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本土国际化”战略,德赛西威力促高端产品技术出海与引进。
在全球汽车市场受到疫情严重冲击下,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累计达201.5万辆,同比增长104.6%,其中乘用车出口161.4万辆,同比增长1.1倍,创下了新纪录。随着汽车电动化进程持续加快,新能源乘用车全球渗透率将不断攀升,中国汽车产业将迎来“大航海时代”。
4月21日,德赛西威高级副总裁严晓洋受邀出席盖世汽车“2022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云论坛”,分享“出海”布局的战略思路和实践经验。
当下,汽车产业新四化浪潮驱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改变,大量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及新市场参与者涌现,推动汽车产业价值链重构,以核心技术、部件设计研发及移动出行等相关的创新服务和运营模式成为新兴价值点。
在汽车产业链深刻变革的挑战下,如何快速“出海”,并建立本地化品牌力和竞争力,是各大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为在汽车电子领域有超35年发展历程的Tier1,德赛西威经历了从“国际本土化”到“本土国际化”双向蜕变,沉淀了丰富的先进制造与自主研发经验,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三大产品域具备了技术领先优势,并占据良好的市场份额。
“先天优势”为德赛西威“扬帆出海”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0年,德赛西威明确了“本土国际化”出海战略,定位“技术与应用领先的Tier1”,目标是最终实现local to local,即本土对本土服务,持续不断提升海外业务增长。
为实现海外布局目标,德赛西威明确了三方面的推进路径:
01 坚定本土国际化战略
加大对欧洲、新加坡、日本和美国区域分支机构的投入与建设,强化当地研发、销售、项目管理和制造等综合实力,实现本土对本土的优良服务。
02 积极运用财务杠杆
通过合资合营、业务并购等非有机增长手段,加快海外市场产品技术和客户拓展等方面的突破,快速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03 携手本土车厂出海
未来几年,本土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将实现巨大突破,德赛西威海外本土化能力建设成果,将充分与本土车厂实现高效协同,形成核心竞争力。
近几年,德赛西威聚焦智能化产品和国际化布局,先后成立新加坡、欧洲和日本分支机构,收购德国天线技术公司ATBB,成立美国公司及建成欧洲第二工厂和研发中心等,出海成果斐然,并在组织、文化、研发、质量、制造、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发展。
未来,德赛西威将持续加快推进全球主要汽车市场的战略布局,加大本土化研发和制造体系投入,力促高端制造技术和创新产品的出海与引进。
本文来源:盖世汽车资讯
查看更多关于【汽车出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