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娱乐休闲首页 频道列表

《长安三万里》李白和高适的关系好不好 高适为什么不救李白?

明星动态  2023-07-14 09:170

《长安三万里》李白和高适的关系好不好

李白说,高适是他此生最好的朋友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是照着二十岁的高适写的而高适,虽不善于言辞表达两人情谊但却在危难之际竭尽所能帮助李白在高适垂老之时,功名利禄已不能让高适心生兴趣,但一时听闻有李白的消息高适会立刻勒住骏马,只为听完李白的消息两人用颠沛流离的相逢,讲述了两人一生的情意”

高适为什么不救李白?

按照《长安三万里》里的说法,最后李白在永王李璘及太子李亨之间站错了队伍。李白站到了永王李璘这一边,而他的多年好友高适则站到了太子李亨这一边。结果,李亨大胜,最终坐稳了皇位,是为唐肃宗。

而李白作为永王李璘旗下名声最大的文职人员,自然难以逃过李亨的追捕,锒铛入狱。其实是高适在追捕,因为高适是评判的总指挥。可以说,是高适抓了李白。

按《新唐书》记载,李白被朝廷列为从逆重犯,关押在浔阳城的监狱中,“当诛”,定成死罪。

这种情况下,李白嗅到了危机,他也知道高适目前是李亨面前的红人,是打败永王李璘的第一大将。作为李白的好基友,高适当然知道被捕的人员中有李白,按说出于情面,高适该出手搭救的。何况,李白还写了一首诗歌《送张秀才谒高中丞》给高适,正式向高求救,那时候高适的官职正是中丞。

诗中,李白将高适比作张良,极尽吹捧,希望高适能够被感动,并出手搭救于他。

可是,李白想多了。高适接到了张孟熊送来的李白诗,但是当作没有看到,无动于衷。甚至,李白的妻子宗氏也知道高适与自己的丈夫关系曾经很好,还专程到高适府上去求见高,希望他搭救李白。高适连见都不见,可谓心狠之极。

《长安三万里》里,说是高适自己不方便出面,于是给郭子仪写了信,希望郭子仪出面来搭救李白。这是影片在抬举高适,现实情况当然不是这样的。

那个时候,高适与郭子仪尚未搭上线,压根谈不上朋友。是郭子仪自己爱怜李白的才能,出面向李亨求饶,希望新帝能够放过李白,甚至“子仪请解官以赎”,请求以自己罢免自己的官职为李白赎罪,唐肃宗看在郭子仪的面子上,才选择没有杀死李白,而是将其流放夜郎。

这得从李白、高适、杜甫认识之初说起。

我们一直都知道,李白与杜甫是唐诗双璧,一个主导了浪漫主义的高峰,一个主导了现实主义的高峰,而且他们两人还是好友,实在是让人羡慕不已。

拜《长安三万里》所赐,大家又知道了高适也是李白、杜甫的好友。而且,高适还是大唐边塞诗的掌门人。三个人之间关系这么好,实在是大唐之幸。如果再加上杜甫的好友王维,他又是大唐田园诗的掌门,那整个大唐的诗坛,简直就被这几个小伙伴们给霸主了。

可惜,美中不足的是,王维与李白关系不好,而且很不好。

其实很简单,大唐社会不是铁板一块,也有人情世故,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很严重的鄙视链。

在这条鄙视链上,王维瞧不起李白,李白又瞧不起杜甫,更瞧不起高适。但是,杜甫又提携过高适,在写诗方面悉心传授。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高适不救李白,而选择救助杜甫。毕竟,人都活在现实之中,唐朝人也是如此,大诗人也是如此。

时间回到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这一年,李白42岁,在蹉跎多年之后,终于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召唤,成为朝廷供奉待诏翰林。李白高兴极了,写了一首得意洋洋的辞行诗,最后一句还成了千古名句。

《长安三万里》李白和高适的关系好不好

李白说,高适是他此生最好的朋友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是照着二十岁的高适写的而高适,虽不善于言辞表达两人情谊但却在危难之际竭尽所能帮助李白在高适垂老之时,功名利禄已不能让高适心生兴趣,但一时听闻有李白的消息高适会立刻勒住骏马,只为听完李白的消息两人用颠沛流离的相逢,讲述了两人一生的情意”

高适为什么不救李白?

按照《长安三万里》里的说法,最后李白在永王李璘及太子李亨之间站错了队伍。李白站到了永王李璘这一边,而他的多年好友高适则站到了太子李亨这一边。结果,李亨大胜,最终坐稳了皇位,是为唐肃宗。

而李白作为永王李璘旗下名声最大的文职人员,自然难以逃过李亨的追捕,锒铛入狱。其实是高适在追捕,因为高适是评判的总指挥。可以说,是高适抓了李白。

按《新唐书》记载,李白被朝廷列为从逆重犯,关押在浔阳城的监狱中,“当诛”,定成死罪。

这种情况下,李白嗅到了危机,他也知道高适目前是李亨面前的红人,是打败永王李璘的第一大将。作为李白的好基友,高适当然知道被捕的人员中有李白,按说出于情面,高适该出手搭救的。何况,李白还写了一首诗歌《送张秀才谒高中丞》给高适,正式向高求救,那时候高适的官职正是中丞。

诗中,李白将高适比作张良,极尽吹捧,希望高适能够被感动,并出手搭救于他。

可是,李白想多了。高适接到了张孟熊送来的李白诗,但是当作没有看到,无动于衷。甚至,李白的妻子宗氏也知道高适与自己的丈夫关系曾经很好,还专程到高适府上去求见高,希望他搭救李白。高适连见都不见,可谓心狠之极。

《长安三万里》里,说是高适自己不方便出面,于是给郭子仪写了信,希望郭子仪出面来搭救李白。这是影片在抬举高适,现实情况当然不是这样的。

那个时候,高适与郭子仪尚未搭上线,压根谈不上朋友。是郭子仪自己爱怜李白的才能,出面向李亨求饶,希望新帝能够放过李白,甚至“子仪请解官以赎”,请求以自己罢免自己的官职为李白赎罪,唐肃宗看在郭子仪的面子上,才选择没有杀死李白,而是将其流放夜郎。

这得从李白、高适、杜甫认识之初说起。

我们一直都知道,李白与杜甫是唐诗双璧,一个主导了浪漫主义的高峰,一个主导了现实主义的高峰,而且他们两人还是好友,实在是让人羡慕不已。

拜《长安三万里》所赐,大家又知道了高适也是李白、杜甫的好友。而且,高适还是大唐边塞诗的掌门人。三个人之间关系这么好,实在是大唐之幸。如果再加上杜甫的好友王维,他又是大唐田园诗的掌门,那整个大唐的诗坛,简直就被这几个小伙伴们给霸主了。

可惜,美中不足的是,王维与李白关系不好,而且很不好。

其实很简单,大唐社会不是铁板一块,也有人情世故,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很严重的鄙视链。

在这条鄙视链上,王维瞧不起李白,李白又瞧不起杜甫,更瞧不起高适。但是,杜甫又提携过高适,在写诗方面悉心传授。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高适不救李白,而选择救助杜甫。毕竟,人都活在现实之中,唐朝人也是如此,大诗人也是如此。

时间回到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这一年,李白42岁,在蹉跎多年之后,终于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召唤,成为朝廷供奉待诏翰林。李白高兴极了,写了一首得意洋洋的辞行诗,最后一句还成了千古名句。

查看更多关于【明星动态】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长安三万里》李白年龄是多大 李白与高适的真实关系是怎样?
《长安三万里》李白年龄是多大天宝末年,李白四十五岁左右。李白活了61岁(701年—762年),孟浩然活了51岁(689年—740年),李白比孟浩然小12岁,这是一个忘年交的最好年龄。年龄差距太大,共同话题少,两人的谈话容易变成指导与说教,谁

0评论2023-07-224144

《长安三万里》讲了什么道理 长安三万里出现了哪些诗人?
《长安三万里》讲了什么道理电影所传达的主题思想十分深刻,包括奋斗、才华、决心、恒心、耐心等方面。电影衬托出,即使如李白这样的才华横溢者,要想成就一番功业也是要努力奋斗的,任何成功你想躺平也是得不来的。空有才华、豪情、浪漫,没有实现抱负的决心

0评论2023-07-222247

《长安三万里》讲述了什么故事 高适不救李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长安三万里》讲述了什么故事《长安三万里》以盛唐为背景,讲述安史之乱后,整个长安因战争而陷入混乱,身处局势之中的高适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过往。剧情简介安史之乱后数年,吐蕃大军入侵西南,大唐节度使高适交战不利。长安岌岌可危。困守孤城的高适向监军

0评论2023-07-222678

《长安三万里》故事历史原型 高适结局是什么?
《长安三万里》故事历史原型长安三万里以唐代历史为背景,讲述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数年,吐蕃大军攻打西南。大唐节度使高适交战不利,长安岌岌可危。困守孤城的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进而展现壮美的大唐盛景和高适、李白、杜甫等诗人们的豪

0评论2023-07-223636

《长安三万里》为啥叫三万里 长安三万里寓意和由来
《长安三万里》为啥叫三万里“长安三万里”这个名字的来源有几个可能的原因:1.“长安”这一词汇具有历史、文化、地理等多重意义。首先,长安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城市,也是唐朝的首都,因此“长安三万里”可以看作是对唐朝盛世的赞颂和向往。2.“三万里”是

0评论2023-07-184483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