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活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委员建议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新闻资讯  2023-03-06 09:440

正文摘要:

据新华社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第一次表述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事实上,近年来,延迟退休多次被列入政府规划报告中,“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加快或是再次强调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也到该推进的阶段了。”
委员建议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据新华社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贝壳财经记者发现,会议两次提到涉及养老内容的政策。

第一次表述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第二次表述则是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环节,要求支持养老服务等消费。

建议尽快将延迟退休提上日程

事实上,近年来,延迟退休多次被列入政府规划报告中,“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也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加快或是再次强调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也到该推进的阶段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冯文猛表示。

据其介绍,目前的退休年龄是在人均预期寿命比现在要低10岁的时点上作出的决定。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导致原来的退休年龄和实际寿命之间的差距较大。

具体来看,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于1978年制定,彼时人均预期寿命为65.9岁,而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至78.2岁。相应地,国情发生变化,法定退休年龄自然也要进行调整。

“从预期寿命的延长,到老龄化的加速,再到延迟退休相关工作的准备,从这几方面来看,我们需要尽快将延迟退休提上日程。”冯文猛表示。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从国际趋势来看,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成为大势所趋。西方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已逼近70岁,而我国男性正常退休年龄为60岁,女工人正常退休年龄为50岁,女干部为55周岁。

“过早退休既是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后代巨大的养老包袱,因此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现象的显现,我们需要尽快尽早延长退休年龄。”董登新认为,养老负担的代际均衡是延长退休年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关于如何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方案众多。董登新建议,按照制度统一和公平的原则,首先,男女退休年龄统一到60岁,然后再慢慢延长到62岁退休、65岁退休,慢慢向前推。

中信证券政策研究首席分析师杨帆等认为,“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四大原则或是贯穿改革的主基调,延迟退休改革可能分为两步:第一步,预计2025年取消区分女干部和女工人退休年龄,统一并轨按照55岁执行;第二步,预计男/女退休年龄分别按照每年延迟2/4个月速度渐进式推进,到2055年前后实现男女65岁同龄退休。

杨帆还认为,延迟退休改革有望在社会、产业层面实现多重功效。社会层面,或将激活老龄人力资源、减轻社保收支压力,并且就业挤出效应相对可控。产业层面,对涉及改革年龄段的劳动者而言,改革或将延长工作时间、增加收入、促进消费,进而推动老年保健品、家用医疗器械等养老产业加速扩容。

专家:中国养老服务的岗位需求至少有5000万以上

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并提出“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支持养老服务消费”。

日前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也指出,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包括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

为何当前重点强调支持养老服务的消费?冯文猛表示,退休人群的结构在变化,明年相当于是高峰阶段出生人口进入老龄阶段,该人群的消费、教育水平以及需求更加多元,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很大,而且将来需求还会不断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从民生保障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养老服务都可以作为一个抓手来推动。”冯文猛强调。

冯文猛还表示,养老服务是一个不断拓展的过程,围绕老年人的吃穿住行,包括养老地产、养老金融、康复、健康管理以及旅游休闲等都在不断增长。

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67亿,占总人口的18.9%。那么,老龄涉及的产业到底有多大?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日前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称,老龄产业绝不只有养老产业。

党俊武将老龄产业分为大中小三个层面,养老产业只是“小老龄产业”。“中老龄产业”是指从全生命周期角度来看的老龄产业;“大老龄产业”则是宏观经济角度下适应老龄社会和长寿时代的整个产业体系。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测,中国是世界上老龄产业潜力最大的市场,预计到2030年,“中老龄产业”的年产值将占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5;到2050年,将突破届时GDP的1/3以上。

董登新则表示,目前中国的老年人群不光基数大,而且还在快速增长,所以中国的养老负担非常沉重,不仅要尽快尽早地延长退休年龄,而且在养老服务方面,要尽快补齐短板。

“现在中国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还比较短缺,养老服务质量还有待提升。”董登新表示。

据了解,我国老年人大多数都在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从目前的养老服务结构来看,90%以上的老年人是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是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从普惠低成本的角度,居家养老是最受欢迎的,但最关键的问题,如何把传统的居家养老升级为现代的居家养老,把机构养老的模式、社区养老的智慧引入到居家养老,让大家将来能够在居家养老中享受到机构养老的待遇。”董登新表示。

在他看来,养老服务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一个庞大产业,需要从政府、社会和企业等各方面来参与,加大对养老服务产业的投入,真正建立普惠低成本的养老服务体系,“从这方面来讲,养老服务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非常重要的抓手,在解决就业,扩大就业方面有着广阔的空间,目前,中国的养老服务的岗位需求至少有5000万以上。”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陈莉 校对

委员建议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相关阅读:

专家呼吁终生劳动:“天天提溜个鸟笼子玩有意思吗?”

近期,“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引发网友热议。此事源于一张网传截图,疑似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内容节选。该研报中指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

“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将发布?多地回应

2月9日,有媒体记者从中信证券客服人员处得知,经其查询,该公司官网中没有这篇研报,网上所流传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

记者又咨询了多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都表示没有收到正式文件。

北京市人社局接线人员称,目前还没有接到正式文件,没有正式的办事依据。湖南省人社局接线人员表示,省厅暂时没有发布“延迟退休”的通知,请以官方发布的消息为准。贵州省社保局接线人员称“没有收到、看到相关文件”。

根据规定,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延迟退休,早已是大势所趋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是我国人口负增长元年,全年减少85万人,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通道。根据社科院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报告预测,全国养老金2035年将耗尽。

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6个提到延迟退休的文件。

最早的官方文件,可以追溯到2013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指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研究延迟退休政策。

其余的五个文件,则集中在2020年-2022年这三年间发布:

2020年11月3日,国家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2021年3月12日,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同年6月30日,人社部公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

2022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再次指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同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又提到: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15日-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媒体分析认为:这是2020年10月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以来,延迟退休的内容首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这或许意味着今年可能会出台一些实质性的延迟退休年龄的措施。

这或许是上述网传中信研报截图的能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

对于个体而言,我们最关心的是:我到底什么时候能退休?

在人社部公布方案之前,这个答案难以精确回答。

人社部中国劳科院院长金维刚曾表示:延迟退休将采取渐进式,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

据此,各界人士猜想每年延长2-6个月,按照不同人群分别制定延迟速率。其中男职工退休年龄为60岁,30年的时间推迟到65岁,平均每年推迟2个月;以此类推,女干部每年延长4个月,女职工每年延长6个月。

热议延迟退休

政协委员呼吁理性看待,专家呼吁树立“终生劳动观”

临近全国“两会”之际,专家学者及代表委员,纷纷对延迟退休这一重大民生问题发表看法。

2月26日,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鲁晓明受访时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少子化后果的显现,“渐进式延迟退休”是一个的必然之举,亟待社会理性认识。他认为,延迟退休是充分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提高老年人口经济参与的重要社会政策,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养老保险基金所承担的巨大压力。

“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于1978年制定,当时人均预期寿命为66岁,而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至78.2岁。”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如果退休年龄不作调整,意味着工作的人越来越少,退休的人越来越多。

有部分网友“吐槽”,对60岁左右老人来说,投入工作的难度比较大。对于这一观点,鲁晓明表示,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较之以往也有较大提高,为他们继续从事工作奠定了基础。

“还有部分网友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认为老年人延迟退休,就意味着长期占据工作岗位,导致年轻人就业困难,其实不然。”

鲁晓明认为,可以推行“错位就业”——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处于一种衰退的状态,对于劳动强度大和新兴的行业适应性不强,主要从业方向为依赖工作经验、专家技能型的工作;而青年人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新兴服务业、创新创业等领域仍是主力军。而且,老年人就业增加财富积累,会提升消费能力,刺激消费,最终增加就业机会。

针对延退退休,老年人再就业,近日更有专家提出激进观点。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党俊武日前受访时呼吁大家树立“终生劳动”的观念。他说,老年人再就业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悲惨,其实人家乐在其中,并不想享清福,再就业可以实现人生价值,造福社会,我们要让劳动成为一种需要。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2050年以后,过了60岁以后,平均还可以活27年。这27年你怎么过,天天提溜个鸟笼子去玩,或者牵着小狗去玩,那样有意思吗?在老龄社会条件下,我们要有终生劳动的理念,很多老年退休以后,他并不是享清福,他还想找点事情干,不要觉得老年人在做事情时候很悲惨,其实人家是乐在其中。”

关于延迟退休,你有何看法,欢迎留言!

来源:搜狐网客户端

查看更多关于【新闻资讯】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