛如何评价兄长载沣?忠厚无用 决难胜任国政
载涛的判断是:“载沣是我的胞兄,他的秉性为人,我知道的比较清楚。他遇事优柔寡断,人都说他忠厚,实则忠厚即无用之别名。他日常生活很有规律,内廷当差谨慎小心,这是他的长处。他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决难胜任。”

0评论2020-08-281454

如何看晚清的实际统治者摄政王载沣作为
爱新觉罗·载沣,曾经在清朝最后的三年间即1908至1911年担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这个职位的设立是为了代替他的长子当时还只有三岁的宣统帝溥仪处理政事而建立的,因此在这三年间载沣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是这个职位却令载沣感到非常痛苦和忧虑,甚

0评论2020-08-284293

大清的载沣为什么不自己篡位当皇帝
载沣为什么不自己篡位当皇帝爱新觉罗·载沣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传统的观点认为正是载沣在1908至1911年间担任使网站一职时的软弱无能和优柔寡断才倒追了清政府这么快就灭亡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载沣又是一个非常理性和富有远见的人物,他从摄

0评论2020-08-262578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