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张之洞也曾回原籍参加“高考” 最终考取探花郎

风云人物  2020-02-23 07:070

现在的年轻学子常常为需要回原籍参加高考而愤愤不平,殊不知,160年前,有个名叫张之洞的少年也遇到过同样情形,其父张瑛在贵州兴义做知府,给他谋个学籍该是没问题,但父亲说了,我是当官的,不能开后门。于是乎,张之洞小朋友只好千里迢迢赶回河北原籍参加秀才考试。

那么,张之洞抱怨了吗?没有,他只是将这种磨砺化作了动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考取探花郎。他的成功,显然得益于某种自我否定意识:若是动辄抱怨朝廷对不起他,恐怕打小就一蹶不振了,又怎能拜将入相,成为一代“忠实的爱国者”(《泰晤士报》评语)?

什么是自我否定?自我否定有哪些辩证元素?这些我就不细说了,理论忒繁琐,大概的意思,跟古人的“日三省吾身”有点类似。反省为的啥?为的是有所扬弃,既变革、克服某些不足,又继承、保留某些传统。张之洞的一生,正是不断自我否定的一生,追求的是国家利益最大化。

他曾经也是清流,在1879年前后,与宝廷、张佩纶、黄体芳等号称“翰林四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四大侃爷,诉求集中于改革弊政、肃整纲纪、兴修水利、坚决抵抗外国侵略等方面,慈禧太后似乎也能听得进去。

但张之洞很快发现,靠嘴皮子办不成事,还容易被人利用和操纵,便强烈要求去地方搞“试验田”。恰好山西巡抚出缺,他就去了山西。当时的山西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据说吏治为天下最坏,鸦片为天下最多,又适逢大祲(饥荒)之年,张之洞自己也说“山西官场乱极”“晋患不在灾而在烟”“堂堂晋阳,一派阴惨败落景象,有如鬼国,何论振作有为”。治理山西三年,张之洞自我否定后形成的务实风格尽显,劾贪渎,举廉明,肃清吏治,同时严禁鸦片、创办学堂、编练军队,筹办冶炼局,降低晋铁运销成本等等,政绩卓著,得到了朝廷的高度评价。

他曾经也维新,与康有为等维新派大佬交情不浅。

甲午战争失败后,他上《吁请修备储才折》,希望朝廷总结失败教训,变法图治。他的学生杨锐、亲信杨深秀等,都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康有为称张之洞“有天下之望”,谭嗣同也说:“今之衮衮诸公,尤能力顾大局……惟香帅(张之洞,号香涛)一人。”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张之洞的维新变革是有前提的,或者说是有预设立场的,那就是任何变革都必须忠于和维护大清王朝的法统。

康有为组织强学会,张之洞捐了钱,后来上海强学会成立时,他又以会外赞助人身份捐了款。当他看到慈禧太后逼令光绪帝封闭北京强学会和《中外纪闻》后,便借口学术问题,停止捐款。维新派在上海创刊《时务报》,张之洞时为湖广总督,不惜动用行政力量,要求全省各州县订阅《时务报》,并捐款千元。当严复的《辟韩》一文在《时务报》发表后,因为此文所议争民权事有悖于朝廷,他又很不高兴,授意屠仁守写了《辨辟韩书》进行针锋相对的批判。

此类的自我否定种种,在光绪末年十分常见。究其原因,在《湘学报》刊载关于孔子改制和鼓吹民权思想的文章后,他对陈宝箴说的一番话,表达较清楚:这件事“关系学术人心,远近传播,将为乱阶,必宜救正。”作为历史人物,张之洞或有局限,然这份忧国之心,不容抹杀。

他曾经也搞洋务,对曾国藩倡导的洋务运动身体力行,使僵死的大清帝国显出一丝生机。但他绝非食洋不化之辈,总结性地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对那些“照搬”分子从来不屑一顾。比如容闳曾向他建议,聘请外国人担任清朝的外务、陆军、海军、财政等四个部门的顾问,同时选派一些有才华的青年在这些顾问手下工作。如果这样的话,国家还能叫国家吗?跟接管有何区别?对此,张之洞从来没有表态,他懒得费唾沫星子。

张之洞在湖光、两江办了许多学校,开了许多工厂,训练了许多军队,据说花钱如流水,还经常跟外国人借钱。但他对洋人的态度很值得玩味,时而亲德,时而亲英,作为抗日的坚定分子,却又直承钦佩日本。貌似言不由衷,常常自我否定,然外媒却评价说,“在他与外国人的关系中,张之洞一贯沿袭了传统的中华策略‘挑拨离间,从中渔利’。从本能说,他不喜欢也不信任任何其他国家,他只是善尽自己所能,利用这些国家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利害冲突,使自己的国家从中得到最大的好处。”一言以蔽之,他从来不亲外,而是实用主义者。

对张之洞来说,自我否定是他作为“圣人之徒”所修炼的大智慧,不拘泥,承认不足,所以要变革;懂取舍,唯有用者,所以要用之,终开创我中华之近代化伟业。《泰晤士报》在他去世后撰文悼念:“其人一生生活节俭、朴素,对自我常持否定之心,堪与斯巴达人相比。”斯言不缪也!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古代科举考试并不“八股” 张之洞殿试频出吐槽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的“高考”科举考试中,所考的内容大都以八股文为主。在位于休宁县中国状元博物馆内,珍藏着多份古代科举考试时的试卷。从试卷的内容来看,考生的文章并非传说中思想僵化的八股文,考试的文章谈古论今,无所不包,甚至有的考生观点新锐

0评论2020-12-224285

官场张之洞 手法霸道蛮横 一点不像读书人
清末,封疆大吏中以袁世凯与张之洞声望最重。袁世凯曾经这样描述两人的差别:“张中堂是读书有学问人,仆是为国家办事人。”简单说,老张有才华,适合做学问,老袁没学问,只能办具体事。看上去是自谦,其实是最阴损的贬彼扬己。官场是做学问的地方吗?中国传

0评论2020-12-212086

张之洞为何叫慈禧老寡妇?是什么激怒了他?
读史的乐趣,莫过于:当眼睛掠过史料时,脑海中自动跳出当时的景象。近日,祥哥在读徐梵澄的《蓬屋说诗》时,就看到这样一则记载,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又惊诧万分!原文是这样的:“有云:‘臣罪侍东南,不敢奉诏。’南皮奋然掷烟枪而起曰:‘这老寡妇要骇她一

0评论2020-12-212622

张之洞送一件宝物给慈禧 慈禧很喜欢还带入陵墓
晚清时期,张之洞是一个绝对绕不过去的人物。他在政坛叱咤风云30年,历经中法战争、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八国联军入侵、义和团运动等近代中国的标志性事件。值得一提的是,他是中法战争的中方主帅(两广总督)——而这一场战争,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唯一

0评论2020-12-191053

皇上岂能冒充 张之洞快刀处斩“假光绪”事件
1898(清光绪二十四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如囚犯般囚禁于中南海瀛台,戊戌新政被扼杀在襁褓中,谭嗣同等“戊戌

0评论2020-12-153874

张之洞为太原文庙亲自选址 倡导集资不动用公款
清光绪七年(1881年)12月24日,时年44岁的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也就是在这一年,汾河决堤,原在城西县前街(即今府西街西段)一带的太原府城之文庙,毁于大水。府城缙绅学士,集聚府衙请求太原知府出面重建。太原知府把府城众文士的联名书上呈山西

0评论2020-12-143510

张之洞快刀处斩“假光绪” 光绪帝是怎么死的呢?
皇上岂能冒充1898(清光绪二十四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如囚犯般囚禁于中南海瀛台,戊戌新政被扼杀在襁褓中,谭

0评论2020-11-243401

张之洞的老婆是谁?张之洞的后代都有谁?
张之洞是晚清汉族重臣,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他的人物事迹,想来已经快要被人写烂了。俗话说的好,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那么站在张之洞背后之人是谁呢?当然鉴于当时男人三妻四妾的习俗,站在张之洞背后

0评论2020-11-163426

张之洞与李鸿章谁更出名?历史怎样评价张之洞
张之洞,是清朝末年的汉族重臣,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他从小就极为聪慧,加之勤奋好学,所以十六岁参加科举,中顺天府解元,二十八岁参加殿试,一鸣惊人,成为慈禧太后钦定的探花郎。此后一路为官,历任教习、侍读、侍讲

0评论2020-11-101754

晚清四大名臣张之洞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对于张之洞此人,想来大家并不陌生。高中历史书中曾多次提到此人,以及其所处的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张之洞是晚清汉族重臣,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通过科举取仕之后进入官场,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

0评论2020-11-104089

张之洞准备推举李鸿章当总统以备不测
李鸿章的这个“痞子气”让他受益无穷。后来,慈禧太后知道他有办法,就把一件“烫山芋”的事儿交他办。这又是一件“痞子”外交的范例。蚕池口教堂,俗称北堂。它位于北京皇城西安门内的蚕池口,靠近中南海。这座教堂高达八丈四尺,规模宏大,归巴黎天主教会管

0评论2020-11-091284

清朝文物造假现象猖獗 总督张之洞曾被骗
在当今文物市场,赝品屡见不鲜。2011年,某“汉代玉凳”拍出2.2亿的天价,这件所谓文物不过是2010年的仿制品。一些人造假可以欺骗文物专家。上世纪90年代河南孟津高水旺烧制的仿北魏陶俑的工艺品,在北京古玩市场,就被某国家机构列为“抢救性收

0评论2020-11-074243

张之洞简介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生平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

0评论2020-10-301888

晚清另类重臣张之洞 不爱名利只爱读书
张之洞出身普通仕宦家庭。曾祖和祖父都做过知县一类的地方官,他的父亲早年中过科举,后来当过兴义府知府,也是有文化有根基的人家。按说这样官二代是不怎么需要读书的,走走路子就行了,但是张之洞是官少爷的另类。张之洞是他爸张锳第四个儿子,这不上不下的

0评论2020-10-302029

袁世凯人头就要落地时 张之洞说了一句什么话
在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离世后,光绪之弟载沣的儿子溥仪继位,载沣则被推上了摄政王和监国的位置。曾有人说,光绪在临终之前,载沣去见过他最后一面。在这次会见中,光绪嘱托载沣一定要诛杀袁世凯,为自己报仇雪恨。还有人说,光绪被囚期间,每天在纸上画大

0评论2020-10-271886

张之洞与李鸿章的比较 张之洞的历史评价如何?
张之洞,是清朝末年的汉族重臣,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他从小就极为聪慧,加之勤奋好学,所以十六岁参加科举,中顺天府解元,二十八岁参加殿试,一鸣惊人,成为慈禧太后钦定的探花郎。此后一路为官,历任教习、侍读、侍讲

0评论2020-10-263454

张之洞如何征服慈禧 一夜之间竟连升四级
一夜之间,张之洞连升四级!这实在是一个升官奇迹!在封建社会,官员每升一级,都要经过数年或更长时间的历练,张之洞虽然没在正四品、从三品、正三品的职位上历练过,但他以前的升迁速度太慢了。他太憋屈了,他是那么有才,他应该被破格提拔。在咸丰、同治、

0评论2020-10-252812

秘闻 张之洞进京求职被袁世凯忽悠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1月),张之洞奉旨入京,清廷批准张之洞等《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乃至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然而对于张之洞而言,却是暗淡的一页。1907年,张之洞与袁世凯被慈禧召入京城,权力也被架空。翻开晚清重臣张之

0评论2020-10-222021

张之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的历史成就有哪些?
张之洞,贵州兴义府人,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他是晚清著名的汉族重臣,为晚清作出重要贡献,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张之洞从小接受正统儒家教育长大,加之其勤奋好学,所以在学识方面有一定的成

0评论2020-10-213677

张之洞如何用美人计从李鸿章手中挖来盛宣怀
晚清“洋务派”地方势力“四巨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若按其所办洋务实业计,成就最大的无疑是张之洞、李鸿章,故有“南张北李”之说。但“南张北李”这两个洋务大臣的洋务实业均离不开另一个关键人物——盛宣怀。盛宣怀自同治九年(1870

0评论2020-10-152575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