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4月17日,湖北省巴东县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收集整理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意外发现白麂和黄麂一同觅食的罕见画面。画面中,白麂与黄麂一前一后在密林的空地上行走,白麂通体雪白,头上顶着一对白色犄角,正在啃食青草,并不时抬头张望,显得很谨慎。麂,俗称麂子,其中以黄麂居多,而白麂最为罕见,在我国古代曾被称为“瑞兽”。麂子喜欢独居或者雌雄同栖,主要栖息在小山谷或者杂草丛中,很少会出现群体活动,外出觅食甚至用食过程中,也会随时留意身边四周的情况,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躲进密林中,能够拍摄到两种不同的麂类同框属实难得。湖北巴东发现罕见瑞兽白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4月17日,湖北省巴东县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收集整理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意外发现白麂和黄麂一同觅食的罕见画面。
画面中,白麂与黄麂一前一后在密林的空地上行走,白麂通体雪白,头上顶着一对白色犄角,正在啃食青草,并不时抬头张望,显得很谨慎。
麂,俗称麂子,其中以黄麂居多,而白麂最为罕见,在我国古代曾被称为“瑞兽”。麂子喜欢独居或者雌雄同栖,主要栖息在小山谷或者杂草丛中,很少会出现群体活动,外出觅食甚至用食过程中,也会随时留意身边四周的情况,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躲进密林中,能够拍摄到两种不同的麂类同框属实难得。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湖北巴东发现罕见瑞兽白麂相关阅读:
神秘原始森林之神农架的“野生动物”王国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房县、兴山、巴东三县交界处,区内有3000米以上的高峰六座,最高峰大神农架海拔3106米,素有“华中屋脊”之称。相传远古时代神农氏(炎帝)曾在这里遍尝百草,为民除病。由于山高壁陡,神通广大的神农氏也只好搭架而上,神农架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
神农架是原始森林,所以仅对外开放了很小一部分,其余都是禁区,开放太多游客的安全会得不到保障。
神农架不仅是一片林海,仍是一片谜海。刚开始的时分神农架以野人之谜为主,后来又有了动物之谜,天然之谜。
野生动物物种资源达4874种
神农架林区建成地、林、水、气、生物5类自然资源资产账户,形成神农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初步报告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两项成果。神农架新增动物新种99个、植物新种51个,野生动物物种资源达4874种,昆虫、两栖、爬行、鸟、兽类的种数分别占全省的75%、52.2%、64.1%、71.59%、70.25%。森林覆盖率从90.49%增长到91.60%,植被资源存量总量增加1358.04公顷。 (消息参考:湖北省林业厅)
动物白化现象
神农架白色动物有白雕、白獐、白猴、白鹿、白松鼠、白蛇、白乌鸦、白龟和白熊等。
神农白熊,毛色纯白,性情温驯,头部很大,两耳竖立,一条不满二寸的小尾巴总是夹着,貌似大熊猫,只是嘴部比较突出。它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箭竹林中,以野果、竹笋、嫩叶为主要食物。神农白熊喜欢与人嬉闹,甚至主动爬到人们的怀里闭目养神。它的嗅觉灵敏,善于寻找食物,饱食后常手舞足蹈。神农白熊已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獐和白麂在古代就被人们视为国宝或神物。獐、麂同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野生动物,古时统称为鹿。一般的獐、麂毛色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而白獐和白麂通体毛色纯白,眼珠和皮呈粉红色。
科学研究院近日在整理木鱼管理处报送的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位于官门山管护中心辖区海拔1205米落叶阔叶林中的一台红外摄像机,在5月和6月连续拍下一只疑似白化小麂的照片。
1986年,当地农民在深水潭中发现三只巨型水怪,这种怪兽的皮肤呈灰白色,头部似巨大蟾蜍,两只眼睛又圆又大,前肢生有五趾,当地群众称之为“蟾”。每当它露出水面时,嘴中喷出几丈高的水柱,接着喷雾气。三只巨型水怪栖息的深潭,周围是深山老林,壑深壁绝,人迹罕至。据统计,曾经见到这种怪物的不下二十余人次。(消息参考: 旅游地理杂志)
该区域为何会频繁出现不同种类的白化动物,截至目前还是一个待解之谜。
神农架“冷暖洞”
神农架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它的原始生态令它充满了传奇色彩。这里的处处风景都是奇观,处处奇观都是难以解释的谜。神农架里有一个“冷暖洞”,洞内十分宽阔,能同时容纳上千人。它以冷暖著称,是因为洞口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
分界线的两边正好一干一湿,干的这边热气腾腾、暖风拂面;湿的那边却是冷气飕飕、令人浑身发颤。测量发现,仅仅一线之隔,温度却相差十几度。
禁区
神农架内只有外面的一小部分对世人开放,树林深处是禁止入内的。尤其是黑竹林区域,一旦进去后所有电子设备包括指南针在内,全部失灵。
神农架的“野人传说”
虽然神农架的“野人之谜”早已经尽人皆知。但是有一群执著的探索者,他们将青春、激情乃至生命融入神农架这片神奇的原始生态地区,他们痴心无悔地在神农架原始森林中寻找“野人”的踪迹。甚至我国许多专家也在一直寻找野人,最终一无所获。
于是神农架的“野人之谜”便遭到诸多专家质疑,怀疑是当地(政府)为了拉动旅游业在制造噱头!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其中多处记载了一种神秘的人形动物。《山海经·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身,善笑,见人则卧,名曰幽?”
解释:它很喜欢笑,它长得像猴,身上有条纹,见了人就趴在地上。看来这种野人性情很温顺。不光是《山海经》,其他古典文献如《贵耳集》、《见闻后录》、《宋史》等书上都有记载。
古书中记载的这些像猿又像人的动物很像是今天老百姓口口相传的野人,他们是同一种动物吗?这个传说中的动物是否真的存在呢?
世界各地流传着许多有关野人的传说,中国的野人,喜马拉雅山的“耶提”,蒙古的阿尔玛斯人,西伯利亚的丘丘纳,非洲的切莫斯特,日本的赫巴贡,澳洲的约韦,还有美洲的“沙斯夸之”,也就是传说纷纭的“大脚怪”。
几乎所有人类居住的大陆都曾经发现过“野人”的踪迹,也许真的象古人类学者们所说,野人的祖先也许就是原始人类当中的某一支,在经历了数万年的沧桑衍变之后,与人类共同生存到今天。现代人的进化繁衍并不孤独,野人很可能就是人类最密切的近亲。如果这个猜想是正确的话,那么在野人身上是不是蕴藏着人类起源的真正奥秘呢!
1967年10月20日下午,美国生物学家帕特森和吉姆里骑马驰骋在加利福利亚州北部的兰湾山区,突然看到了让他们终生难忘的一幕。帕特森在跑动中开动了摄影机。这是世界上首次拍到的野人影片,历时17秒。
帕特森和吉姆里是两个一向口碑很好的科学工作者,另外,在当时,如果要造假拍摄这样的影片代价惊人,而造假又不能带来任何实际利益。所以,这个纪录短片一直被当作“野人”研究的重要资料。
1974年5月,当地人碰到了一个满身白麻色长毛,两脚走路的动物,这家伙伸出两只手走过来要抱他。这被认为是第一次在神农架目击到野人。
1976年5月,神农架5位干部一起目击到了野人,这次趴在他们前面的家伙一身红毛。
2003年,神农架林区宣传部罗永斌声称目击到了野人,后来面对着央视《走近科学》的镜头,把他6月29日那天的目击描述得绘声绘色,“看到一个人形动物,黑发齐肩,全身灰白,双臂弯曲。”
此外,还有许多人声称收集到了野人的毛发、脚印。
世界上真的存在野人吗?这到底是真的新物种还是人们以讹传讹?
在“猴娃”死后第8年,专家袁振新、王方辰等人挖开了他的墓,对“猴娃”之谜进行了深度揭秘。他很有可能是真正的野人,为了证实这个猜想,找到问题的答案,必须要对“猴娃”的墓地进行重新发掘。
“猴娃”到底是不是杂交野人?这是一个困扰专家的问题。
当时为揭开“猴娃”之谜,国内权威的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教授准备对“猴娃”的头骨进行了研究,最后他不得不感叹道:“这东西还真有点儿邪门了!”
在如何做科学结论时,贾兰坡建议先将它暂定为“小脑症”,但要对其变异的情况仔细记录,留作今后研究的样板和实物标本。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你看不到并不代表他没有,科学解释不了不代表不存在。比如越王勾践剑闻名古今中外,是一把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这把越王剑虽在潮湿的地下埋葬两千多年,但出土时没有一点点锈迹,其金属记忆功至今都是未解之谜。敬畏大自然的生生息息,敬畏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
查看更多关于【新闻资讯】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