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历史上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异同点在哪里

历史解密  2020-09-22 21:360

唐朝之所以会成为现今人们心中最繁盛的朝代,究其原因,是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氛围,佛学的兴盛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唐朝出现了两个极为有名的圣僧,他们一个西行,而另一个东渡,虽然目的不同,但是他们对佛学的信仰却是相同的,这两人就是玄奘和鉴真。那么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呢?

玄奘出生于公元602年,死于公元664年,享年62岁,在他死后23年后,唐朝再次诞生了一位得道高僧,这个人就是鉴真。鉴真享年76岁,死于日本。这两人都是唐朝少有的高僧,并且做出了很相似的举动。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虽然他们的目的不同,但是却都是对佛学真理的追求,值得后世人尊敬。

玄奘西行这件事由于《西游记》这本名着和电视剧享誉中外,但是鉴真东渡这件事却是很少有人知道的。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首先,玄奘西行是为了佛教的思想分歧去寻找正确的思想才前往印度等佛教发源地,而鉴真东渡是为了向日本传授佛教真理,因为当时的日本是十分落后的,曾多次前往唐朝学习佛教知识。

玄奘和鉴真相似的点是两人都是私自行动。玄奘曾向朝廷请求西行,但是却不被首肯,所以就只身一人独自前行。而鉴真是因为要将本国的佛教思想教授给日本,而且当时他已经是唐朝少有的名僧,朝廷不愿失去这样一个人才,曾屡次派人阻止鉴真去日本。

但最后,玄奘还是西行了,鉴真也东渡成功了。这两位圣僧对佛教思想的追求是十分可贵的,值得后人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

玄奘西行取经

《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大家都看过,里面的每个人物都让人印象深刻,其中最重要的主角就是唐僧了,毕竟整部剧的危难都是围绕着唐僧展开的。其实唐僧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这个原型就是玄奘。那么玄奘西行取经又是怎样的一个传奇呢?

玄奘是唐朝有名的高僧,他在佛经上翻译的功绩让他成为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的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这样高的评价,是对玄奘西行取经和翻译事业的肯定。

由于佛教思想上的种种分歧,在贞观元年,玄奘有了西行的想法。在贞观二年,玄奘开始了自己的西行之路。他在途中经过了凉州、玉门关、五烽等地,最后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伊吾。在高昌国,玄奘受到了当地国王的礼遇。过了高昌国治国,玄奘继续一路西行,先后经过了屈支、碎叶城、赤建国、葱岭等地,玄奘停留在加湿弥罗国。

在那里,玄奘学习了许多梵文经典,之后他又在附近游历了四国,并且分别学习了当地的佛法知识。在玄奘31岁那年,他终于进入了印度。在印度他不仅仅是学习佛教经论,还寻访了那里的佛教遗迹,更是先后游历附近的数十个国家。在印度之后,玄奘再一次启程,西行到了萨罗国、达罗毗茶国、钵伐多国等地。

直到公元643,玄奘终于开始启程归国,并且还为中国带来了超过600部的佛教经典。玄奘西行取经时总共游历了110个国家,他的经历和际遇是我们难以企及的。

玄奘西行的目的

在《西游记》中,玄奘在观世音的指教下踏上了取经的道路,他的目的是为了学到大乘佛法,难道历史上的玄奘西行的目的真得也是学习大乘佛法吗?历史上踏上西行之路的玄奘真正的目的其实很多,不止这一个。

首先,玄奘之所以会去取经,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人们阐释佛法。因为当时的玄奘发现,在国内很多佛法的释义大相径同,有些甚至背道而驰。具有较高佛法造诣的玄奘意识到这一点对于佛教思想的发展是十分不易的,而他本身就是在这些解说不同的教义下长大,缺乏正确诠释这些教义的能力,所以他想要去佛教的发源地探索这些教义的真正释义。

其次,玄奘在西行前曾经遇见过波罗颇密多罗,这个僧人是在正统的印度佛学学院受戒的。他所能背诵的许多佛法经论,是当时唐朝所没有的,而这些经论一直吸引着玄奘。当得知印度有许多这样高深的佛经之后,玄奘就想要去印度将这些佛经取来传授到唐朝。

第三,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迅速得到了兴盛。但是印度佛经的翻译却是一个难题。在唐朝,虽然已经有了许多被翻译过的佛经,但远远不够僧人们学习,玄奘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想要西行,他希望自己通过游历印度等国家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从而为唐朝翻译更多更正确的佛经。事实上,玄奘回国后,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玄奘西行的目的很多,但综合而言就是为了能够在唐朝弘扬佛法。

玄奘西行意义

玄奘是我国最伟大的佛家翻译家之一,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西行取经和他的翻译事业。那么玄奘西行意义是什么?他西行对我国古代佛教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玄奘之所以会西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发现唐朝许多佛经的释义有许多,并且不同的释义所表达的意思相差极大,这一点对于佛教思想的弘扬是十分不利的。醉心于佛学知识的玄奘不愿看到将来佛学的没落,所以就下定决心要西去学习佛经的准确含义,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翻译能够得到更多的汉文佛经。他正是在这样的决心下,才会孤身一人出发,经历十九年的时间去西行取经。

而玄奘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在他西行回国之后,带回了许多印度的佛教典籍,其中包括526策、657部佛经,这对我国的佛教研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外游历多年的玄奘,精通梵文,所以他所翻译的佛经比从前人们半知不解的翻译更为准确和浅显易懂。在他的努力下唐朝的佛教文化发展越来越兴盛。

所以玄奘西行意义在于对佛教经纶的正确释义,将错误的佛教思想进行纠正,并且翻译了更多从印度得到的佛经。除此之外,由于玄奘在印度学习佛教思想,促进了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尤其是玄奘回国后,将印度的种族文化、唯识哲学等知识融合到中国的佛学之中。到现在玄奘还被中印两国看做是两国友好的代表。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玄奘法师回忆 古印度国王是怎样评价唐太宗
王曰:“尝闻………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竞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氓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盛德之

0评论2020-12-312854

法显大师 可以媲美玄奘西行的佛教大师
古代的平阳郡武阳,有一户龚姓人家,先后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把这个孩子剃度为和尚以求保命,没想到后来还是得了重病,快要失去性命。龚氏夫妇最后无奈,急忙把生病的孩子送到了寺庙去。这个小孩病好以后就长住寺庙不再返回俗世

0评论2020-12-273850

高僧玄奘 为取经“偷渡”出境 回程抄了近路
如果没有《西游记》,“唐僧取经”应该不可能成为中国几乎人人知晓的故事。小说里的妖魔鬼怪在现实当中的确是没有的,但当年“唐僧”,也即玄奘的西行求法,其传奇色彩和艰苦程度较之小说中不但并无逊色,可能犹有过之。玄奘西行五万余里,历时17年,行经当

0评论2020-12-242510

唐玄奘“取经”成功 何以却“传教”失败?
历史上的大多数变革都需要“唤起民众”,都需要得到下层百姓的理解和支特,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高深文化修养的唐玄奘佛教门派的失败,以及“大老粗”惠能禅宗的兴盛,就具有深远的历史原因和普遍社会意义了。历史常常和人开玩笑。有时,变戏法一样,变幻出来

0评论2020-12-224311

玄奘与高昌国王是结义兄弟!差点成国王女婿
当时,法相学有北方地论学、南方摄论学的差异,玄奘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二者的融合问题,626年,天竺僧波颇抵长安,玄奘得闻印度戒贤在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便想要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带着这样

0评论2020-12-212657

解读玄奘和唐僧有什么关系
说起唐玄奘,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西游记》。《西游记》是吴承恩创作的一部伟大文学巨著,这是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的就是孙悟空等人保护师父唐僧去往西天拜佛求经,共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可能很多人都有

0评论2020-12-181210

玄奘之路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西游记
公元664年,农历4月14日,一名高僧的葬礼正在唐帝国都城长安举行。送葬的队伍从城南的皇家寺院大慈恩寺出发,中途经过长安最主要的街道,沿途簇拥了上百万的送葬市民,目送着身裹草席的高僧最后一次从这里经过。据记载,长安城的街道两侧布满了素盖、幡

0评论2020-12-112932

史上真实的西游玄奘:偷渡出国 路上遭徒弟抛弃
在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出生有着传奇的经历:唐僧的父母在船上被奸人所害,唐僧出生后也差点遭灭口,幸得母亲偷偷把他放入木盆顺江漂走,才算暂时保留性命。小唐僧在漂过金山寺时被法明和尚所救,取乳名叫江流,成人后取法号叫玄奘,从此与佛祖结

0评论2020-12-114341

玄奘真的有那么帅吗?唐朝各路女眷都想要
虽然影视剧中的唐僧有多位不同风格的演员曾经饰演过,但甭管换了谁去演,演唐僧的演员来来去去基本都是一个样子的,就是英俊潇洒,温和正派,一心向佛,真正的佛门风采。其实这也难怪,关于唐僧,吴承恩笔下早已交代明白:“你看他——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

0评论2020-12-072570

玄奘西行的历史评价
玄奘是研究中国传统佛教成就最大的学者之一,又是继承印度正统佛教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不顾艰难困苦,万里迢迢去天竺寻求佛法,搜集到大量的佛教典籍,进行翻译和讲说,同时撰写《大唐西域记》,不仅深远地影响了东亚文化(包括中国文化、韩国文化和日本文化)

0评论2020-12-014174

唐玄奘为取真经“偷渡”出境回程时抄近路
唐玄奘西行取经,路程全长五万余里,历时17年,行径110个国家,然而,有人怀疑,唐玄奘取经回来抄了近路,回程只用了四年的时间。那么,唐玄奘西行取经的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在《西游记》中,玄奘父母在船上被奸人所害,刚刚出生的他也差点遭灭口,多

0评论2020-12-012445

玄奘曾到印度那烂陀寺拜师求学 获留校任教资格
全盛时期的那烂陀寺藏书高达900万卷,僧人学生多达万人。因为成绩优异,玄奘还获得在那烂陀寺“留校任教”的资格,那烂陀寺还给他配备了“专车”。在《西游记》最后,历经八十一难的唐僧终于来到“西天”,也就是曾经的那烂陀寺。尽管没有佛祖,但电视剧中

0评论2020-11-201150

玄奘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揭秘玄奘的身世
一提起玄奘法师,一般人们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位胆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难辨的糊涂和尚。其实这仅仅是作者的虚构,就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而言,对其形象未免过于歪曲。史实记载的玄奘法师,不仅精通佛法,虔心求学,而且胆识过人,是位大智大勇的高僧。在《

0评论2020-11-143197

揭秘大庸高阳公主与玄奘弟子私通内幕
高阳公主与辨机乱来,也不忘解决房遗爱的下半身问题,她送了二女子给遗爱,还私下给房遗爱金钱无数。但事情败露后,辩机被殊杀,高阳公主身边的奴婢也被杀十余人。高阳公主从此深恨唐太宗,皇帝死时她没有伤心的表示。唐代妇女地位很高,其性生活开放之程度让

0评论2020-11-121839

李世民女儿高阳公主为何会爱上玄奘徒弟辩机?
她开始公开纳其他和尚为面首,秽乱春宫,甚至纵容和信任他们,打算宫廷政变。房氏兄弟出卖了高阳公主,她终致毁灭。高阳公主:李世民的第十七女,性聪慧,备受宠。嫁给宰相房玄龄次子房遗爱,夫妻不谐。后与会昌寺僧人、玄奘高足辩机私会。数年后,事发,辩机

0评论2020-11-073759

唐玄奘会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出国留学生?
近日,国产电影《大唐玄奘》在五一档上映,影片讲述了唐朝高僧玄奘历时17年,不畏艰难险阻,前往印度取经的传奇故事。由于明代小说《西游记》的影响,唐僧取经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然而文艺作品终究无法取代真实的历史,甚至有着不小的差距。一代高僧

0评论2020-11-061547

被神话的唐僧与真实的玄奘,到底有什么差别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中国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知名人物。在吴承恩老先生讲述的故事中,他是唐朝贞观年间状元陈光蕊与当朝宰相千金殷温娇的儿子,在家门遭遇不测后,被金山寺长老搭救,取小名江流,法名玄奘。长大后,在外公殷开山的帮助下,家仇得报,

0评论2020-11-011333

女儿国艳遇 唐玄奘在女儿国究竟遇到什么
女儿国曾给世人留下过不少扑朔迷离的浪漫的幻想,单一个《西游记》就引得世人羡慕死了唐僧。女儿国究竟在什么地方?女儿国的国王真的是貌美如花吗?究竟是谁在女儿国邂逅过艳遇?女儿国究竟在什么地方?有关“女儿国”的记载史料上也众说不一,有关“女儿国”

0评论2020-10-271304

玄奘个人成就简介
玄奘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伟大的是他对佛学典籍“截续真,开兹后学”的翻译。唐贞观十九年(645年),46岁的玄奘自印度归国。此后的20年中,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了译经事业。在长安和洛阳两地,玄奘在助手们的帮助下,

0评论2020-10-161594

历史上真实西游记 玄奘乃假扮灾民偷渡出关
《西游·降魔篇》票房大热,但在不断的艺术创造与加工中,玄奘的真实面目却越来越模糊:他如何出家?怎样出使西域?是否真的有徒弟?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那么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历史中的真实情况吧……“破格”出家玄奘于隋仁寿二年(602年),生于洛州缑氏

0评论2020-10-094065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