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mei的原帖:老在坛子里晃悠的网友们也许还记得前些日子我与一网打不尽在“哈佛女孩”这个话题上争论过一阵。当时我的一个观点是:不管这本书有没有价值,拿考上了哈佛来说事实在没意思。一网打不尽则说,这是这本书的卖点,要不说哈佛,会有那么多人看吗?而我觉得这正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刚才看见南南妈贴的网友对这本书的评论,不禁又想了很多。写在这里,供大家参考。想了即写,难免粗糙,权当抛砖引玉吧。第一,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对名校那么钟情。我在这里拿中国人与美国人比一比,不为别的,只因为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里我也就对这两国人了解比较多。美国人上大学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各有各的阳关道----有人进名校,也有人就上便宜的公立学校和社区大学。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关于上什么样的大学的态度上最大的差异是美国人讲实际,中国人爱脸面。中国人进了名校父母都跟着脸上有光,搞不好还能出本书----而很少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进这所学校?它对我的意义是什么”。美国人在申请大学的时候,除了学校的名声之外,还要考虑很多东西:学校的课程设置适合我的兴趣特点吗?教授是否重视教学(美国很多大学里教授以研究为主,对教学常常敷衍了事)?学费贵吗?我是否喜欢学校所在的城市?学校里课余生活丰富吗?美国人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不是看别人怎么选,而是看哪所学校最适合自己。我的博士后导师是个很著名的科学家,四十多岁已经当上了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他上的大学,我在认识他以前根本没听说过。但他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对自己当时的生活非常满意,他说:“我中学毕业的时候成绩虽然好,但没什么见识,也就是个乡巴佬,要是去了名牌学校,教授跟同学都牛B哄哄的,我没准一自卑,就什么也没学成;而我去了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老师平易近人,同学之间也没有那么大的竞争压力,我这才得以以轻松的心理和适合自己的节奏学完了大学的功课。”在我看来,这就是不盲从、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人。很多美国人在上大学时还要算经济帐:自己就有这么些钱,交给哪所学校最合算。美国有些媒体还专门搞一些排名榜,评选最“值”的大学----如果你只有五千块钱,那么你应该考虑以下若干所大学;如果你有两万块钱,那么你应该考虑以下若干所大学……量力而行。相比之下,中国那么多贫困生放着国家补贴的农林地矿师范院校不考,非要考北大清华,然后满社会去要爱心,这在美国只会让人当笑话讲。第二,我们是为自己生活还是为别人生活。说到脸面,就得说说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脸面。多少年来孩子读书是为了光宗耀祖,孩子在学校挨批评家长的反映往往是“真给我丢脸”。为什么中国人干什么事都得考虑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我想不好。但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美国人比较自由,比较自信,自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就去做了。而中国人一直以来很少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社会也对不随大流的人没有宽容,搞的我们也不会选择了。说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其实我们怕的就是别人说。自己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连自己都不放心这条路是否真的那么好,还是得大伙说好才安心。第三,孩子是父母生活的延续吗?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但孩子的意志应该独立于父母的意志。很多父母很自然地把自己没达到的理想加在孩子身上:自己没上大学,孩子一定得上;自己想学乐器没有条件,所以给孩子买钢琴……但是孩子有自己的理想,很少有人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实现父母的理想。父母就算在孩子小时能够硬逼着孩子遵从自己的意志,孩子将来长大了还是会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我的大学同学一多半都出洋留学了(也有几个进了哈佛),但现在90%以上都改行了,有的从商有的学了艺术,也有人当了家庭妇女。很多人的共同感受,是这么多年来随着大流随着父母的要求好好念书,从中学到名牌大学,再到名牌研究院,现在停下来一想,才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别处。第四,不要放弃自己的生活。中国父母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将来就看孩子的了。其实,很多时候这只是父母没有毅力和勇气完善自我的一种托辞----督促别人进步比督促自己进步容易得多。你的理想如果是想当爱因斯坦,那谁也帮不了你,但大多数的理想都不受年龄限制。我在美国见过七十多岁老头学五、六门外语,见过有人从六十岁起练长跑目标是要跑马拉松,听说过一个邮递员----他的理想是登上珠穆朗玛峰。他是个单身父亲,一个人打两份工,除了养家还要攒登山的钱,还要练身体。第一次登珠峰没有成功,回来后攒了几年钱他又去了。1996年,他四十六岁时,终于登上了峰顶,却在下山途中突遇恶劣天气而摔死了。但是他毕竟有理想,也用自己的一生为之努力了。我们坐在自己家客厅里说“我们这一辈子就这样了”的时候,应该想想:为什么我们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呢?从“哈佛女孩”谈开去(下)
查看更多关于【其他生活常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