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活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崇洋媚外是什么意思换外国的钱会被骗吗(如何客观定义“崇洋媚外”这个概念?)

生活妙招  2022-05-15 08:220

“崇洋媚外”,很多时候实际上已经潜移默化了,到了很多人即便不认为自己“崇洋媚外”,但自己身上却有“崇洋媚外”土壤的程度,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花结果。

举一个常见的现象,比如在知乎和豆瓣等平台上,或者采访和讲座中,通常是不是表述更“西方化”一些的中文(不是指那种“哦,我的上帝啊”的译制片翻译腔),用西方观点与视角观察,更多引用西方理论或西方名言的论述,或只是简单的用词有非大陆化(用一些港台或日韩的用词,而不用大陆普通话里的用词),几乎任何人都不会误解原意的日常用语加外文注释的回答和文章,更容易被认为“高级”“专业”,更容易上推荐或得高赞?

哪怕回答或文章的主旨内容、核心观点实际上用简要的几组相关数据与“土得掉渣”的日常中文几句话就能说清。

而且,这不只是在知乎一个平台上,不论是商业纸媒还是各种网络论坛与视频网站的非商业长评论,都有这个“审美倾向”。

最极端的例子,可能就是之前浙江高考上那篇“满分作文”了

为什么这种作文可以“满分”?

如果这篇作文不是出现在高考上,而是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发在微博和论坛上,和读者没有竞争关系呢?

是不是背后的东西才更“细思极恐”吧……

虽然“崇洋媚外”经常是作为一个词在用,但“崇洋”和“媚外”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

“崇洋”更多在于判定标准上倾向外国(的东西或评价标准比我们更)好,或者(外国人说我们好)才是真的好,简而言之,倾向于一切以外国标准衡量我们自己,只有“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说我们好,我们才是真的好”这种简单粗暴的想法(常见于各大媒体和各种所谓的爱国自媒体,热衷于发现和挖掘各种“外国友人”)。

而“媚外”则在于对待同一件事情时,对内对外是双标的,对内高标准严要求,对外则要求十分宽容,甚至没有要求只有顺从,乃至“舔”……

前者更多时候(就普通人来说)是单纯的价值认同(认为什么都是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好),而后者则更倾向于单纯的“利益相关”(认为只要自己更“国际化”一些,就更容易获利,更容易享受特权,至少“社会身份”上会更“精英”一些,更被别人高看一眼)。

如果说“崇洋”和“媚外”两者有一个共同点的话,个人认为是“崇洋媚外”之所以有市场,根本原因是,在高竞争的社会条件下,对于部分国人(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具备的部分国人)来说,“崇洋媚外”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捷径”,是一种“抄袭”,毕竟纯粹的“自力更生”在性价比上实在是“不划算”(毕竟再怎么自力更生,单凭某一个人某一个家庭的个人努力,也难以复制一整套有利于自己的法律体系、教育体系或者福利制度),很多移民的出现,正是基于这种利益考量。

因为单纯的“爱国”,并不容易兑现成实际利益,把“爱国”变现为个人利益的门槛,对于大多数国家的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都很高。

一旦发现这点,“崇洋媚外”就会成为一种有可行性的经济选择或者文化上的消遣。

这点不只是在中国,任何“内卷”竞争的国家,都会有这么一种“崇洋媚外”的风气和土壤,和社会发展水平无关(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也同样有“崇洋媚外”的人在),所以“崇洋媚外”并不只是一个嫌贫爱富或者说“慕强”的表现。

而对于大部分人(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都很普通的大部分国人)来说,“崇洋媚外”可以作为一个“寄托”(类似教徒对“天国”或者“理想国”的那种寄托,以发泄和淡化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即认为“外国好”并不是真的认为外国有多好,而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境况不满)。

就是这种感觉吧。

查看更多关于【生活妙招】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