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R)、绿(G)、蓝(B)。
RGB色彩模式是现代工业的一种颜色标准。这个标准几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
我们电脑屏幕上的所有颜色,都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屏幕上的任何一个颜色,都可以由一组RGB值来记录和表达。
▲《红黄蓝黑的构成II》皮特.蒙德里安
苏黎世美术馆藏
在对色彩的描述中,如果说现代工业用RGB数值定义一种颜色是理性的,那么,古代对颜色的定义则是相对感性的、模糊的,乃至是诗意的。
▲《山茶霁雪》南宋 林椿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红——可以是海棠红、石榴红、樱桃红;是胭脂的红、朱砂的红;
可以是茜色,茜草染出的颜色;是银红,银朱加在粉红颜料里调和而成的色彩;
是酡颜,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晕......
黄——可以是鹅黄、樱草黄、杏黄、橙黄、姜黄;
可以是琥珀,是缃色,是介于绿与黄之间的秋香色......
蓝——可以是碧蓝、藏青、靛青;是黛蓝、窃蓝;
可以是孔雀蓝、宝石蓝......
颜色与人的感觉相通,每个人对颜色的感知都不尽相同。而古人对色彩的定义相比现代标准更显得“含混不清”。
“泼黛揉蓝画不成,暝色仍含紫。”黛蓝是什么蓝?暝色是什么色?
“才进中秋月已清,鸦青暮挂一团冰。”鸦青又是什么青?
荼白、鸦青、艾绿、乌金、藕荷色、丁香色......
这些颜色仔细看来,其实都是一种基于自然景物的形容,都有比喻的意味。
用源自自然的缤纷意象去诠释色彩,这是中国传统色彩所蕴含的朦胧诗意。
这些色彩形容词虽模糊抽象,但却透着人们对自然的思考与感知,给人以足够的想像空间,诞生模糊的美感。
▲ 《平林霁色图》五代十国 董源(传)
波士顿美术馆藏
而当人们将这种对色彩的诗意描绘运用到瓷器上:
汝窑瓷之色化作“雨过天青云破处”,钧窑瓷之色变为“夕阳紫翠忽成岚”;
青花瓷有了“远尘淡墨调烟雨”的风格,而越窑瓷泛开“明月染绿水,薄冰盛绿云”的青波.....
天青、夕阳、烟雨、薄冰。这些景物是具体的,带给人的色彩感受却是模糊的,引发的想象是发散的、多样的。
色彩之美,汉字之美,瓷器之美,被感性地凝结在这些颜色形容词汇中。
每个词都藏着人对自然绮丽的想象。
?
“九州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代陆龟蒙形容越窑瓷的诗句。
越窑瓷以“秘色”闻名。可这秘色到底是什么色呢?
在陆龟蒙眼中,秘色是“千峰翠色”。而在五代人徐夤眼中,秘色是“巧剜明月染绿水,清旋薄冰盛绿云”。
所谓秘色其实是晚唐时期越窑青瓷的代表颜色。
相比越窑青瓷早期的色调,秘色越窑瓷釉色更偏青绿。薄匀而清亮。
▲《丹林翠嶂图》(局部)
明 陆治 台北故宫博物院
秘色瓷是越窑青瓷慢慢向绿过渡的产物。
目前将“秘色”呈现的最为标准的,当属1987年4月法门寺出土的13件瓷器。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晚期越窑秘色瓷八棱瓶
法门寺博物馆藏
色彩之美,绮丽缤纷。
观复博物馆以馆藏文物【唐代 越窑青釉圆腹长颈瓶】为蓝本,借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八棱瓶】形制,推出——秘色越窑八棱瓶。
此「秘色越窑八棱瓶」,外形端庄规整,釉色青中泛黄。
直口长颈。瓶颈与瓶身相接处,装饰三层八角凸棱,呈阶梯状。
瓶身八棱形,肩部丰挺;腹部渐收,隐有筋骨之感;圈足微外奢,底部钤印“觀”字款识。
观复秘色越窑八棱瓶景德镇陶瓷花插摆件家用花插礼盒摆件 ¥468 购买
查看更多关于【生活妙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