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施琅为什么会降清?施琅到底是不是汉奸?

历史解密  2020-12-13 16:490

施琅,明末清初军事家。生于公元1621年,去世于公元1696年,享年75岁。字尊候,号琢公,最开始是郑芝龙的部将,后来经郑成功招揽,随郑成功一起抗击清朝统治者。先后跟随郑芝龙、郑成功父子,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公元1683年,接受康熙命令率军渡海统一台湾。后世人对于施琅这个人,历来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些人认为他“背郑降清”是汉奸,有些人认为他的所作所为有利于祖国的团结。对于郑成功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们不妨先从他引起争议的源头说起。这个关键问题就是,施琅他为什么会降清呢?

施琅早年跟随郑芝龙,后来随郑芝龙一起降清。郑芝龙死后,受其儿子郑成功的招揽,入海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成为郑成功部下最为年少、知兵、善战的得力骁将。通过这儿我们知道,施琅降清并不是只有一次。但这第一次,显然只是跟随自己的将军,并不代表他自身愿意。不然他不会随即就转入旧主之子的阵营,共同抗击清军。

照这个样子,施琅应该就会这样跟着郑成功,走完自己的一生了,怎么会选择第二次降清呢?长城不是一日建起的,矛盾也不是一日堆积的。早在公元1651年,施琅就对郑成功南下勤君时,提出的“舍水就陆,以剽掠筹集军饷”策略极为不满,提出反对意见。

如此做法,让郑成功很不高兴,削施兵权,令施琅以闲假人员返回厦门。当时正好遇到清军攻打厦门,可是守城主将郑芝莞惊慌弃城溃逃。只有施琅奋勇抵抗,亲率身边六十余人,英勇抗击清军,杀死清军马得功弟,马得功差点被活擒,率残兵败将仓惶逃离厦门。对于守厦成功,郑成功对抵抗将领皆有重赏,却特意“遗忘”了施琅,这就让施琅极为不满。

种种事件的发生,小矛盾激发成大矛盾,终于在一个导火线的刺激下,爆发。这根导火线,就是施琅亲兵曾德。曾德曾犯了死罪,逃匿于郑成功处,并被提拔为亲随。施琅抓回曾德,准备治罪。郑闻讯急派人传达命令,施琅不得杀曾德。施琅曰:“法令,琅是不敢违背的,犯法的人怎能逃脱责任?”接着他下令杀了曾德。施琅杀死曾德,在郑成功看来就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这让郑成功很是生气。于是命人捕施琅父子三人。后来,施琅用计逃脱,郑成功大怒即杀施父大宣及其弟施显。这个时候在郑成功处已经没有了活路,唯一能让他报仇,又能护他安全的便只有清军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施琅投降清廷。

施琅到底是不是汉奸,其实不好判断。要是在当时,凡是汉族人之外的民族,都不是正统。清朝是满族人统治的王朝,在当时反清复明势力,还极为强盛的情况下,施琅绝对是妥妥的汉奸。他帮助外族攻打汉族,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能抹杀他背叛种族的罪过。

可要是放在清朝和如今之人看来,施琅实在没达到汉奸的程度。在清朝统治者看来,施琅收复台湾,是大功臣,绝对不会给他安一个汉奸的帽子。

在今人看来,施琅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有利于祖国统一的。施琅将收复台湾的损失减到最小,要是换一个满族将领来的话,当时的台湾人民绝对要遭罪。最重要的是,施琅没有拘泥于个人恩怨,并没有对郑氏家族打击报复。他死后,“两岛八闽皆顷德”,纷纷为之树碑扬誉。十九都有“靖海侯”坊,阳义辅立康熙制诗句“上将能宣力,南纪尽风流”,同安等地立“绩光铜柱”、“泽普南天”、“勋高大树”、“泽沛甘棠”。因此判断施琅是不是汉奸,并不是一两个原因就能下定论的。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人存在争论的原因。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施琅是怎样突破郑成功船队一举将台湾岛拿下的
康熙帝在解决东北边疆沙俄侵扰和西北噶尔丹叛乱的同时,还有条不紊地把东南沿海和台湾岛收归了版图。郑成功到台湾后不久,就生病去世了。他的儿子郑经率领郑氏部属,在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活动,仍然沿用明朝年号,坚持反清复明。但是,在清朝已经稳固统治了大

0评论2020-12-231889

施琅为何背叛郑成功降清 父亲弟弟被郑成功冤杀
施琅第二次降清,属于被逼上梁山,谈不上个人品质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郑成功盛怒之下,轻率地错杀施琅的父亲弟弟,才导致施琅这样一位杰出的海军将领投入清军的怀抱。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是谁。只要维护两岸统一,就会名垂青史,受到中华民族的爱戴。谈到

0评论2020-12-053388

水师提督施琅为统一台湾起到了什么样作用?
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对施琅的名字并不会陌生,他在康熙一朝得到重用,并为台湾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施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自幼生长在海边,少年时代从师学剑,武艺超群。清顺治三年(1646年),施琅与其弟施显投奔郑成功,由于才干超群,没过多

0评论2020-11-293899

历史上施琅平定台湾的真相 功过是非争议300年
施琅—一位三百多年来争议不断的人物,再次引起社会舆论关注。有人认为,施琅成功荡除台湾割据政权,将其纳入中华行政版图,是一位了不起的爱国英雄;也有人认为,施琅两次投降清政权,甘愿为外族统治者卖命,是“民族”败类。孰是孰非,莫衷一是。我们不妨拂

0评论2020-11-272366

英雄还是汉奸:揭秘历史上真实的靖海侯施琅
真实的施琅: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首先说此人一生反复无常。他自己都承认是“十七岁作贼”,最初在明总兵郑芝龙部下任左冲锋。1646年(顺治三年),清军进福州,施琅跟随郑芝龙投降清军,然后被拨归嘉定三屠的屠夫之一的李成栋麾下,从征广东,攻打

0评论2020-11-272732

解析郑成功与郑和施琅郑芝龙林凤的关系
郑和与郑成功都是明朝历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个是明初一个是明末,而且两个人都被当时的明朝统治者所倚重。郑和作为明初著名的外交家,为大明王朝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七次航海远洋,加强了大明王朝与海外诸国的联系,促进了大明王朝的经济

0评论2020-10-303619

名臣施琅 收复台湾使大陆台湾重归统一
施琅是我国历史意义非常重大的一个人,他高龄一举收复了台湾,让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地图上,施琅在人才的使用上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康熙皇帝对他非常的器重。这是一个对着中国,对着历史,对着中国的历史年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不可磨灭的功劳的一

0评论2020-10-274885

施琅为何主张武力收台 郑家多次拒绝大陆善意
施琅(láng),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龙湖镇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清初著名将领。生于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1646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

0评论2020-10-052319

施琅大将军 收复台湾使大陆台湾重归统一
施琅是我国历史意义非常重大的一个人,他高龄一举收复了台湾,让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地图上,施琅在人才的使用上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康熙皇帝对他非常的器重。这是一个对着中国,对着历史,对着中国的历史年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不可磨灭的功劳的一

0评论2020-09-211046

施琅是大忠还是大奸 他实在让历史学家左右为难
施琅(1621-1696年),字尊侯,福建晋江人。自幼生长在海边,熟悉海战。20岁时,他参加郑芝龙的部队,为左冲锋。顺治三年(1646年),郑芝龙降清,但施琅颇不甘心。因为郑芝龙之子郑成功背父抗清,施琅就带着弟弟施显一起投靠了郑成功,成为郑

0评论2020-09-173565

施琅收复台湾后表态 不屑于学伍子胥鞭尸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六月,施琅奉命率水师2万余人,战船200余号,自铜山(今福建东山)出发,进击台、澎,经过几天奋战,大败澎湖守军。郑军主力悉数被歼,守将刘国轩潜逃台湾。施琅占据澎湖后,对郑军实行招抚。郑克见大势已去,遂同意归附

0评论2020-09-114516

施琅简介 明末清初军事家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生平
施琅(1621-1696),字尊候,号琢公,明末清初军事家。原为郑芝龙和郑成功的部将,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1683年率军渡海统一台湾。由

0评论2020-09-054973

揭秘:历史上施琅平定台湾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施琅收复台湾:施琅1621年出生在福建晋江衙口一个较为殷实的农民家庭。他自幼力气惊人、见识出众,家人对他寄予厚望,本想让他谋取功名,光宗耀祖。无奈他好武不好文,对仕途兴趣不大。后来随着家道日渐败落,施琅弃文从武,拜师苦练武艺,精习兵法。当时

0评论2020-08-184539

施琅简介 清朝施琅大将军是如何收复台湾
施琅明末清初著名将领,施琅背郑降清,为清朝收复台湾功不可没,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人物。施琅,字尊候,号琢公,祖籍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由于郑成功的招揽,入海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成为

0评论2020-08-144303

恢复国家统一 再次收复台湾的施琅
施琅(1621—1697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清朝著名军事家,海军统帅。施琅出生于农民家庭,十七岁即作贼,曾随黄道周出关抗清。清顺治三年(1646年),施琅与施显到安平(今安海),跟随郑成

0评论2020-07-311370

历史上施琅背叛郑成功攻打台湾背后的隐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奉旨专征台湾,统帅福建舟师迅速攻取澎湖,尔后,利用有利的态势,主动、积极地招抚台湾郑氏集团,促使郑氏集团放弃抵抗而就抚。台岛不战而下。其时,清廷内部对台湾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是否留台存在争议。施琅站在维护国

0评论2020-07-292509

降而复叛的施琅:为何背叛郑成功投降清朝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是谁。只要维护两岸统一,就会名垂青史,受到中华民族的爱戴。谈到海峡两岸的英雄人物,人们会对驱除荷兰殖民侵略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油然而生敬意,而对于平定台湾的传奇人物施琅大将军则知之不多、不深。读完安然所着《施琅大将军

0评论2020-07-272534

揭秘民族英雄郑成功一家惨遭施琅灭门惨案真相
郑成功究竟有无留后?一直是史学家争议的话题,历史文献上称:“施琅攻台,郑姓一家遭灭门”,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灭门惨案之一,但据史学家追踪,郑成功的确有后代,分布在台湾、大陆和日本。历史文献上指称:“施琅攻台,郑姓一家遭灭门”。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灭

0评论2020-07-253550

明朝大将施琅背叛郑成功 攻打台湾背后的隐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奉旨专征台湾,统帅福建舟师迅速攻取澎湖,尔后,利用有利的态势,主动、积极地招抚台湾郑氏集团,促使郑氏集团放弃抵抗而就抚。台岛不战而下。其时,清廷内部对台湾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是否留台存在争议。施琅站在维护国

0评论2020-07-013537

让历史学家左右为难 施琅究竟是大忠还是大奸
施琅(1621-1696年),字尊侯,福建晋江人。自幼生长在海边,熟悉海战。20岁时,他参加郑芝龙的部队,为左冲锋。顺治三年(1646年),郑芝龙降清,但施琅颇不甘心。因为郑芝龙之子郑成功背父抗清,施琅就带着弟弟施显一起投靠了郑成功,成为郑

0评论2020-06-293016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