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宪不屑汉和帝,汉和帝不满窦宪。窦宪欲做掉刘肇,不料不久便被汉和帝知道了。对于是如何知道此事的,史书上只有五个字记载“帝阴知其谋”(《后汉书》)。此时看似简单,背后实则隐藏了些见不得人的事情。读史,要读懂,更要读通。那么,刘肇究竟是如何知道窦宪要夺权的?
刘肇(公元79——公元105年),即汉和帝,汉章帝的第四个儿子,一生主要干了两件“大好事”——打败匈奴和击垮窦氏,也干了一件“大坏事”——宠信宦官。
汉室皇脉衰微,汉章帝刘炟被马皇后抱养,其继承者刘肇也没有逃过被窦皇后抱养的命运。俗语云:“有再一再二,无再三再四。”皇族不兴,苍天不佑,凋谢之际也就不在话下了。刘肇的生母是梁贵人,在被抱养后,幸亏窦皇后视之为骨肉,他本应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日后养母的强势行为却令两者之间反目为仇,倒戈相向。窦氏雄心壮志,力图壮大自我,打击刘家;刘肇不辱使命,祈望转危为安,整垮窦氏。狭路相逢,勇者胜。所以,窦刘两家的殊死搏斗在所难免。
公元82年,被立为太子;公元88年,登基为帝。一人当官,鸡犬升天。十岁儿童刘肇成了最高统治者,自然会给自己的养母“加官晋爵”,“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后汉书》),本想为安抚,不料引火烧身。“太后临朝”无疑为这场皇权相争敲响了开场锣。在埋葬了汉章帝后,窦太后“执白先行”,下了第一道诏书,并在其中不动声色的隐喻道:“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此语可谓一语双关,偷换概念,意味深长。
皇帝小,自然不懂事,可是你别忘了,谁都有长大的一天。窦家从来没有看得起汉和帝这个小皇帝,你别装蒜,要明白是谁在为你保江山。窦氏仗势欺人,权倾朝野,逐渐长大的汉和帝自然看在心里,记在心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对窦氏面合心不合。公元92年,东汉13个郡国同时发生地震,震后自然是大旱蝗灾。有人认为,这昭示着一个大改革即将到来。在我看来,未必是,自然现象本无象征性,如果非要强加些什么的的话,那笔者就说,这征兆着刘窦两家之间已经有一条不可逾越的裂隙。两岸间搁着个湍急的洪流,距离不是一般的长,靠着一个独木桥连接着。我想干掉你,你想整死我,为了夺得独木桥中间隔着的那个皇冠,忘却了胆怯,个个装出天下第一的架势,朝着那个沾满血性的皇冠迈着正步,咔咔而来,落地砸坑。
刘肇已不是昨日那个嗷嗷待哺的襁褓稚子,已经落拓成一个惨绿年华的雏鹰展翅的“五好青年”。皇帝要强大,窦宪看不下去,于是便找来自己的爪牙郭举、郭璜、邓磊等人,共同谋划杀害汉和帝这件大事。就在这时候,汉和帝竟然知道了这件事,但对于从何得知,却无记载,仅有“帝阴知其谋”(《后汉书》)这五个字记载。可见,这里面的猫腻很大,值得我们这些后来人好好玩味。弑君篡权这种大事,保密措施应该很好,或者说相当好,那刘肇是怎样知道的呢?是偶尔耳闻,是卧底通风,还是通过其他见不得人的卑劣手段?
在笔者看来,是有人给刘肇通风报信。此话怎讲呢?窦宪仗着自己的家族优势和作战英勇,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窦宪最大的长处是骁勇善战,曾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大破北匈奴,在燕然山刻石记功而妇孺皆知;可是他最大的败笔也在此。他仗着自己的卓越战绩,心高气傲,自视为天下第一,无人可与自己相提并论。窦宪是个战将,不免眼高手低,平日里的霸道作风自然惹恼了很多人。比方说,他曾用很低的价钱收购了沁水公主的庄园田地,公主见其势力强大,只好隐忍不言。窦宪不仅得罪尽了皇室贵族,也得罪尽了朝中同僚。皇室贵族对他的态度是侧目以视,朝中同僚对他的态度是磨刀霍霍。他对上层尚且如此,对待寻常百姓更是欺辱剥削殆尽。窦宪一手遮天,自然会无数见风使陀之人寄居在其旗下,“刺史、守令多出其门”(《后汉书》)。你在社会上,越得势,得罪的人也就越多,虽然目下还没有浮现。皇帝是天下的象征,你要非法篡权,那是不得人心的,再说国君又没什么特大过失,你飞扬跋扈别有用心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吗?那是不可能的。在这种背景下,有人向皇帝通风报信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为什么其他可能不行呢?先说,偶尔耳闻。想弑君夺位这种事,自然不可大张旗鼓的讨论,只能是私底下你一言我一语,皇帝不可能在现场听到,听人谈起更是无稽之谈。窦宪等人早已派人死死的盯住刘肇,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像自己报告。窦氏兄弟,已经限制了国君与大臣的直接接触,只能通过宦官间接接触。经过长期观察,汉和帝认为只有郑众可以“交心”。汉和帝自由都被限制了,更无可能偶尔听闻此事。再言,卧底通风。汉和帝自小受到窦氏的遏制,身边根本没有多少心腹。心腹都没有,“卧底通风”这种说法又从何谈起呢?
据史书记载,帝阴知其谋,乃与近幸中常侍郑众定议诛之。(《后汉书》)综合而论,我们可知,这个通风报信的人平日与汉和帝接触不多,甚至是大道上陌生人的关系,只是因为他不满窦宪的恶举,挺身而出,甘愿冒被杀的危险,置身通过宦官传信这一个渠道,给皇帝报告了这个重要消息。对于他是谁,我们现在无从得知,只知道这是窦宪嚣张惹出的“画外音”。
窦宪最终被逼自杀,是罪有应得的,谁叫他不把人当人。刘肇得到这个意料之外的消息后,立即和郑众商议此事,着手斩草除根。窦宪当时正在镇守凉州。刘肇先把他调回了京城,并从前朝中汲取营养。动手的前一天晚上,汉和帝亲自指挥,一方面,派丁鸿带兵死守城门;另一方面,派执金吾、五校尉等人领兵郭璜、郭举父子和邓叠、邓磊兄弟这些小鬼。围点打援,个个击破,窦宪也就孤军难守了。到了第二天,派遣使者到窦家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遣散窦固、窦景等人。汉和帝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便让窦氏兄弟个个自刎而死。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是有人通风报信,那事成之后,为什么没有进行奖赏,在史书上没有记载呢?我的结论是,这事和这人都目标太大,如果一旦公布出来,这位仁兄的性命恐怕就难以长久了,只能是偷偷的奖赏。史书上并不是什么都会记载的,一些私密事是不能公布的,而且据笔者推测,在这次传送信息的过程中,有人做了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皇帝是正义的化身,是正义之师,哪能关联上不光彩之事,如果让你的其他臣民知道怎么办?你还有何颜面再坐这个宝座?所以,还是不提为妙。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