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扭伤或者摔伤后,拿个热毛巾敷在疼痛部位,感觉这样会舒服些,但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受热后毛细血管扩张,出血会更多。那意外扭伤脚后怎么办?扭脚后24小时之内,最适合冷敷。因为此时肌肉损伤,血管处于开放状态,进行冷敷,不仅可以促进血管收缩,止血促凝,还可以缓解疼痛。扭伤24小时后,此时血管已经停止出血,这时用热敷,能够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促进扭伤组织尽快恢复。下面和360常识网一起来看看吧。
扭伤后首先要禁止关节活动,同时要进行局部按摩和冷敷,尽量在扭伤几分钟之内冷敷。用冰袋或者凉湿毛巾冷敷。冷敷能够促进局部的血管收缩,减少内出血,减轻局部软组织肿胀、疼痛及痉挛,同时冷敷降低局部温度后减少局部的血液循环,降低血管通透性,对于止血消肿具有良好的效果。如果身边没有冰袋,可以用凉水浸湿毛巾敷在扭伤脚的部位。冷敷时间一般在半个小时,中间停一个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冷敷。
扭伤24小时后可以热敷。热敷一般使用暖袋或者热毛巾直接敷在扭伤部位,另外也可以用热醋、热酒等进行热敷,起到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通过热敷可以让受伤部位的血管舒张,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受伤部位代谢速度,提升组织自愈力。此外,热敷可以增加软组织的延展性,降低关节僵硬及肌肉痉挛的几率,可以缓解疼痛,减轻水肿,但是一定要注意热敷时间不能太长,每天两次,每次在20分钟即可。
不同关节扭伤 处理方法不同
关节扭伤多见于青少年的运动损伤以及体力劳动者的工作伤,最常发生于踝关节、手腕部及下腰部。如果关节扭伤发生在下腰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闪腰岔气”。关节扭伤的常见症状有疼痛、肿胀、关节活动不灵等,其中疼痛是每个关节扭伤的病人都会出现的症状,而肿胀、皮肤青紫、关节不能转动则是扭伤的常见表现。
对于不同部位的关节扭伤,其治疗原则也不一样,下面就介绍一下最常见的几种关节扭伤及其急救措施:
1。手指扭伤: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的行为都会引起手指扭伤,如打篮球、嬉闹、做家务等。发生手指扭伤时,病人会有触电样的疼痛且会突然停止活动。对于手指扭伤的病人,伤后应该立即停止活动,且应马上对受伤的手指进行冷敷,**用冰块。
如果没有冰块,也可用干净的湿布冷敷。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使血管收缩,从而减轻受损部位的肿胀。具体做法是:将手指泡在冰水中约15分钟左右,然后用冷湿布包敷,再用胶布把手指固定在伸直位置。应切记,这时一定要检查手指的活动度。如果手指的伸直、弯曲都受到限制或者末节手指呈下垂样,则可能是发生了撕脱性骨折。
2。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是人们全身关节扭伤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其中尤以青少年发生这种扭伤为最多。发生踝关节扭伤后,首先要绝对休息,用枕头把小腿垫高,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促使瘀血消散。同时应注意保护脚部,一定不要用力揉搓受伤部位。
然后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块外敷在受伤处,每次敷10~20分钟,每隔6小时敷一次。若皮肤受伤不严重,48小时后可以用热毛巾外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和组织间隙渗出液的尽快吸收,从而减轻疼痛。另外可用茶水、黄酒或蛋清等把云南白药或七厘散调和成糊状外敷在伤处,然后进行包扎,每日换药2~3次。
这对于促进瘀血消散,也有较好的效果。为防止再次发生踝关节扭伤,可把鞋底外侧后半段垫高0。5厘米。为保护韧带可佩带护膝2~3周。
3。腰部扭伤:腰部扭伤是由于腰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造成的撕裂性伤害,常发生于患者突然转身、弯腰搬重物或抬重物用力不均的时候。
腰部受伤时,病人会感到腰部有闪裂痛。当此之时,病人要静养,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镇静,不要过多地活动。这时,如果病人急忙跑去医院就诊就会促使病情加重。腰扭伤后也要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冷敷1~2天后可以改用热毛巾湿敷。另外,腰扭伤的病人**睡硬板床,扎宽腰带,并注意锻炼腰背肌。
腰扭伤后如果处理不当会使腰伤反复发作,也有可能发展成腰椎间盘脱出。
总之,无论是发生了以上哪种关节扭伤,在扭伤的急性期,患者都不可以让受伤部位随意活动,否则会因软组织得不到充分的修复,而使新鲜扭伤变成陈旧扭伤,使疼痛、瘀肿不易消退。另外,如果疼痛较严重,可以服用活血止痛药。
预防
从医学的角度考虑,主动预防运动损伤与损伤后及时、正确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训练方法要合理。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科学地增加运动量。
二、准备活动要充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运动损伤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因此,在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十分必要。
三、注意间隔放松。在训练中,每组练习之后为了更快地消除肌肉疲劳,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运动伤,组与组之间的间隔放松非常重要。
四、防止局部负担过重。训练中运动量过分集中,会造成机体局部负担过重而引起运动伤。
五、加强易伤部位肌肉力量练习。据统计,在运动实践中,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运动伤最为多见。因此,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练习,对于防止损伤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查看更多关于【健康常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