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大航海家郑和是一名太监 但是他却子孙满堂

风云人物  2020-05-21 10:460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我们几乎都是从小听到大的,他在人们心中的英雄形象早已经根深蒂固了,但是她还有一面是不为我们所知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伟大航海家不为人知的一面吧!

郑和的父亲马哈只有两个儿子,郑和排名第二,长兄叫马文铭,也就是说,郑和并不姓郑,而是姓马,如果从郑和的祖先说起的话,郑和也不姓马,他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可以说他是圣裔,后来经过历史和地狱的变迁,郑和父亲和祖父,甚至追溯更久远一些的祖先就来到中原,逐渐成为当时朝代的官宦人家,中原人常将穆罕默德念成“马哈嘛”,马姓便由此开来。

郑和由马改为郑还有一段故事呢。在他童年时期,元末明起,明军经常会掳走一些孩童,将他们阉割,到皇宫中做内监,郑和也是这些不幸孩童们之一。当时的郑和只有12岁,后来进入明朝燕王朱棣的府中,聪明伶俐、眉清目秀又好学上进的郑和深得朱棣的欢心。朱元璋死后,将皇位传给太子朱允文,是为建文帝,但是,这位年轻的小皇帝并不能降服朝堂上虎视眈眈盯着皇位的王公大臣们,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攻入南京,登上皇位。在朱棣登上皇位这一过程中,郑和,当时称为马和可是功不可没的,因此,在朱棣登上皇位第二年,就大肆封赏有功之臣,马和作为内监,自也在封赏之列,在封为“内宫监太监”之后,又赐“郑”姓,从此以后,马和改姓为郑和。马改为郑姓,不仅仅是因为他在皇位争夺中立下了战功,还有一点是在当时的朝廷上有规定,马不能登殿,对他的马姓有所忌讳,因此赐他郑姓。

后来,郑和被皇帝命为西洋“正使”,代表朝廷出访各个邻国,弘扬了中华文化的精粹,展现了中华睦邻友好的传统。虽然被委任为朝廷重臣,宦臣出身的郑和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和家园。他的府邸并不是郑府,而是马府;他交于其长兄马文铭父亲的墓志铭,并嘱咐要将这些文字刻记载父亲的墓碑上,并且每年都会回来祭拜;另外,他还将长兄马文铭的一个儿子过继过来,并赐名郑赐,以表达对朝廷的重用的感恩。这就能解释为什么郑和是太监,还能子孙满堂了。

值得一提的是郑和七次下西洋,并没有遇到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碰到的败血症等灾难的影响,他们在海上,一次航行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这额么长时间、长距离的还会是海上航行,他们是怎么解决吃饭问题的呢?这个就要说说咱们伟大的祖先是多么的聪明了。

郑和船队经过的地方多处热带,对食物的保鲜成为出发前必须解决的的问题。除了腌制的以外,他们还发明了在船上的自给自足,也就是牲畜家禽船上养,蔬菜生姜船上种,大量淡水船上储,水产品直接水里解决。这样既能保证食物的新鲜,还能锻炼大家的干劲。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早多少年?
郑和下西洋前后有7次,第一次是1406年,最后一次是1430年,哥伦比发现美洲新大陆是1498年。所以郑和比哥伦比的大发现早了68年。

0评论2022-02-234095

咸阳人杨良瑶 先于郑和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节
传统学术界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因而郑和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但是,根据泾阳县近年新出土《唐故杨府君(良瑶)神道之碑》(现藏泾阳县文庙)的记载,我国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应是唐代中后叶的杨良瑶。杨良瑶

0评论2020-12-281521

郑和下西洋 盘点郑和七次下西洋经过了哪些地方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那么郑和下西洋都经过哪些地方呢?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的地方有1、西域西域狭义上是

0评论2020-12-273658

明朝宦官郑和下西洋究竟为何 真相至今不明
然而,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原因是郑和远航的官方档案,被明朝官员刘大夏隐藏而失踪了。刘大夏(1436—1516),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官至兵部尚书。他为官清廉,但思想保守,因反对郑和下西洋,就将郑和绘制的航海图藏

0评论2020-12-272635

郑和七下西洋 动支天下13省钱粮才够用?
明代东莞县境内设有东莞千户所和大鹏千户所。这些沿海卫所的军人,往往就是郑和船队武职人员的调配和补充来源。综合多种可靠史料估计,郑和历次下西洋的船队,规模都极为庞大,通常有大船二百余艘,总编制在二万七八千人之间,又以武职人员和军士居多,约在九

0评论2020-12-271984

郑和下西洋为何带一船老婆婆?
郑和下西洋载了一船老婆婆?向来航海,除了客船之外,运兵运货的船只,是不允许女性上船的,说是“有女同行,航行不利”。但是,郑和特别造一只小船,船上载着几十个老婆婆,做的是针线工作,专门为官兵们补衣服。当时他们穿的是布袜、布鞋,一双鞋穿不到一个

0评论2020-12-253387

美人鱼原型竟是海牛?郑和下西洋时或许见过
最近热映的周星驰电影《美人鱼》中,出现了一位神秘的人物——郑先生。这个郑先生到底是谁?影片中郑先生画像上是一副明朝宦官打扮,使得很多人怀疑,“郑先生”就是从南京出发远航西洋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美人鱼》中,人鱼族的长老级人物“人鱼师太”,向族

0评论2020-12-231017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为何要载一船老婆婆出海?
明成祖朱隶以靖难起家,为了确立自己即位的正统性,自永乐三年起,派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六次出使西洋(第七次乃在明宣宗宣德年间),所历三十余国,成为明代初期,与编纂《永乐大典》同样成为永乐年间的盛事。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

0评论2020-12-223608

郑和七下西洋后勤补给探秘 供应是如何保障的?
郑和船队出海之后,除了库存食物,水产类可就地捕钓,并在船舱中以活水养殖;家禽类可在船上畜养;蔬菜亦可在船上栽种,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每次航行长达二到三年,人数多达二万七八千人,如此庞大的队伍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中会不会挨饿?途经国家和地区

0评论2020-12-214793

郑和下西洋 耗尽13省钱粮才够使用
明代东莞县境内设有东莞千户所和大鹏千户所。这些沿海卫所的军人,往往就是郑和船队武职人员的调配和补充来源。综合多种可靠史料估计,郑和历次下西洋的船队,规模都极为庞大,通常有大船二百余艘,总编制在二万七八千人之间,又以武职人员和军士居多,约在九

0评论2020-12-131377

郑和是太监为什么却子孙满堂?
据资料介绍,郑和是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和军事家。1371年,他生于现在的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他12岁被净身入宫,34岁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次出使西洋,历时28年,比西方着名航海家哥伦布、麦哲伦航海早半个多世纪,开创了我国通往

0评论2020-12-124653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长生不老药吗?
郑和七下西洋是非常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个故事,但是大多数人只知道郑和去了西洋七次,却不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的人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找寻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还有的人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找寻长生不老药。那么,郑和下西洋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

0评论2020-12-123462

称霸海上的“郑和水师”曾打赢过哪三大海战?
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著名的郑和水师曾在三度远航期间,打赢过三次著名的海战,并且是以摧枯拉朽的方式抓获了地方的主帅,大获全胜。那么称霸海上的郑和水师曾打赢过哪三大海战呢?第一战:大败旧港众海盗,生擒“大佬”陈祖义。永乐五年(1407年)

0评论2020-12-061073

郑和为什幺要下西洋?郑和下西洋都有哪些故事
经过明初几十年的发展,明朝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实力增强。雄才大略的明成祖,产生了派遣使团出海,与西洋各国往来贸易、宣扬国威的想法。但据推测,明成祖遣使远航的动机中,还有私人打算。南京宫殿大火扑灭后,并不见建文帝尸身。建文帝是不是像传闻那样,逃

0评论2020-12-032893

郑和下西洋究竟有没有遇到美人鱼?
郑和下西洋竟遇到美人鱼?明朝郑和下西洋竟为美人鱼?人鱼不伦恋非虚构。明成祖坐镇京城,天下无邦国小域胆敢来犯,时永乐三年,擢三宝太监郑和,调谴军队帆船下行西洋,逞天朝之威,朱棣想要借此机会寻找废帝建文,而郑和却另有目的,他想要掩皇帝之耳目,搜

0评论2020-12-021517

郑和下西洋究竟所谓何事 秘密寻找朱允文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3页给出的答案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然而,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原因是郑和远航的官方档案,被明朝官员刘大夏隐藏而失踪了。刘大夏(1

0评论2020-12-014460

史料上记载的郑和下西洋规模到底有多大?
公元1405年,郑和在明成祖朱棣的示意下,开始西洋之旅。通过史料记载得知,自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共七下西洋。为了增强民族自豪感,郑和下西洋规模非常庞大。根据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规模共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船只总数,二是船员人数。关于郑和

0评论2020-11-304905

郑和下西洋规模有多庞大 航海技术有多先进
今天是郑和下西洋的纪念日,时至今日,我们仍然纪念郑和七下西洋,这一举动为世界文明进步发展带来了贡献,郑和也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海航家之一。1405年到1433年,28年间郑和七度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航

0评论2020-11-262374

十五世纪郑和为什么下西洋
十五世纪郑和为什么下西洋郑和为什么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实际上就是明成祖派他下西洋的目的。明朝初期,国力日渐上涨,这时候蒙古的势力也已经被驱逐,社会经济繁荣昌盛,江山稳固。所以统治者萌生向海外发展的想法。明成祖认为自己是天下的共主,想要海

0评论2020-11-244135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