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活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未时(俗语:“上坟不过未时”这话有什么讲究)

生活妙招  2022-05-23 19:000

导读:

今日是2023年3月17号,距离今年的清明节也只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人们在清明节大多都会祭祖、扫墓、上坟,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也是弘扬孝道亲情的节日活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人们早已做好了祭奠先人的准备,那就是清明上坟。

上坟说起来简单,其实里面的讲究也有很多。很多地方上坟的流程大都是一致的,首先就是清理一下先人的坟墓,把一些不该有的杂草清理掉,墓碑上面的灰尘擦一擦。

做完这些就要摆放贡品、烧纸、拜祭,最后鸣放鞭炮。

以上就是上坟的主要步骤,虽说百里不同俗,但多数地区的上坟流程都是如此。除了祭拜流程之外,人们对上坟的时间也很有讲究。

老人们还留下过这样一句俗语:“扫墓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这句话在上坟中,又有着哪些讲究呢?

一、扫墓不过三代

扫墓、墓祭、拜山、上坟等,都是相同的意思,只不过在北方地区,大多都是叫“上坟”。其实不管是哪种叫法,人们的目的都一样,那就是祭奠先人。

可祭奠先人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父母上溯至祖宗三代之内的祖辈,称“家山”,拜祭家山称“家祭”;因此,就有了“扫墓不过三代”的说法。

“扫墓不过三代”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指一个人只需要给父母一辈的亲人上坟,再往上一辈就是爷爷奶奶辈的,这都是离自己最近的亲人。

因此,上坟大都是不过三代,再往上一辈的,恐怕老人没有见过年轻人,年轻人也没有见过老人,自然就不用上坟。

高于爷爷奶奶辈分的逝者,自然有父母辈的亲人前去祭奠。

当然,除了上坟之外,也有祭祖,那就是祭奠高于家中三代的祖先,这在扫墓的文化里,称“祖山”、“大众山”,拜祭祖山称“扫大众山”。

一些大家族中都会有祖祠,祖祠里供奉的都是祖宗的灵位,这样就算子孙后代不去扫墓,他们也可以时时刻刻都有香火祭拜,这也是一个大家族传承的象征。

二、上坟不过未时

上坟不过未时,意思很好理解,是指人们上坟的时间,一般都不会超过未时,“未时”是古人常用的十二时辰之一。

古人一天的时间分为十二时辰,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未时,十二时辰之一,对应现代时间的13时至15时。

意思就是说,上坟的最晚时间,都不会超过下午三点钟,别的地区什么习俗不知道,只知我们这里都是大清早去上坟,很少有超过中午的,一般上午九点、十点的样子,都已经算是很晚了。

常言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穿着得体前去上坟,这对先人来说,也是一种尊重,如果说是下午去的话,就显得很不重视的样子。

其次就是早上空气清新,上完坟也有神清气爽的感觉在,这样冥冥之中就像我们的亲人保佑我们一样,对自己也是个好的暗示,中国人大都图一个吉利。

除此之外,也有过了未时阳气过衰的说法,这种说法也是一种传统,古人认为阴气过重时不适合前往墓地。

三、结语

俗语所说的“扫墓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意思就是人们通常都是给父母一辈、以及爷爷奶奶一辈的上坟,再远一些的辈分就很少了。而上坟的时间,也大都是早上、亦或者上午,最多不过超过中午。

当然了,在部分地区,也有下午上坟的习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查看更多关于【生活妙招】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