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活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武安磁山文化节(二十四节气竟与武安磁山文化有渊源!)

生活妙招  2022-05-15 12:150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张宣报道 “追根溯源,磁山是我国农历发源地之一,磁山古人早在八千年前就已精准掌握八种节气。这一观点,已得到了学术界广泛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磁山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张海江自豪说道,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那么,二十四节气真的和武安磁山有关吗?起源于哪?

磁山遗址地处太行山东麓,南洺河北岸的山前地带,海拔高度260米,高出河床约25米,四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台地连绵,土壤为红、黄黏土,多风积而成,不易风化,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供水性能,保持着在大部分矿物成分,土质十分肥沃;气候属北温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初春低温干旱,初夏干热多风,暑伏潮热多雨,深秋风高气爽,冬季冰冻雪降寒,年平均气温13.3℃,年平均降雨量530.7毫米,年日照2125.9小时,无霜期196天,非常适宜旱地农业的发展。另据有关专家研究可知,远古时期的磁山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3℃或更高一些,南洺河水量丰沛,旱无水荒,涝无水患,非常适宜人类生存与发展。

磁山先民已积累了春播、夏锄、秋收、冬藏的农耕生产知识和经验。遗址中多达70%以上的农耕和脱粒工具,数量众多的窖穴和灰化粮食堆积,说明当时农业已有很大发展,已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生活来源。经最新科学鉴定,当时的粮食主要为黍和粟,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培植的粮食品种,也是磁山先民为人类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

粟是一种耐旱作物,生长期短,有坚实的外稃,极耐储藏。磁山遗址中发现80多个储粟窖穴,约十万多斤,这只是通过发掘发现的一部分,而且这些粟是除人、牲畜所吃剩余之数。说明磁山先民在种植粟作物的过程中,掌握了气候的规律,按季节进行点种、管理和收获。王祯《农书》说,一年“十二月各有其宜,先其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反时而艺太晚而不成,故曰:虽有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吕氏春秋?审时》中也提到“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有文字以来形成的物候学,在磁山遗址窖穴十万计的粟米之间描写的非常详细。

这些粟作物的种植与收获,除人为作用外,最主要的是取决于当时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虽然粟是一种耐旱作物,但它和当时冰后期最暖气候,近处有大面积森林和宽阔的水域使空气中保持着一定温度是分不开的。说明当时农业有了相当的生产能力。证实了磁山文化时期有了一套完善的历法,指导粟的播种、种植和收获,这与磁山遗址出土的陶蓍草器和圭盘有着直接联系。在当时的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下,只有确定合适的种植节气,粟才能有如此大的收获量。

磁山古人靠什么来划定节气?磁山遗址出土的圭盘、陶蓍草器两个制历划节的“神器”,向人们展示了八千年前磁山人的智慧才智。圭盘,用草拌泥制成的圆盘,中心插上一个木杆,用测日影的方法,便把日、月、四季囊括其中。一年四季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尽在其中。陶蓍草器,作为测“日”的插杆基座,有“立竿见影”之效,主要用来测日影长度以掌握时辰、节气,以便祭祀占卜、指导农作。

《中国世界古文化》在介绍中国古文化的人文与科技成就时,写有这样一段话:“圭盘和陶蓍草器同时在磁山文化遗址出土,说明伏羲时代‘作甲历、定四时’在磁山文化时期已初步形成,二十四节气由此而来,这说明磁山是我国农业历法的最早发源地之一。”

十余年来,全国人大代表、武安市磁山二街*委书记申礼成和张海江不断挖掘研究磁山文化。他们表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在漫长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完善而成。”历史文化是一种蕴藏,一种魅力,一种财富,一种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磁山遗址的发掘真实的记录一万多年前磁山先民劳动、生活的情景,其文明进步的发展程度举世罕见,为研究原始社会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提供大量的史料,表现出人类利用自然,与自然相融合的奋斗精神。它的发现,标示着磁山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磁山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我们去保护、开发、探索……

磁山遗址中出土的黍、粟标本

磁山遗址中出土的圭盘

磁山遗址中出土的圭盘残缺土块

磁山遗址中出土的陶蓍草器

(来源:中国气象报 文/张宣)

责任编辑:安焱

七天天气预报看这里!!!-----链接地址:http://3g.zgqxb.com.cn

查看更多关于【生活妙招】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