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鬼鬼祟祟”,可能很多人脑海中会立马浮现出一只狗。
不过,在动物界,比狗还“狗”的也不在少数,比如海洋中的章鱼,没错,就是那群长着多条触手、能吸住东西,惹急了还会喷墨的家伙。
以有无外壳来区分,章鱼及其近亲鱿鱼、墨鱼都属于头足纲中的蛸亚纲,也就是非常典型的软体动物(没有外壳),而头足纲下面的另一个亚纲为鹦鹉螺亚纲,里面分的全是鹦鹉螺,代表特征就是“有房”(有外壳)。
美丽的鹦鹉螺
顾名思义,“头足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脖子以下全是腿”,因为它们的腿直接长在脑袋上,其中足就是它们的触手,术语上叫腕,与人类的手类似,其功能无非是走走路,抓抓鱼啥的。
对于普通人而言,一只章鱼大多数情况下会被思考用何种吃法,而在科学家眼中,他们更关心的是这些头足类动物表现出的远超其他海洋生物的智力。
2008年曾有新闻报道,在德国一家水族馆中接连几天出现断电情况,结果查出罪魁祸首是水族馆的一只章鱼,它在晚上爬出水族缸,然后将水射向头顶的聚光灯......
这并不是个例,从英格兰到新西兰的水族馆中都有章鱼从水族箱中溜出来恶作剧的故事,除此之外,还发现章鱼会使用工具、拧开瓶盖,甚至具有简单的分辨能力,而这些具备一定智力的灵活操作,章鱼是怎么做到的呢?
章鱼逃出瓶子
有不少学者研究章鱼发现它们的神经系统与哺乳动物有着很大的区别。正常来说,我们人类的所有生命活动都要受大脑指挥和控制,当我们的感官看到、听到、闻到、尝到以及触摸到某物时,所有的这些感知数据会传达到我们的大脑进行处理,然后再由大脑将决策信号传回完成反射。
而章鱼虽然有大脑,但它并不是用来接收和分析所有感官信息的“主负责人”,因为在章鱼的每个触手上,都有一个“代理负责人”,也就是神经节,当大量的感官信息从触手上传来时,很多决策直接由神经节就处理完了。
偷偷摸摸掏一下
对许多章鱼物种的观察性研究都表明,章鱼既可以用每只手臂执行单独的任务,也可以几条手臂协作完成一项任务,也就是说,触手的神经节尽管有一定的自主权利,但依然听命于大脑。而一套逻辑仿佛在章鱼体内实行了分封制,中央(大脑)发布命令给诸侯(腕足):除了一些特别重要的大事外,你们自个儿一亩三分地上的小事就不用一一向我汇报了。
如此一来,神经节负责处理各种简单的、机械性的动作,而大脑则专注于高级认知,例如空间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等。而这或许是它们智力超前的关键原因。
假装在思考
不过智力也不是凭空出现的,像人类也是从灵长类逐步进化而来,直到现在拥有了一定的智力,那么章鱼这种生物是怎么变聪明的呢?这就不得不提章鱼高超的伪装技术了,在头足类繁盛时,章鱼其实也是有壳的,但随着鱼类时代到来,带壳的都成了食物(现在也不例外),因此带壳的头足类灭绝了不少,只有鹦鹉螺作为少数幸存者存活至今。
而章鱼所在的蛸亚纲祖先们则舍弃了外壳,选择另谋生路,但没壳后它们软绵绵的身体就成为了移动的“章鱼小丸子”。所以章鱼进化出了“会变身的皮肤”,它们通过特殊的弹性细胞拉伸和收缩以及改变细胞内彩色颜料的分布,能够在0.2s内融入当前坏境中,同时它们灵活的腕足和光滑的皮肤都是最佳辅助工具,稍不注意,它可能就伪装成了一株海草。
看起来毫无违和感
而这种快速改变可不是简单的反射就能完成的,章鱼的伪装几乎要调动全身所有的感官,基于视觉所看到的,腕足、吸盘以及皮肤都要配合,更重要的是,背后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因此章鱼的大脑及其神经节总计有5亿个神经元,相当于大鼠的2.5倍,而这种智力水平的提升不管是狩猎还是应对捕食者,优势都是显而易见的。
不管章鱼的智力进化到何种程度,或是已经停滞不前,但在地球生物发展过程中不可否认的是,章鱼走上了与人类以及大多数哺乳动物截然不同的进化之旅,未来它们或许会发展出社会和技术,甚至占据海洋的主导地位。
- 作者信息 -鱼鱼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银奖获得者,清蒸鱼头、麻辣鱼头等各种鱼头爱好者。
主要参考来源:
【1】Octolab.tv:Advanced Cognition in Octopuses — Why Are They So Smart?
【2】DOI: 10.1511/2019.107.1.56
排版 | 萝卜娟
审核 | 六朵 苍翼蝴蝶 淡定珠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查看更多关于【生活妙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