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日前,在山西高平市的一块玉米地里,发现了一处厚度约0.6米、长度超过20米的带状尸骨层,当地学者与文物部门人士现场勘查后认为,这处呈带状的尸骨层可能与发生在2200年前的长平之战有关。
说起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大败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随后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威震六国的事迹两千年后依然是中国战争史上罕见的大规模歼灭战,并贡献出了“纸上谈兵”这一著名的成语,那么当时的赵括真的百无一用,只会纸上谈兵吗?本期我们就从赵括的角度来聊一聊这场改变六国命运的长平之战。
一、赵括其人
赵括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奢是赵国名将,不但能用兵,可以在野战中击败秦军,并且贡献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成语,而且赵奢还有财经头脑,负责赵国全国的税收。
赵括有这样一个父亲,自然得到了非常优秀的教导,所以我们在史书中可以看到“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这样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这句话到了明清时期就演化成为“纸上谈兵”这一成语。
赵奢虽然把自己胸中所学全部交给了儿子赵括,甚至父子在讨论军事战例的时候,赵奢这样的名将也问不住儿子,但是赵奢不但不表演,而且很担心赵括,理由便是:军事行动这是你死我活的较量,应该是怎么慎重都不为过,但是赵括竟然大言不惭的说这是很容易的事情。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史记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但是不管怎样,批评赵括的这些话并未流传出去,流传的都是赵括是个少年天才,名将马服君之后,赵国冉冉升起的名将之星,直到长平之战。
二、长平前奏
长平之战如果按照秦军占据上*郡开始算,足足经历了三年之久。对阵双方分别是:秦将左庶长王龁[hé],赵将上卿廉颇。
按理说王龁只是个左庶长,在商鞅变法后的二十等爵制中只是区区第十级,这个级别的将领领军数量一般不会太多,要知道后来深受秦始皇信任的名将李信在伐楚的时候也只不过带了20万人,等到李信失败后,秦始皇答应王翦率领60万士兵已经是秦国的举国之力了。
这一点在史书中也有佐证。
廉颇看到对手只是区区左庶长王龁,于是先主动发起攻击,击破了秦军的斥候部队,但是赵军因为这一点点小胜就麻痹大意,反而被秦军斥候直接击杀了一员名叫“茄”的赵军裨将。
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廉颇这一来一回发现自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但是虽然折了一员大将,廉颇还是和王龁互有攻杀,但是到了六月份,秦军战斗力高的特点完全体现出来了,直接攻陷赵军一部,占据两个赵军据点,击杀四名赵军尉官。
到了七月份,廉颇看野战赵军打不过秦军,这才决定坚壁清野,修建大量的防御工事。秦军看到赵军开始防守,于是各种挑衅。根据史料记载的后来廉颇命令赵军不许出击的情况来看,秦军对修建工事的赵军挑衅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估计是赵军忍不住谩骂侮辱,被秦军直接攻破工事,又杀了两名尉官,甚至夺取了赵军修建的西垒壁。
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我们可以看到,赵国的上卿,最出名的武将廉颇,面临秦国一个不知名的十级左庶长,除了击败了几个秦军斥候,竟然全无胜绩,反而损兵折将的厉害,赵王当然很生气,屡次派人责备廉颇也是理所当然。
这时候秦国原本打算打歼灭战的,结果现在和廉颇却打成了拉锯战,对于远道而来的秦军也极为不利,于是秦国派出间谍,在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军不怕廉颇,只怕赵奢。赵奢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儿子赵括是天才名将,不是胆小的老将廉颇可以比的。
赵王一听,决定启用赵括,让廉颇回来反省。
其实赵王的决定错吗?我倒是觉得没问题。
首先,赵括的确有知兵的名声。哪怕是纸上谈兵,当时能和赵奢谈的赵奢说不出话来的名将有几个?
其次,赵括年轻勇猛,敢冲敢打。比起屡战屡败干脆闭门不出的老将廉颇,赵王急需一位将领打出捷报,哪怕是一场小胜也足以对国人宣传。
第三,秦军将领只是个左庶长。赵括虽然是初出茅庐,但是秦将也不是啥名将啊,正好让赵括历练一下,哪怕失败了也不吃亏。
只不过无论是赵王还是赵括,他们在做出这一决定的时候,都只是认为这是一场普通的战争,而不是决定着自己生死存亡的灭国之战!
这也是长平之战赵国最终战败的核心原因。
三、长平之战
所以我们看到赵王在任命赵括后,赵括全部更改了廉颇的做法,并且重新任命了军官,准备率军出击,击败王龁。
但是赵括、赵王、赵军都不知道的是,秦军已经悄悄更换了将领,现在统领秦军的已经不是左庶长了,而是著名的杀神白起。
白起为了麻痹赵括,甚至下了死命令:敢泄露秦军主将者死!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赵括第一次领兵出击就大获全胜,这一下更是助长了年轻的赵括的气焰,我们可以猜想,大获全胜的赵括不但获得了军心,而且让赵王彻底放心,认为赵括果然是个可造之才,比起屡战屡败的廉颇强多了。
但是赵括、赵王都没想到,这只是秦军的诈败之计。
求战欲望高涨的赵括觉得秦军不过如此,于是率领赵军主力打算直接击溃秦军营寨。在赵军主力面前,秦军的小股部队简直不堪一击,赵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杀到了秦军营造的工事跟前。
赵军这才迎来了秦军主力真正的考验,赵军的攻击力很强,但是面对秦军精心准备的陷阱,依然是无法短时间破开,战场上陷入了胶着。
而就在此时,白起战前的规划起效了,一支多达两万五千人的精锐部队直接断绝了赵军和赵国之间的补给通道,赵军粮道断了!
而另一支只有五千人的精锐骑兵部队更是乘着赵军主力攻打秦军营地,迅速迂回到赵军主力身后,直接把赵军主力和赵军工事给隔离开了。
赵括这才发现大事不妙,前面是拼死攻打也打不破的秦军大本营,身后是来去如风的五千秦军骑兵。不论自己攻击哪一边,都陷入对方的夹击之中,这样一来,赵括率领的赵军主力已经陷入进退不得的死地。
赵括迅速决断,就地修筑工事,派人向赵王求援,赵括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坚守一个月等待赵国援军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赵括还是小看了秦王和白起彻底歼灭赵军主力的决心。
秦王看到赵军主力已被包围,马上亲自赶到河内郡,给当地百姓全部爵位加一级,把当地十五岁以上的全部武装起来派往长平,目的只有一个,拦住赵国的救兵和补给!
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此时的赵括就是亮剑中的山崎大队,可以说赵括本人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在全部被秦军包围的情况下能迅速率部修筑工事坚守,让秦将白起无可奈何,这已经是超越许多名将的地方了。
但是赵括坚守了四十六天之久,他可以让白起无可奈何,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赵军粮草皆断,甚至已经到了士兵相食的地步。
赵括没办法了,他把剩余部队分为四队,准备拼死突围,但是此时的秦军已经构筑了完整的包围圈,赵括突破了四五次也没能突破包围,在最后赵括亲自领军搏杀的时候,赵军主将赵括被秦军射杀,此时,赵军最后的精神支柱倒塌了,余下的赵军只能投降,但是等待他们的却是更加残酷的命运……
四、复盘
长平之战以赵括阵亡,赵军覆灭画上了句号。
赵括在长平之战后不但自己战死沙场,更是让赵军主力全军覆没,更在后世留下了纸上谈兵的骂名。
但是我们从两千年后复盘来看,赵括能在白起的围攻下坚守46天之久,其本身的军事才能还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赵括没有了解秦国的战争决心,也没有了解秦军的将帅特色,在这位少年天才看来,战争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于是赵括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敌人,把战争当作游戏。
赵括这样的人放到今天可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参谋,或者成为战略游戏的大佬,但是面对战国时期的灭国之战,初出茅庐的赵括虽然有才,但是刚开始目标就错了的赵括又怎能不败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八个字读起来简单,做起来极难!
希望我们都以赵括为鉴。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史记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查看更多关于【生活妙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