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封储,十二岁登基,十四岁生子,十八岁禅位,二十三岁暴卒。这一连串的人生数字,清晰直白地勾勒出了少年天子拓跋弘辉煌而又悲愤的一生。拓跋弘是不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年轻的父亲,小编没有作过专门考证;但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也是中国皇帝中一位极其伟大的父亲,却是毋庸置疑的。
拓跋弘(454—476),文成帝拓跋濬长子,北魏第五任皇帝。执政初期,拓跋弘先是受到了权臣乙浑的百般欺凌,后又受到了太后冯氏的长期压制。尽管拓跋弘“幼而神武,聪睿机悟”,但在权利欲望极强的冯太后的左右制肘下,他的才智得不到发挥,能力得不到施展,造成二者之间的关系形同水火,且愈演愈烈。
皇兴四年(470)十月,拓跋弘因为反感冯太后淫乱后宫,便借故诛杀了其最宠爱的面首李弈。李奕之死,瞬间激化了拓跋弘与冯太后之间本来就不可调和的矛盾,恼羞成怒的冯太后扬言要废掉拓跋弘。为了逃避和自保,平日对黄老之学和佛经义理研习颇深的拓跋弘一时间看破红尘,心灰意懒,被迫决定主动禅位。
皇兴五年(471)八月,十八岁的拓跋弘把皇位传给儿子拓跋宏,自为太上皇,冯太后再次临朝听政。为了把幼小的拓跋宏培养成对甘心受其摆布的傀儡皇帝,冯太后多次通过残酷手段消磨和改造他。有一次,冯太后竟然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把拓跋宏一个人关在一间黑矮的小房子里,三天三夜不让他吃喝。这一切,拓跋弘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一个男人被别人欺负的时候,他可以忍气吞声地选择退缩和逃避;但当自己的儿子被别人欺负时,再懦弱的父亲也一定会挺起胸膛杀出来。为了对付政治老辣的冯太后,为了给年幼的儿子撑腰,拓跋弘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了与冯太后的政治较量中。对外,他南征北战、开拓疆土;对内,他检阅军队、视察工作、整顿吏治、提拔贤能。这一系列举措,使北魏国势日盛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拓跋弘在国内的威信。
担任太上皇期间,可以说是拓跋弘一生中最辉煌、最活跃的日子。然而,他越是能干,越是卖力,越是建功,越是威风,就越发引起了冯太后这位政治女强人的警觉。为了防止拓跋弘东山再起,为了把权力牢牢掌控在手中,延兴六年(476)六月甲子日,冯太后秘密发动政变,将拓跋弘囚禁。七天后的辛未这一日,拓跋弘被冯太后鸩杀(一说刺杀),享年二十三岁。拓跋弘死后,庙号“显祖”,谥号“献文帝”。
一位本可以安享清福、寿终正寝的父亲,为了儿子的成长和命运,毅然踏上了与虎谋皮的凶险道路,并因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不能不说是谱写父爱无疆的又一曲感人篇章。之后,冯太后一直把持着北魏朝政大权,直到太和十四年(490)病世。受父亲的影响,魏孝文帝拓跋宏亲政后,励精图治,锐意革新,推行教育,接受汉化,不仅促成了包括鲜卑族在内的西北各民族与中原汉族的大融合,他自己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这份成就,无疑是对父亲拓跋弘最大的安慰和最好的报答了。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