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被称为读书人的天堂,除了政府对读书人的尊崇优容外,还因为官员们待遇极高,是历朝中最优厚的,大小官员锦衣美食,生活奢华。宋朝官员俸禄丰厚,朝廷变着法子地给官员发钱、发东西。
禄米、俸钱是基本的收入,正一品官月领禄米150石,俸钱12万文,外加每年绫20匹、罗1匹、绵50两;从九品官月禄米5石,俸钱8000文,外加每年绵12两。官员们还领取职钱(俸钱类似基本工资,职钱类似于岗位工资),享受免费住房、食宿和随扈。朝廷给每个官员配备免费仆人,最低的官员配给1名仆人,宰相可配给100人。此外,官员可享受名目繁多的福利补贴,比如茶酒钱、厨料钱、薪炭钱、马料钱等等。“有茶酒厨料之给、薪蒿炭盐诸物之给、饲马刍粟之给、米面羊口之给。其官于外者,别有公用钱,自节度使兼使相以下,二万贯至七千贯,凡四等;节度使自万贯至三千贯,凡四等。观察防团以下,以是为差。
公用钱之外,又有职田之制,两京、大藩府四十顷;次藩镇三十五顷;防团以下,各按品级为差。选人、使臣无职田者,别有茶汤钱。”(赵翼《廿二史札记•宋制禄之厚》)这些福利补贴合起来蔚为壮观,比月薪高多了。
即便如此,皇帝似乎还觉得过意不去,动不动就赏赐大臣。“李沆病,赐银五千两。王旦、冯拯、王钦若之卒,皆赐银五千两。”“戴兴为定国军节度使,赐银万两,岁加给钱千万。王汉忠出知襄州,常俸外增岁给钱二百万。”“杨徽之迁侍御史,赐钱三十万;魏廷式为转运使,赐钱五十万;宋搏为国子博士,赐钱三十万。班仅庶僚,非有殊绩,亦被横赐。”甚至“魏震因温州进瑞木,作赋以献,遂赐银二千两”。(赵翼《廿二史札记•宋恩赏之厚》)遇到一次这样的赏赐,胜过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工资。更让人羡慕的是,宋朝官员还有许多“默认”的收入。官府用公家钱借贷的利息大部分进了部门“小金库”,隔三差五在官吏们中间均分;官员凭朝廷发的“给卷”在全国各地可以白吃白住,甚至领用粮食、衣服等;宋朝官员还有定期免费疗养的待遇,称为“祠禄之制”。所以,在宋朝做官就意味着荣华富贵。
宋朝政权开放,多数高官都是出身贫寒的读书人,比如宰相吕蒙正和范仲淹,尽管为官廉洁,生活却都富足奢华。吕蒙正退休后,在洛阳建有“园亭花木,日与亲旧宴会”;范仲淹捐钱在家乡修建“义庄”,赡养族人。
北宋名臣苏轼,很会哭穷,说自己“为穷之冠”,但事实上他收入颇丰,生活优裕。以他在仕途低谷,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期为例。当时,苏轼穷得要自己割猪肉做“东坡肉”,自酿蜜酒,一副自己动手解决温饱的模样,可同时却在倒卖房屋牟利。他的一个同乡劝他在许州买房,因为那个地方房价低。苏轼回信说,他有现金“数百千”,他的儿子刚买了一座庄园,他自己在京师还有一些产业,变卖后凑钱“八百余千”,问他的同乡这些钱能在许州买多少房。同时,苏轼对京师一幢在售的豪宅——荆南头湖庄子也表示感兴趣。听说首付只要二百来千,便自己盘算“不知可信否?”所以,苏轼的穷,是与达官显贵的豪奢生活相比的穷,比起平头老百姓来,他已经是大富翁了。
查看更多关于【野史秘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