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夏季时候,带着“抗菌”概念的纺织品都会在市场上面逐渐走红,号称具有抗菌、防臭作用。但日前官方辟谣了,相关的产品均为智商税,也涉及到虚假宣传的情况。
近日,江苏省消保委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不同品牌的30款抗菌纺织品,由志愿者连续3天穿着它们进行跳绳、跑步等运动。3天后,不经过任何洗涤和处理,检测产品中的微生物。虽然30款纺织品的抑菌率均满足洗涤前标准抗菌效果的评价要求,但都散发出了不同程度的臭味。微生物分析发现,30款样品中都存在大量细菌,包括16种致臭菌,而抗菌袜子中所含的细菌种类最多。试验证明,30款抗菌纺织品虽能抑制国标中3种致病菌的生长,却无法阻止致臭菌等其它细菌的滋生。
实际上,“抗菌”和“防臭”是两个概念。国家纺织行业标准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中,将抗菌针织品按耐洗涤次数及考核菌种的不同分为A级、AA级和AAA级三个级别,其中AAA级最为严格,指产品耐洗涤次数考核指标50次,考核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肺炎杆菌)、白色念珠菌,特殊情况下另行增加考核菌种,并规定了相应的抑菌率考核指标。
由此可见,相关规定没有出台针对纺织品“防臭”的标准。但商家在宣传时混淆了“抗菌”和“防臭”的概念,号称其抗菌产品具有“防臭”“除臭”“使气味清新”等功能,误导消费者。所以一旦看到标注着“防臭”“除臭”等信息,不要再买了,纯属是浪费钱。
查看更多关于【投资理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