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作为我国第一位开拓航海领域之人,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众所周知,郑和下西洋并不是一次终结的,而是在探索中寻找经验,总体来说,郑和在其一生中曾经七度展开航海领域的探索,那么在这么多次探险中,郑和下西洋的路线都是怎么样的呢?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中都有路经过哪些国家?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都有给明朝带来哪些历史性的转变?
按照郑和下西洋的次数来划分,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具体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郑和下西洋,路线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从江苏太仓的刘家港出发。第一次出发是沿着南方一路往下,在福建省逗留过一段时间后,穿越台湾和南海,最终到达了占城。在第一次的下西洋过程中,郑和率队还是处于一个探索阶段,而且第一次行程中出现发生了一些战争,经过郑和的处理后与八歇国缔结了良好的关系。第二郑和出发路线同第一次,路经了占城之后到达古里。
第三次郑和下西洋,同样从太仓刘家港出发,这次的航线比第一、二次都要长远一些,并且拜访的国家也相对较多。在这次拜访中郑和同样历经了战争,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有心刁难,在一场苦战之后,活捉了苦奈儿带回了明朝,在永乐帝的恩赦之下,遣送苦奈儿回国,展示了大明国的风采。
第四次到第七次郑和下西洋,每次的路程相对于前三次。航线要拉的更远一些,开始了东非、西亚地区的航海旅程,可以说又开辟了一个新的行程。
郑和几次下西洋
关于郑和几次下西洋的问题,郑和实际上一共下了七次的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是发生在1405年,也就是永乐三年,郑和从南京的龙江港出发,在永乐五年的时候回国。第二次下西洋是发生在1407年的10月也就是永乐永乐五年九月份,他这次下西洋经过了好几处地方,有文莱、泰国、印度等地,还在锡兰山把佛牙带回来了,最终在1409年回国。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经历是从太仓刘家港出发的,这次随同的人有姚广孝、马欢等人。他们到达了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在回国的路上再次拜访了锡兰山,于1411年的7月回国了。第四次下西洋发生于永乐十一年,翻译官马欢跟随绕过阿拉伯半岛,第一次航行到达东非的麻林迪,两年后回国。之后便有麻林迪的使者前来进献长颈鹿。
永乐十五年五月,郑和带着蒲日和一同前往,经过泉州到达占城、爪哇,最远的地方便是东非的木骨都束、麻林等国家了。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发生在永乐十九年的正月,他们前往孟加拉,可是途中官船遭遇大风大浪,摇摆不定,船中的人皆啜泣,继而跪拜祈求神灵保佑,之后风平浪静了,但是中途返回了。这一次下西洋可谓是历经磨难。永乐二十二年时,明成祖驾崩,仁宗登基,然而国库空虚于是下西洋的活动便停止了。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是从龙江关出水的,返航后的郑和因为劳累过度在宣德八年四月逝世于印度,继而船队由王景率领返回。郑和几次下西洋的事件开拓了许许多多的海外贸易,促进了亚非各国之间的交流。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历史上,郑和曾经七度下西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外交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郑和下西洋也因此名垂千世,成为世界上的重大事件载入史册。郑和七度下西洋,那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地点和经过又是怎样的呢?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给明朝带来了怎么样的意义?
首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为永乐三年六月,换算成现有的时间为一四零五年六月,郑和率领着明朝的队伍从太仓的刘家港出发,开始了航海行程。当时的规模可谓是开创历史之先河,达到了古今中外所无法比拟的规模程度,光船只就有两百四十多艘,随行的士兵人数更是高达二万七千多人,一路下行,中间拜访了包括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相关国家,拜访国家数量达三十多个,最远的地区到达了东非和红海。
其次,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经过可谓是较为曲折的。在第一次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主要达到的国家是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这个国家的特点是国家相对来说比较富足,但郑和到达的时机不对,这个国家内部正在进行内战,东王和西王正打得不可开交,郑和所带领的士兵被当作敌人对待,下属战士在此战役中损失惨重,共计有一百七十人被杀害,在这种情况下,郑和保持了高度的冷静,有着高度的政治敏感度,从中找到了平衡的方法,其事迹被广为称赞,并赢得了八歇国的尊敬。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