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北周名将侯莫陈崇 真正骂死过人的毒舌预言家

风云人物  2020-09-01 12:570

侯莫陈崇,字尚乐,代郡武川人。侯莫陈崇年少时骁勇善战,善骑射,谨慎少言。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死以后,侯莫陈崇和其他的将领一起拥立宇文泰当首领。从此,侯莫陈崇成了宇文泰手下的一员猛将,在消灭他的同姓侯莫陈悦的战争中,勇猛作战,随后又跟随宇文泰攻打东魏,立下赫赫战功。最终被宇文泰提拔成西魏八柱国中的一员。

侯莫陈崇从少年成长为一员骁勇猛将,他的少言不爱多说话却变成了毒舌。试问,侯莫陈崇的毒舌有多厉害?毒到能把人说的气死。

这个被侯莫陈崇的毒舌气死的倒霉鬼是谁?他叫王勇。

王勇和侯莫陈崇一样,年少也是英雄健壮、有胆识、力气大。因为勇猛,王勇还加入了西魏的敢死队,杀敌无数,勇猛无敌,连宇文泰也赞叹不已。王勇本名胡仁,宇文泰给他改为“勇”,以表彰他的功劳。后来又因为征讨蠕蠕有功,被赐姓库汗氏。

有了宇文泰给取的新名字,又加上立的赫赫战功,王勇可是觉得脸上有光啊,走到哪都觉得荣耀无比。他渐渐变的骄傲自满,喜欢到处炫耀自己的战功。不仅如此,对于一些不如他的人,也吹嘘自己的长处,顺便还不忘揭露和宣传别人的短处,弄的大家都讨厌他。

王勇没想到,他的所作所为传到了侯莫陈崇的耳朵里。

侯莫陈崇听到王勇爱炫耀和爱到处揭别人短处的行为,决定凭着自己的老资历教训一下这个狂妄自大的后辈。

一天,群臣准备拜见宇文护,大家都在等宇文护到场,侯莫陈崇看人都到齐了,便趁着这个机会当众用他的毒舌羞辱了王勇。王勇听了侯莫陈崇这个老资历的批评,当场面红耳赤,内心羞愧难当。

王勇是很气愤,觉得侯莫陈崇不给他面子当着群臣的面批评他,让他下不来台。回到家,脑子里还是回荡着侯莫陈崇那咄咄逼人的批评,虽然心里悔恨交加但是越想越气。结果背上毒疮发作,一命呜乎,小命玩完。

侯莫陈崇不多说话,一多说话就要人命,他也因为乱说话而最后要了自己的命。

侯莫陈崇的嘴巴除了毒,还有预言的功能。

北周从宇文觉当了皇帝以后,军政大权就一直由宇文护掌握,皇帝可以换,权力的主人却没有换。到了第四任皇帝宇文邕上台以后,权力还是紧紧的掌握在宇文护的手中。这是北周一个广为人知但谁也不敢谈论的话题。因为一旦言论不当,会有被河蟹的可能。

宇文邕在偌大的皇宫里待着,写写象经,弹弹胡琵琶,不管宇文护和他的党羽在朝廷上怎么兴风作浪,他就是不闻不问。

虽然表面上老老实实的当宇文护手里的傀儡,但宇文邕也没闲着,他和他的亲信在暗中策划准备从宇文护手里夺权。

这个自然是有风险的,因为他的两个哥哥宇文毓和宇文觉就是因为事情泄露而被宇文护干掉的。他不能重蹈哥哥们的覆辙,必须要谨慎小心,扮演好傀儡的角色,不能让宇文护起疑心。

皇权与相权之争,宇文邕与宇文护的暗中较量,对北周大臣们来说,大多也心知肚明。有人选择站在宇文邕一队,有人选择站在宇文护一队。官场上风云变幻,只有站队站对了才是王道。

侯莫陈崇是官场上的老油条,哪一方以后能成功,他自己心里也有数。

保定三年,侯莫陈崇跟着宇文邕去原州慰问大臣李贤一家。夜晚,宇文邕一行人返回长安。侯莫陈崇心里觉得很奇怪,凭借他在官场上的敏锐直觉,他做出如下预言:

他对他的亲信常升说:“我过去听占卜的说,晋公(宇文护)今年不利。皇上的车驾今天突然从夜里归来,只不过是晋公(宇文护)要死了。”

这个预言经过多人传播,传到了宇文邕和宇文护的耳朵里。

宇文邕想:难道,我的计划让侯莫陈崇这个老家伙知道了?不可能呀!怎么会走漏消息呢?

宇文护想:大胆,侯莫陈崇居然敢说我死!我怎么也能活到90多岁的!

一个处在暗处的矛盾被侯莫陈崇的预言暴露在阳光下,侯莫陈崇的“预言”像捅了马蜂窝,朝廷上下一片哗然。

在怎么平息这场风波的处理上,宇文邕和宇文护表现出惊人的一致。侯莫陈崇的“预言”被定性为“谣言”,而他本人也被定义为:“破坏统治阶级内部团结,挑拨宇文邕和宇文护堂兄弟情、破坏国家稳定秩序的造谣者”。

于是,为了恢复朝堂上往日的“风平浪静”,维护皇家的内部团结,展现宇文邕和宇文护哥俩好,宇文邕在朝堂上开展对侯莫陈崇的批斗会,严厉谴责侯莫陈崇的“编造谣言”的行为。

侯莫陈崇惶恐谢罪,但为时已晚。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

最终的处理结果由宇文护拍板。宇文护很干脆的作出批示:赐死。

当晚,宇文护就派使者带兵到侯莫陈崇家,逼他自杀。

侯莫陈崇最终死于自己的“多嘴”。

侯莫陈崇的死,是宇文邕与宇文护夺权的一个小插曲,侧面反映了当时北周朝廷政治夺权的残酷。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一代名将岳飞为何被杀?南宋灭亡真相大解密
南宋(27~1279年)是北宋赵氏王朝的继续,始于高宗赵构,终于卫王赵,共9帝。南宋偏安一隅,国运不昌,帝王懦弱。从赵构开始,皇帝大都没有太大作为,奸臣当道,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王朝之一。它着力经营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使我国南方社会经济持续

0评论2020-12-312967

韩世忠如何从一介农民成长为一代名将
韩世忠生于1089年,卒于1151年。韩世忠出生在一个十分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爱好练习武艺,而且学的十分认真还非常肯吃苦,因此在他小的时候武艺就比其他人强。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很老实,喜欢弃恶扬善。长大后,因为身材魁梧个子又高,而小时候练习

0评论2020-12-313429

北宋名将狄青 天下第一名将的成长之路
狄青字汉臣,是北宋著名将领。他出身贫寒,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有这样的成就实属传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位传奇的北宋将领。一、北宋名将狄青出身贫寒,早年只是今山西汾阳市农村的一个农民,16岁的时候,他的哥哥参与斗殴,狄青差点替哥哥被抓走,因为

0评论2020-12-311472

一代名将韩信 为什么只有善始而未得善终?
韩信是汉初军事家,自幼熟读兵书,有着安邦定国之抱负。因为家境贫寒,经常吃不饱饭。还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自从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奔项梁,后来就跟随楚霸王项羽,可惜没有被重用。然后又投奔汉王刘邦。起初刘邦看不起韩信,是经过丞相萧

0评论2020-12-303457

五代第一名将李存孝 因为别人的谗言而走错路
小时候读民间故事,看到“李存孝打虎”一段,很是神往。后来看这种故事、演义多了,心里也就明白了:敢情打过虎才能算真正的牛B人物;牛B人物就必须打过虎,最好能把老虎当玩具、宠物,扔来扔去,那才能显示其孔武有力、英雄气概呢!(具体细节详见《说岳全

0评论2020-12-301782

详细揭秘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徐晃是怎么死的
徐晃怎么死的?小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给出的答案却不相同,做为曹操手下的一名猛将,究竟徐晃怎么死的?徐晃墓又在哪里呢?今天小编就为徐晃怎么死的两种说法做一下整理,还有徐晃墓的具体位置。徐晃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原为杨奉部将,时值汉献帝被李傕、郭

0评论2020-12-303432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0评论2020-12-293145

唐朝史上一代名将薛仁贵 为何号称冷血屠夫
中国一代名将薛仁贵号称冷血屠夫一、心黑手狠,一代名将薛仁贵在中国的史书中,尤其是演义里,薛仁贵的形象异常高大,被吹捧为毕生为保卫大唐社稷而奋斗,击败凶残的入侵异族,拯救万民于水火的民族英雄,一代战神。其“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等事迹经

0评论2020-12-292029

一代名将狄青的陨落 宋代对武将过度歧视抑郁而终
狄青是北宋名将,当年在西北时就威震西夏。他临阵时,喜欢披散头发,带铜面具,冲入敌阵,威不可挡,西夏将士看见他就跑,“临阵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对于狄青的军事才能,很早就有人很赏识。朝廷大臣尹洙有一次和狄青谈兵法,发现狄青

0评论2020-12-294142

大将乐毅 在燕国、赵国都能建立不世功勋的名将
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诸侯征伐,今日楚强,明日赵弱,其翻覆之势,可谓波谲云诡。王侯将相既然无种,何妨都去试试。于是,谋士谋臣接踵而至,名相名将层出不穷。乐毅本系中山人,不幸国小民寡,被赵所灭,后又去赵适魏,在代魏使燕的过程中,被燕昭王奉为

0评论2020-12-294535

名将刘畴西遗恨怀玉山 红军长征前最大挫折
刘畴西,1897年3月28日出生于长沙市望城县(今望城区)靖港镇一个农民家庭。1922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底,他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后任第一教导团第三连党代表。1925年3月12日,刘畴西所在的第一教导团参加东征,在棉湖

0评论2020-12-293579

三国名将 风云之铁血之剑的 张辽
三国将星璀璨,有用兵神速者诸如夏侯渊、有治军严整者诸如徐晃,有作战机敏者诸如张郃,当然如果要说到屡建奇勋、大智大勇的将军还数张辽。他就像是曹操的一把所向无敌的利剑,震慑敌胆。他戎马一生,统领铁骑驰骋血火战场,威名远播,堪称曹操帐下最优秀的军

0评论2020-12-292715

一代名将尉迟恭 唐太宗最为钟爱的大将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个历史人物,他的事迹,大家肯定熟悉,他的名头可是响当当的。在农村我们经常会看到,每家每户都会在大门上贴两个门神,一个是秦琼秦叔宝,另一个是尉迟恭尉迟敬德。而我们今天讲的则是尉迟恭。关于门神的小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太宗李世民

0评论2020-12-291303

唐朝名将郭子仪为何一生未受重用?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0评论2020-12-292826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