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日本文学家著《唐大和上东征传》 记载鉴真东渡

历史解密  2020-02-26 23:510

关于鉴真大师的最早最权威的传记资料,中日文化交流史的重要文献。日本作者真人元开著。又名《鉴真和尚传》等。记述唐代扬州高僧鉴真备尝艰辛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文化的传奇事迹。是研究鉴真生平、贡献及唐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史料。记叙清晰,文字流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版本价值和文学价值。

在中国,佛教也是一种外来宗教,并非土生土长。佛教在中国落地生根后,也产生了多位佛教大师。在唐代,扬州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就是佛教传播史上一个最为壮丽的传说。鉴真大师从扬州出发,历经六次艰难险阻,终于抵达日本,不仅带去了佛教文化,还有其他各方面的文明种子。鉴真大师逝世后,日本文学家真人元开用中文撰写了《唐大和上东征传》,再现鉴真大师东渡的传奇故事。这是首部再现鉴真东渡的作品,其中的艰难辛苦,在书中皆有记载。

日本文学家中文撰写

收录日本僧人怀念鉴真的诗文

《唐大和上东征传》作者真人元开是日本人,是日本天智天皇的后裔、奈良时代著名文学家。早在鉴真东渡日本之前,真人元开就曾受过佛教的教诲。鉴真到达奈良后,便由他亲自化导。

真人元开的撰书动机,与当时日本佛教教团派系间的相互倾轧有关。鉴真生前的传戒弘法活动,触动到旧教团的既得利益,因而对鉴真及其一派进行诽谤攻击。鉴真的一位弟子思托为了反驳,便撰述有关鉴真的传记《大唐传戒师僧名记大和尚鉴真传》,邀请身为上层知识分子又曾受鉴真化导的真人元开帮忙撰书。于是,真人元开便于779年,即鉴真逝世十六年后用中文撰写本书。

在《唐大和上东征传》书中,叙述了鉴真的早年事迹,包括年少出家,在淮南地区教授戒律,在佛教界具有影响力,后来获日本僧侣荣睿、普照的诚意邀请东渡弘法,以及在日本接触贵族、僧侣,传授佛法,创立唐招提寺,以及在当地去世的一生事迹。另外,书中还收录了真人元开本人、日本贵族和僧人为颂扬及怀念鉴真而作的诗文。

详载六次东渡艰辛

食生米充饥、饮咸水解渴

在唐代,造船和航海技术落后,航海技术依赖自然力,对气象条件也不能有很准确的预测,远海航行不仅艰辛,而且要冒着生命危险,真可谓是九死一生。在《唐大和上东征传》中,就详细记载了鉴真六次东渡的艰辛。

比如遇到险恶的天气,人力就显得无能为力。“天宝二载十二月,举帆东下,到狼沟浦,被恶风漂浪,波击船破,人总上岸,潮来水至人腰。冬寒风急,甚太辛苦。”

比如船上的粮食非常短缺,只能吃生米充饥,“但普照师每日食时,行生米少许与众僧,以充中食。舟上无水,嚼米喉干,咽不入,吐不出,饮咸水腹即胀。”

当然,在航行过程中,也见到了很多奇闻异事。比如“三日过蛇海,其蛇长者一丈余,小者五尺余,色皆斑斑,满泛海上。三日过飞鱼海,白色飞鱼,翳满空中,长一尺许。一日经飞鸟海。鸟大如人,飞集舟上,舟重欲没,人以手推,鸟即衔手。”据后人考证,鉴真大师等人看到的,可能是海蛇、飞鱼、信天翁。

记录大师在日圆寂

弟子梦见讲堂栋梁摧折

在这本书中,除了记载鉴真大师东渡,还记录了鉴真大师在日本弘法的过程:“其年四月初,于卢遮那殿前立戒坛,天皇初登坛受菩萨戒。次皇后、皇太子亦登坛受戒。寻为沙弥证修等四百四十余人授戒。又旧大僧灵福、贤璟、志忠、善顶、道缘、平德、忍基、善谢、行潜、行忍等80余人僧,舍旧戒,重受大和尚所授之戒,后于大佛殿西,别作戒坛院,即移天皇受戒坛土筑作之。”足见当时佛教盛事。

鉴真大师在日本圆寂,在书中亦有记载:“宝字七年癸卯春,弟子僧忍基梦见讲堂栋梁摧折,寤而惊惧,知大和尚迁化之相也。仍率诸弟子模大和尚之影。是岁五月六日,结跏趺坐,面西化,春秋七十六。化后三日,顶上犹暖,由是久不殡殓,至于阇维,香气满山。平生尝谓僧思托言:‘我若终已愿坐死。汝可为我于戒坛院别立影堂,旧住房与僧住。’《千臂经》云:‘临终端坐,如入禅定,当知此人已入初地。’以兹验之,圣凡难测。”

以手抄本为主传世

版本间有不同,许多已散失

扬州学者许凤仪说,《唐大和上东征传》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及文学价值。就史料而言,本书是有关鉴真的史料中较为完整、翔实及原始的史料,也是研究唐代中日关系的详细记录。在文学方面,本书记叙清晰扼要,文字流畅,在文坛上则为佳作。更为难得的是,这是首部关于鉴真大师的文学作品。

扬州学者汪向荣介绍,关于这部《唐大和上东征传》的版本,因为日本奈良时代印刷术还没有广泛运用,所以写好后,就靠传抄而流传保存。多种抄本分别收藏在东寺观智院(有“甲本”及“乙本”两份)、京都高山寺、金泽文库、大阪高贵寺、唐招提寺等地。

因为年代久远,所以很多版本也都散失了,或者版本之间也有不同。然而,这部《唐大和上东征传》作品的意义却是不容忽略的。“到了现代,无论是佛学界,还是文学界,想要研究鉴真大和尚,这部书是肯定要通读的,毕竟作为鉴真东渡的第一手资料,实在太难得了。”许凤仪说道。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鉴真东渡对日本佛教的影响 奠定日本佛教的基础
鉴真的生平行迹鉴真(688-763),日语又称鉴真(がんじん),唐扬州江阳人。他是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在日10年期间,受到日本人民的深切爱戴,被称之为“天平之甍”,意思是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鉴真生活在古代

0评论2020-12-163649

鉴真东渡 中国文化第一次通过佛教传播到国外
唐朝的经济文化繁荣发达,吸引邻国日本派了许多遣唐使来学习唐朝文化。荣睿(ruì)和普照两位僧人就是日本政府派到中国学习佛法的,同时他们还负有一个使命,那就是邀请精通戒律的中国高僧前往日本传授佛法。公元742年秋天,高僧鉴真正在扬州大明寺讲授

0评论2020-12-072670

鉴真和尚双目失明了吗?鉴真东渡日本时瞎了吗
鉴真和尚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历经千辛万苦,六次东度日本,把中国的佛教、建筑、雕塑和医药学等知识介绍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著名诗人郭沫若为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曾写下了这样一首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大海。舍己为人

0评论2020-12-052322

鉴真东渡轶闻:鉴真东渡日本其实是“偷渡”
鉴真东渡的历史,放到今天来说,是中日友好交流的一段佳话,不过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鉴真大和尚跟唐朝另一位光耀千古的佛学大师玄奘一样,都是“违法犯罪分子”——唐朝是不允许大唐子民擅自走出国门到邻国串门子的,换而言之,鉴真的东渡其实是“偷渡”,还

0评论2020-11-111037

鉴真东渡 历史上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了多少次?
鉴真几次东渡:鉴真和尚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唐朝时,封建经济繁荣,国势强大,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为了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0评论2020-10-192889

鉴真简介 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鉴真生平
鉴真(688~763)日文又称鉴真(がんじん),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

0评论2020-09-254807

历史上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异同点在哪里
唐朝之所以会成为现今人们心中最繁盛的朝代,究其原因,是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氛围,佛学的兴盛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唐朝出现了两个极为有名的圣僧,他们一个西行,而另一个东渡,虽然目的不同,但是他们对佛学的信仰却是相同的,这两人就是玄奘和鉴真。那

0评论2020-09-224429

发展中日友好关系贡献最突出的人 鉴真六次东渡日本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犹如一枝艳丽的花朵常开不谢。在我国历史上,许多人都为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作出过贡献,其中,最突出的则是鉴真。鉴真(688—763),唐朝高僧,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人,本姓淳于,十四岁出家,

0评论2020-08-122310

鉴真轶事: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竟依赖海盗帮助
近日,海南海洋文化研究会成立,征集相关论文,在所列举的论题中,多方涉及,却忽略对海盗现象的考究。在海南的海洋文化中,海盗故事和他们所埋藏的宝藏一样,被时光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沉淀到了历史的角落。其实,在唐朝天宝年间,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之际

0评论2020-07-161103

鉴真末次东渡未完全失明 或患有老年性白内障
备受关注的鉴真东渡群雕像揭开面纱,由鉴真和他的六名随从组成,水浪、巨石成为点缀,通过艺术手法表现出他们为弘扬佛学文化,不惜生命,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据悉,这组群雕将于4月18日在鉴真广场惊艳亮相,届时市民可前往一睹鉴真容颜和风采。昨天,记者

0评论2020-07-143428

鉴真东渡的意义 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所带来的影响
鉴真东渡日本影响:鉴真和尚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鉴真大师六次东渡日本所带来的影响有那些?佛教方面鉴真东渡的主要目的是弘扬佛法,传律授戒。鉴真僧众在日十余年的

0评论2020-06-284046

鉴真大师东渡 日本人眼中中国佛学文化的巅峰
人物简介:鉴真(688—763),俗姓淳于,唐代佛学大师。他先后6次东渡日本,最终在当地开创律宗,弘扬佛法,被日本人称为“天平之甍(音同盟,意为屋脊)”。公元691年,武则天登基称帝不到一年,下令“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佛教在唐朝

0评论2020-06-272436

鉴真东渡的原因 揭秘鉴真因何要六次东渡日本
鉴真为何东渡日本:鉴真和尚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那么鉴真为何要六次东渡日本呢?唐代的鉴真和尚(688~763),是扬州大明寺住持。鉴真所处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

0评论2020-04-103549

鉴真东渡谜团 揭秘鉴真大师为何执意东渡日本
鉴真东渡谜团:鉴真和尚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唐代高僧鉴真十年东渡,赴日传法,建唐招提寺,以“一衣带水”比喻中日两国,堪称促进文化交流的巨匠。鉴真的生平介绍并不难找到,但是,其中对于鉴真东渡以后在日本

0评论2020-03-242120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