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宋体”曾以其挺拔秀丽的字体、紧致的结构引领过一阵风潮。虽由于后来字体的丰富,书籍制品的繁多,不再独霸字体江湖,但依旧会时不时的从人们的记忆中翻腾出来。如今,在电脑上进行文字编辑时,仿宋体仍占有一席之地。
想当初,这种字体无处不在,书本、宣传标语、电影字幕等,眼睛可见之处几乎都有仿宋体的身影。
那么,“仿宋体”是如何产生的呢?名曰“仿宋体”,是不是和“宋体”有一些渊源呢?
首先,解释“仿宋体”产生的年代,既沾了“宋”,那就说明“仿宋体”的确和宋代有关系,只是它的出现和宋代的一事物有联系——宋代的雕版字体。
宋代虽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大量使用的仍是“雕版印刷术”。因为,雕版印刷术技术完善,成品质量非常高,由此也为字体的取样奠定了基础。甚至,连明清的雕版字体,大多都是仿宋体。不过,这种风潮的兴起,真正原因在于千金难求宋版书。
那时候,明代掀起了一股收藏宋版书的风潮,甚至,更是达到了“以页论价”的地步。据说,开创此先河的就是明末藏书家毛晋。所以,这股藏书风潮让宋版书成了文化收藏品中的“顶级奢侈品”,并推动了“复刻宋版书”的发展。
开始的时候,大家追求的是对“原件”一模一样的“复制”,不但要求分毫不差的形似,还讲究字体流畅的神似。最终,将这种复制艺术,演化成了一种纯粹的临摹技巧。此外,在明、清、民国时期的印制工艺中,就专门出现了“影宋”这一刻印门类。实际上,这应该是人们从复制宋版书的工艺中得到了启发。
话说,在清代末年,丁辅之、丁三在兄弟俩开始大范围征集宋版书籍,决定自己仿写,并以活字印刷。丁氏兄弟曾担任过西泠印社社长,所以,经他们手产生的字体,是在欧体字(欧阳询的书体)的基础上统一进行改型的。既然原来字体出于宋版书籍,那么,他们就暂定此字体为“仿宋体”。
后来,丁氏兄弟又加了一个前缀“聚珍”,称之为“聚珍仿宋”。“聚珍”的意思就是活字印刷,最早用于乾隆时期,当时认为“活字”二字不雅,才使用了“聚珍”二字。
丁氏弟兄萌生创制“聚珍仿宋体”的动因,其实,也是源于拟将其父丁立诚的《小槐簃吟稿》付印行世。因嫌当时流行的宋体铅字轮廓呆板,印成书刊不很雅观,于是,就动脑筋广征宋版书籍,亲自仿写,刻制活字,命名为“聚珍仿宋”。
1920年,“聚珍仿宋体”拿到了国家的字体专利。第二年,丁氏兄弟的书局被中华书局并购,包括各种已经铸成的铜模铅字。很快,中华书局用“聚珍仿宋体”印制了大型古籍整理丛书——《四部备要》,全套丛书达到了一万一千三百零五卷,分订为二千五百册。
这套丛书的问世,更是推动了“仿宋体”的知名度。于是,这种字体开始成了各类图书、文件等纸质刊印材料的首选。到了1925 年,诗人徐志摩自费印行了诗集《志摩的诗》,选用的就是“聚珍仿宋”款字体编排,线装制作。
可见,在民国时期“仿宋体”曾迷倒过众多文人墨客,掀起了印刷设计的一股时尚风潮。
1929年,它先是被输出到日本名古屋的津田三省堂。此后,东南亚的中文书籍印刷也开始普遍采用这种字体。
当然,丁氏兄弟并非没有竞争者,但是,他们的技术和规模却让“聚珍仿宋体”成了最终的胜出者。一直到上个世纪初,以“仿宋体”的铅字排印书籍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直到激光照排印刷技术诞生。
由此可见,“仿宋体”的诞生经历了复刻宋代雕版书、丁氏兄弟仿写,这都是出于印刷的需要。
此外,还有一种字体,也是出于印刷的需要,依旧和宋代有关,那就是:宋体。
宋代是一个雕版印刷繁荣的时代。要知道,在木板上反刻字,横平竖直无疑是最省事的一种做法,由此诞生了“宋体”这种印刷字体的前身。不过,“宋体”的由来,并非复刻宋书最为盛行的明代,而是康熙年间被定下的。在敕廷臣补刊经庵《文献通考》的序文中,规定:“此后刻书,凡方体称宋体字,楷书均称软字。”
由于明代文人仰慕宋代的文化,便催生了宋体、仿宋体。至今,在这两种字体中,宋体更为常用一些。随意点取一个宋体字,将其放大到“初号”,可以明显看出“横细竖粗”,这就是继承了雕版字体的特点。如今,宋体、仿宋体、黑体及楷体,是汉字印刷的主要四种形式。而香港和台湾采用的汉字标准字体也是宋体,只不过,在香港称之为“明体”,因为,其在明朝时期最为盛行。
那么,为何“仿宋体”的地位,再也回不到以往的盛世了呢?
一是、“仿宋体”倾斜的字体容易带来视觉疲劳;
二是、受限于“字重”,无法像宋体那样,形成一个庞大的字体家族。
如今,在电脑上看到的仿宋字体,字体虽平滑但却丧失了字体原本的神韵。想来,当时的明代文人不惜耗时耗力都要分毫不差的“复制”,那应该才是真正的热爱。
参考资料:
【《文献通考》、《回忆中华书局》、《丁氏秦汉印谱》】
查看更多关于【生活妙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