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郑庄公的智慧 刻意纵容弟弟造反成功铲除隐患

风云人物  2020-06-15 09:450

《左传》开篇写的第一个故事是《郑伯克段于鄢》,这也是《春秋》记录诸侯列国史实的第一件大事。郑伯就是郑庄公。段是他的弟弟,因最后出逃到了共国,被称之为共叔段。

郑庄公的父亲是郑武公,武公是在申国娶的妻子,因申国为姜姓,这个女子被称之为武姜。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的时候难产,姜氏受到了惊吓,所以给庄公起了一个名字叫“寤生”,并因此而讨厌他。姜氏爱共叔段,想让武公立他为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等到庄公即位,姜氏请求把制这个地方封给共叔段作为食邑。庄公说:“制地是地势险要的地方,虢叔死在那里,其他地方惟命是从。”姜氏又为他请求京邑,庄公同意了,让共叔段住在那里,所以人们称他为京城太叔。大臣祭仲说:“凡是都邑,城墙周围的长度超过三百丈,都是国家的祸害。这件事情,先王是有严格的制度规定的。现在京邑不合先王的制度,违反了规定,您将会遇到很危险的事情。”庄公说:“姜氏要这样,我又哪能避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一点儿给他安排一个地方,不要让其任意发展。这就像蔓草,一经滋长蔓延就很难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如此,何况这是您的弟弟呢?”庄公说:“不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自取灭亡(多行不义必自毙)。您姑且等着吧!”

不久,太叔命令西部边境和北部边境同时听命于自己。公子吕对郑庄公说:“国家不能忍受这种两个国君的情况,您将对它怎么办?如果您打算把郑国让给太叔,就请您允许我去侍奉他;假如不想给他,那就请除掉他,不要让老百姓有其他想法。”庄公说:“用不着,他会自己找死。”又过了不久,太叔又把原来的两个地方收归己有,直接作为自己的封邑,并扩大到廪延。子封说:“可以动手了,土地扩大,将会得到民心。”庄公说:“对君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扩大,反而会垮台。”太叔修葺城郭,积聚粮草,整修武器铠甲,士卒和兵车准备完毕,将要袭击郑国都城。姜氏也打算作为内应打开城门。庄公听说了太叔起兵的日期,说:“可以了。”于是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攻打太叔段。太叔段失败逃回到京邑,京邑的人反叛叔段,叔段又逃跑到了鄢地。鄢邑的人也逃跑了,叔段不得已逃跑到了共国。

郑庄公把姜氏安置在城颖,并对她发誓说:“不到黄泉就不再相见。”过了不久,庄公又对此感到后悔。颍考叔当时在颖谷做封人,他听说了这件事情,就找机会把一些东西献给庄公。庄公接见了他并赏赐给他食物。吃的时候,颍考叔把肉留在一边不吃。庄公问他为什么,他说:“小人家里有母亲,我的食物她都已经尝过了,但是没有尝过君王的肉汤,请让我带回去给她吃。”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送,我却偏偏没有!”颍考叔说:“我冒昧地问一句,您这是什么意思?”庄公对他说明了原因,并告诉他自己很后悔。颍考叔说:“这有什么可忧虑的?如果挖地见到泉水,在隧道里相见,那谁又可以说这样不行呢?”庄公听从了颍考叔的意见,挖了一条地道到有泉水的地方,母子终于相见。

《左传》是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的,书中有很多解说《春秋》记事的语句。在说明《郑伯克段于鄢》这段文字时,《左传》的解释是:太叔段所作所为不像一个弟弟,所以不说他是一个弟弟;他们兄弟两人争斗倒像是两个国君,所以称之为“克”;把庄公称之为“郑伯”,是讥讽他有失教诲,纵容事情的发生,蓄意安排了事情的结局。共叔段不是主动出奔的,《春秋》不说出奔,有责难他的意思。

庄公是不是有失教诲,或者是“教诲”了事情就不会发生则很难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他早一点听从大臣的意见,事情完全可以是另外一个样子。

共叔段修城墙超过了规定,后来又命令边境城邑听命于自己,再后来又把自己的地盘不断扩大,这些行为都是违反当时的礼制。任何一次事情发生后,只要郑庄公出面纠正,叔段都不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为那时候,虽然周天子的权威已经大不如从前,但诸侯的权威在内部却仍然至高无上。说到底,就是郑庄公在纵容这种行为,等到叔段起兵反叛时一举将其铲除。从郑庄公知道叔段起兵的日期可以看出,他并没有丝毫的麻痹大意,而是时时在等待着这一时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希望这种事情发生的,所谓他母亲想这样,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正因为如此,当他后悔囚禁母亲,颍考叔给他出主意让他们母子相见,人们不说这是他的孝心未泯,而是说颍考叔纯情至孝。由于颍考叔的孝心影响到了郑庄公,才避免了让他永久背着不孝之名。

在这个问题上,虽然是他的母亲、弟弟利令智昏,但同时也暴露了郑庄公表面伪善,内心阴狠的性格特征。

处理问题讲究对时机的把握,郑庄公在处理弟弟这个问题时,时机把握的十分恰当。可谓是步步为营,算计精到,玩弄弟弟叔段于股掌之上,姜氏、叔段堕入郑庄公设计的彀中而浑然不知。只可惜,郑庄公这番“智慧”用的不是地方,所以难以让后世人效法。那句“多行不义必自毙”成为了千古名句,但郑庄公却称不上是仁义之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郑庄公算计了别人,同时也算计了自己。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朱元璋警告百姓宁可饿死也不要起来造反
朱元璋本人就是大元王朝的推翻者。他食元朝之毛,践元朝之土,世受元朝雨露之恩,却起兵打倒了大元,这怎么解释?虽然谁握住了刀把子谁就有了话语权,但要把这个道理讲圆满,也实在太考验人的智商了。朱元璋开始是这样解释的:他当初参加起义,只是为了吃饭活

0评论2020-12-304850

明朝覆亡真相 只因人口过多粮食耗尽而造反
明朝灭亡真相:读过不少明史,包括《明朝那些事儿》,发现一讲到明朝灭亡,都大义凛然说,罪在政治黑暗与制度腐败。这结论,你要琢磨,属于“帝国行政史”,其实大而无当,不怎么靠谱。明代灭亡,清军只是外因,根本原因是李自成与张献忠两股农民军。农军哪来

0评论2020-12-301037

西汉第一个造反皇族下场如何?济北王刘兴居叛乱
刘兴居(?-前177)刘邦孙,齐悼惠王子。前182年,封东牟侯,吕后召之宿卫长安。吕后死,他与其兄朱虚侯刘章合谋,请其兄齐王举兵入京诛诸吕夺帝位。文帝即位后益封二千户,文帝二年割齐济北郡封为济北王。次年,匈奴入边,文帝率丞相灌婴等亲征,他乘

0评论2020-12-291211

历史上李世民是怎样设计“一夜情”逼父造反的
作为一个自幼在军旅中长大的孩子,他的性格中充满了坚毅、果敢和叛逆,他反观自己的父亲,的确,父亲在避祸,在韬光养晦,但绝不会扯旗造反。为此他决定不再等待,他要做个时代的强者,决不做大隋王朝的陪葬品。作为唐国公之子,李世民利用自己的身份,黑白两

0评论2020-12-293054

揭秘宋高宗下十二道金牌后 岳飞为什么不造反?
我们都知道,宋高宗的哥哥宋钦宗还在金人的手里,金人威胁宋高宗,如果和谈失败的话,就在华北册立宋钦宗为皇帝,于是宋高宗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同意了和谈。但是,在金朝中,以金兀术为首的主战派并不满意和谈结果,于是,金兀术发动政变,杀光了金朝所有主

0评论2020-12-294983

古代多农民造反为什么只有宋江这拨写入水浒传?
罗贯中写三国,是因为自古以来唯有那一回是鼎立颇久,其余时代,多数是南北对立。吴承恩写西游,也是因为打中国去印度取经的,数那一回最知名。唯有这《水浒》,虽是很早以前便读,但一直没想明白这其中缘故。古代造反的农民那么许多,为何施耐庵偏偏选了宋江

0评论2020-12-253294

魏延为什么造反 魏延造反和诸葛亮有关系吗
魏延为什么造反呢?当时诸葛亮打仗的时候就喜欢自己部署好,把每个人当棋子使,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但魏延喜欢自己思考,所以每当和诸葛亮意见不一样的时候,就喜欢顶撞诸葛亮,诸葛亮估计觉得他挺烦的。至于最后魏延为什么会造反呢?其实魏延根本没造反,

0评论2020-12-244682

朱棣能当皇帝全靠他 造反成功后他竟分文不取
朱棣能够将朱允文赶下台,有一个人居功至伟,这个人就是姚广孝。姚广孝是一个和尚,马皇后死后,朱元璋给每个王子的府邸里都送了一些和尚,让这些和尚在王子的府里念经祈福。没想到老谋深算的朱元璋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姚广孝不但是位出色的僧人,更是一位出色

0评论2020-12-232527

魏延为什么造反?揭秘三国魏延造反的原因
诸葛亮打仗喜欢把每个人当棋子使,让你干啥就干啥,别问为什么,魏延能自己思考,每有意见和诸葛不符就顶撞,诸葛估计烦他了。至于最后反叛,是被杨仪小人陷害的,政治上的夺权,根本没有叛变。魏延是个将才。但做事急功近利,向诸葛献计出子午谷出长安就是个

0评论2020-12-231242

黄巢造反 大唐是受到巨大威胁还是已经名存实亡?
有人说:“自从黄巢造反之后,大唐就名存实亡了。”这句话对吗?窃以为不然!黄巢造反是以推翻大唐江山为目的的,可笑的是,他本人后来却不承认这一点。中和四年(884),黄巢终于走到了穷途末路,兵败后逃入狼虎谷。他对外甥林言说:“我本意欲入清君侧,

0评论2020-12-221376

闻所未闻!南宋匪造反却反受皇帝嘉奖?
南宋偏安一隅,日子过得也算安逸,但皇帝真的昏聩到了如此地步吗?土匪成立了政权,居然还发赏银?简直闻所未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里面是否有什么原委呢?今天要说的这个失业军官真是传奇,他一不留神就组织了起义军,再一不留神就成了土皇帝。眼看“事业

0评论2020-12-201368

大臣索额图是因为造反康熙才处死他的吗
索额图,出生大约在崇德元年(1636)前后,生于盛京(沈阳),姓赫舍里氏,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满洲正黄旗人。索额图是索尼第二子,出身子贵胄之家,是皇太子生母孝诚仁皇后的叔父 。中国清代康熙朝大臣,在协助康熙帝巩固清朝政权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

0评论2020-12-201216

隋末李渊起兵真相 李世民美人计逼父造反
一夜风流,对于一个人来说,本来不是什么大事,最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然而,对于一个重要而关键的人物来说,那就不仅要改变这个人物自己的命运,而且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甚至可以起带改朝换代的动力作用。中国历史上就曾发生过因为“一夜风流”而

0评论2020-12-202280

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太监造反事件竟发生在唐代
东汉、唐朝和明朝是中国宦官危害最严重的三个朝代,但东汉的太监经常受到外戚的制约,而明朝的太监即使跋扈如魏忠贤,也是皇帝一句话就可以办掉的。所以,这两个朝代的太监终究还是奴才。唐朝的太监们就大不一样了,自唐肃宗时期的李辅国开始,朝廷大臣的升降

0评论2020-12-161666

为何慈禧一介女流却能独霸大清几十年无人造反?
说法A:慈禧并没有凌驾于皇权之上,而是掌握了皇权本身。 因为她具有掌握皇权的合法性,因为她是皇帝生母她具有独揽大权的机遇——和恭亲王叔嫂联手,辛酉政变杀肃顺。她具有领导国家的能力——不是慈禧在瞎搞导致中国积贫积弱的,而是中国在当时已经是积贫

0评论2020-12-161442

刘邦造反获众人拥戴原因 他是一个亡命之徒
光棍的第一等本领正是胆大包天,当皇帝首先就得有一股不怕死的精神,这同读书人的软骨头完全不一样。中国史上两个大一统的草莽皇帝刘邦和朱元璋,恰恰都是敢于玩命的硬家伙。《史记·高祖本纪》说,沛县的民众杀了父母官造反,要挑一个领头的来主事。当时呼声

0评论2020-12-143632

杨素长子杨玄感造反真的只是因为杀父之仇吗?
杨素和杨玄感杨素是隋朝的开国功臣,为隋朝南征北战而一生显赫,官拜司徒、楚国公,最后因为隋炀帝杨广的忌惮而病死。杨玄感是杨素的长子,在杨素死后妄图废黜杨广,后来造反失败被杀,连带着几个弟弟后来都被诛杀。影视剧的杨玄感据说杨素有一美须髯,而儿子

0评论2020-12-131184

备受恩宠的安禄山为什么非要起兵造反?
历史上的安禄山不仅仅是唐玄宗面前的大红人,更是杨贵妃的干儿子,这样的人生简直就是开了挂的精彩生活。然而如此备受恩宠的他竟然在玄宗晚年起兵造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安禄山(703~757)唐安史之乱的祸首。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杂胡。本名轧(一

0评论2020-12-111247

朱元璋的儿子 揭秘朱元璋第四子朱棣造反真相
朱元璋的儿子:明太祖朱元璋,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三教九流的各种生活体验,推翻了元朝的民族等级制度,但是他的儿子却为何要造反呢?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揭秘朱元璋的儿子因何造反。首先朱元璋死后,朱棣是他最大的儿子了,但

0评论2020-12-112518

太子为何总造反:父子矛盾 千年老二不好当
太子身为一国储君,皇位的合法继承者,可以说只要坐等老子嗝屁就能顺利接位,完全可以混吃等接班,但历史上偏偏总有太子造反的事情出现,造成这一切的都是皇帝老爹逼的!从古到今,太子登基的几率还不如皇子登基的几率,充分证明了太子是一份高风险高收入的职

0评论2020-12-101504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