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500万人中风,大约有500万人死亡,500万人治愈,500万人留下残疾,可以说中风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同时脑中风也是我国致死排名第1位的疾病,每年新发病例超过350万,在幸存下来的中风患者中,大多也都会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甚至瘫痪在床等一系列的后遗症症状,所以中风康复治疗对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中风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神经康复治疗,很可能会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此外,中风还为患者和家庭带来长期的负担,据调查,有10%严重残疾的患者需要长期护理,30%的患者需要有人照顾他们的起居,60%的患者社交活动或户外活动受限。不仅如此,患者脑中风后,还会出现各种功能障碍,如偏瘫等运动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反应慢的认知功能障碍;说话困难、发音含糊的言语功能障碍;喝水呛咳、食物下咽困难的吞咽功能障碍等。
研究表明,中风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有效的方法之一,但通常千篇一律的康复训练会让患者感到枯燥、重复和焦急。面对智能神经康复时代,康复机器人可以有效解决这种弊端,不仅能够将治疗标准化,高效化,同时也增加了趣味互动,帮助患者更好地训练。
在由霁达康复支持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就有不少这样的康复机器人。接下来我们就来通过霁达康复两位患者的案例,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有趣的“黑科技”康复机器人进行高效的中风康复治疗的。
步态评估与训练系统Lokomat:训练就像“太空漫步”
“感觉自己像阿姆斯特朗一样在太空漫步!”发出这一感叹的是霁达康复的患者老苏,此时的他正在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上大步流星地进行中风康复的步态练习。
Lokomat下肢步态机器人,是纠正步态的王牌利器,通过调节机器的各项参数,带动患者以正确的步态进行步行,并给予反馈,能帮助患者更快地重塑生理性步态周期。
刚入院时,老苏行走重心不稳,左右摇摆,步态是典型的偏瘫划圈步态模式。在霁达康复医生的帮助下,通过运用Lokomat的动态减重系统,到现在老苏行走进步突飞猛进的同时,也让他收获了极大的中风康复治疗信心。
三维上肢多关节训练和评估系统ArmeoSpring:协助转动人生的“方向盘”
除了恢复正常行走之外,老苏还有个愿望,就是想重新握起方向盘开车送孩子上学。Armeo Spring上肢机器人是根据人体工效学设计而成的机械手臂,配有弹簧,用来支撑从肩到手的整个手臂。它具备调节功能,补偿病人手臂的部分重量,增强患者对残留的手臂功能和神经肌肉控制,从而让患者能够在三维空间内进行辅助主动运动。
训练前,老苏的手腕总是处于屈曲状态,几乎没有握力,生活中拿不起任何东西。在通过机器的代偿运动之后,老苏很快就掌握了正确的手部运动模式,肌肉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也更加精准,肌张力缓慢下降。现在,他可以主动完成用患侧手去开门、进食、穿衣、系鞋带等日常生活动作了。
智能手指功能测试训练台Amadeo:中风康复的手指精细作业小帮手
另一位霁达康复的患者老徐,曾是家里的“大厨”,他的愿望就是能再为家人烹饪一桌美味的饭菜,而这需要运用到很多手部的精细动作。霁达康复的手指机器人Amadeo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运动以及视觉反馈,刺激手指主动发挥功能能,进行各项作业操作,使手部在早期就可以加入到神经康复过程中,不断重复的手部运动能够增强肌肉记忆能力,帮助尽快恢复粗大运动能力。
通过Hocoma的Amadeo手指治疗设备,治理团队对老徐进行了被动的手指治疗,到1个月后老徐的手指屈曲居然有了明显主动收缩,伸展也出现了部分主动收缩,慢慢的右手也能够夹抱物体,这让他的“大厨”梦又更近了一步,老徐也信心大增~
当康复医生有了机器人助手后,不仅大大提高了治疗效率和康复效果,也会让枯燥的训练变得有趣。霁达康复作为勃林格殷格翰旗下康复品牌,2018年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共建了中风康复中心,采用国际化的设备,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专业有效的神经和骨科等领域的康复治疗方案。为了让更多中风患者了解中风康复重要性,霁达康复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携手推出了特别活动,有多学科团队免费在线义诊、免费康复机器人体验,免费领取康复工具包~
查看更多关于【健康常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