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没有陈平 刘邦能否这么快打到天下?

历史解密  2020-11-01 23:520

提起汉初名相陈平,名气虽不如当时的“三杰”韩信、萧何、张良响亮,却在楚汉之争中同样举足轻重,且更富传奇色彩——张良贵族出身,萧何做过秦朝小吏,而陈平最初却是个穷得差点娶不上媳妇的平头百姓,后来竟高居丞相之位,且在朝廷的勾心斗角中善始善终。可以说,陈平是靠着过人的智慧走到了人生峰巅。

读《史记·陈丞相世家》,很多事能反映陈平的过人之处。

第一件事:过河解衣。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平先投奔陈胜,不被重用;投奔项羽,兵败后害怕被杀,又投奔刘邦。他经过黄河,坐上一艘渡船。船工见其仪表堂堂,怀疑他身藏金银财宝,打算谋财害命。陈平从船工充满杀意的眼神中觉察到危险,便以帮助船工划船为借口,不动声色地解开衣服,裸露上身。船工见其身上确实没有金银财宝,便打消了杀人之念。可以说,是陈平的“急智”救了他一命。反观现实生活,却往往有人因为在危急时刻缺乏这样的智慧而枉丢性命,令人扼腕。

第二件事:化解猜疑。陈平经魏无知的推荐拜见刘邦,被任命为都尉,引起刘邦手下一些将领的不满。他们向刘邦进谗言,说陈平居家时跟他嫂子私通,又接受诸将的贿赂。刘邦猜疑心顿起,责备陈平。陈平气定神完,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我之所以离开陈涉和项王,是因为他们任人唯亲,有奇士不能用;之所以投奔汉王您,是听说您胸怀大略,能识人用人。我一个人“裸身”而来,一无所有,诸将这才纷纷送来钱物,如果我不收下,哪里能生活得下去呢?如果我的计谋确实有可取的,希望汉王采用;如果我的计谋没有可用的,这些资金都在,我愿意如数上交,告老还乡。陈平的这一番话彻底打消了刘邦的猜疑,他不仅厚赏陈平,还提升他为护军中尉,诸将也从此不敢再进谗言了。

诋毁往往不请自来,猜疑一旦产生就很难打消,陈平面临的困境,在今天仍让许多人头疼不已。陈平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否认“受金”的事实,而是说明“受金”为公而不得已的理由,并且在肯定汉王善于用人的前提下强调个人的价值,巧妙地提醒了刘邦各方的政治优劣,从而赢得了更大的信任。

第三件事:放收韩信。正当楚汉之争异常激烈时,韩信攻破齐地,自立为齐王,派使者前来报告。刘邦怒而大骂,陈平在旁边轻踩了一下刘邦的脚,聪明的刘邦马上明白自己反应不妥,于是厚赏使者,派张良去正式封韩信为齐王。韩信于是极度感念君恩,从此不起反心。陈平轻轻一踩,踩来了汉室的稳定,其对局势的判断不可谓不准。后来,刘邦得了天下,有人上书告韩信谋反,刘邦想派兵镇压。陈平从军事力量对比中力劝刘邦不能硬来,并建议刘邦以天子巡狩的名义假装出游云梦,在距韩信不远的陈地会见诸侯。韩信听说天子出游,势必郊迎,然后趁机派武士把韩信擒拿。刘邦依计行事,达到了目的。

如果把踩刘邦的脚封韩信看作是“放”,那么,借刘邦巡狩而抓韩信则可视为“收”。这一放一收,充分体现了陈平处理复杂问题的高超智慧。如果没有陈平,韩信很可能另立山头,刘邦能否这么快打下天下更是要打个问号。

《史记·陈丞相世家》还记载了陈平其他一些重大智谋,即所谓的“六出奇计定天下”,如离间项羽和亚父范增;乔装诱敌,助刘邦摆脱荥阳之困;献“美人图”助被匈奴围困七天的刘邦解围,等等。从这持续不绝的出彩表现可以看出,陈平贡献给汉室的不只是“苦劳”和计谋,更是看透事物因果、规律,伺机而动的智慧与眼力。这也正是他在秦末无数英才中脱颖而出,被司马迁列入“世家”的原因吧。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刘邦的另一面 竟非文盲而且非常善于作诗歌
唐朝有个叫章碣的人,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叫《焚书坑》,诗曰:"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就是因为这"刘项原来不读书",成了不读书才能干大事,或是读书人干不成大事的有力论据。刘邦与项羽到底读没读过书,到

0评论2020-12-314726

揭秘刘邦为何要将功臣萧何下狱治罪?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

0评论2020-12-313692

陈平帮刘邦打天下守江山最终官居丞相得以善终
刘邦曾经说他战胜项羽最应该感谢三个人,分别是萧何、张良、韩信,并一一指出他们的长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但是在这三个人的背后,还有

0评论2020-12-313147

最悲剧的太上皇 刘老汉被儿子刘邦气哭
刘邦弟兄四个,大哥刘伯,二兄刘仲,小弟刘交,刘邦排行老三,另外还有个姐姐。家里就数他难管教,整天价不拿锄头不摸锨,游手好闲,吃酒打架。醉卧酒肆,偷睡寡妇,不嫌丢人显眼地冷不丁往家抱回个孩子,说是他的。刘老太公拿这个泼皮无赖的儿子一点办法没有

0评论2020-12-313048

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是谁?刘邦丞相萧何结局如何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刘邦当上皇帝,分封异姓王,封萧何为丞相。直至刘邦死,萧何都是宰相。刘邦分型了异姓王以后,觉得异姓王权力太大,就费尽心机夺回异姓王手中的权利。异姓王反叛谋反逃跑等等诸多

0评论2020-12-313140

揭秘刘邦和朱元璋 谁的皇位来得更正?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然他们的皇位,谁的来得更正呢?先说刘邦。本来是秦朝的亭长,小公务人员。县令派他送囚徒到骊山劳役,路上逃亡了很多。于是干脆把他们都放了。不愿走的,跟他起兵。然后,什么斩白蛇啊之类的神迹就出来了。不过咱的

0评论2020-12-311031

吕雉是如何处理刘邦那些妃嫔的?
汉高祖刘邦死了,他的那个狠毒的王后吕雉,是如何处置他的妃嫔们的呢?很多人都知道,刘邦的宠姬戚夫人被吕雉日夜摧残,拔光头发、斩断手脚、挖掉双眼、割掉舌头,制成了人彘,实在太过凄惨!汉惠帝刘盈只见过变成人彘的戚夫人一眼,回去后就吓得病重而亡,可

0评论2020-12-311593

范增是一个好的谋士吗 为何能得到刘邦的认可?
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君主身边若是有很多好的谋士,那么便是成功了一半,而这个君主也一定得具有吸引这些谋士的特点。但是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好的谋士呢?是必须要头脑很聪明吗?还是得懂得看人眼色行事,就像是秦始皇身边的李斯吗?或者是两者兼有之,既拥有聪慧

0评论2020-12-301426

汉高祖刘邦的小儿子刘长是因何而死的?
刘长(前198-前174) 西汉初诸侯王。即淮南厉王,力能扛鼎。沛(今江苏沛县)人。刘邦少子。于前196年被封淮南王。文帝时,骄纵跋扈,常与帝同车出猎;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前174年,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事泄被拘。朝臣议以

0评论2020-12-302236

刘邦的绿帽子 吕后是否背着刘邦与审食其偷情
辟阳侯审食其与刘邦同里,面目清秀,口齿伶俐。刘邦起兵以后,因家中无人照应,用审食其为舍人,叫他代理家务。吕后与他日夕聚谈,视若亲人,渐渐的眉来眼去,渐渐的目逗心挑,当时太公已经年老,子女又皆年幼,于是两人互相勾搭,瞒过老翁幼儿,竟演了一出露

0评论2020-12-301912

最难捉摸的皇帝 刘邦杀恩人赏仇人
常言说,有仇不报非君子,知恩不报是小人。然而汉朝开国皇帝刘邦行事就大不一样。当了皇帝后,刘邦下令将曾救过他性命的恩人处死,而曾经拼死追杀他的仇人却大加封赏,刘邦这么做,究竟是为什么呢?追杀刘邦的仇人叫季布,对刘邦有救命之恩的大恩人叫丁公,这

0评论2020-12-302676

建国还不到10年刘邦和吕雉为何要除掉大将韩信
说起韩信这个人,很多人都为其感到惋惜,更深深觉得刘邦是一个卑鄙小人。其实当时的情况并非如此,韩信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但也是一个政治上的低能儿,这一点后来的岳飞与其很相似。汉朝建立还不到10年,刘邦和吕后就先后对韩信下了手,而且一个比一个狠。

0评论2020-12-303268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