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经过一冬的蛰伏,寒冰融化,万物复苏。
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又将开启新一轮学习上的耕作。作为中等生的我,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看着书桌上摞得厚厚的书本,听着老师们“地毯式轰炸”,我的心如一潭死水,掀不起半点涟漪。揉揉酸痛的眼睛,望向窗外,不自觉地出了神。
窗外是学校小花园,玉兰绽放出白色的花瓣,如一盏盏漂亮的白中带紫的瓷胎小碗,散发出阵阵清香;迎春花的叶子还没冒出来,金色的花朵缀满光秃秃的枝条,金灿灿一片;高大的泡桐树,开了一树紫色的桐花,远望过去,小花伞似的,撑着。
一个纤瘦的男孩的身影,在另一座教学楼下徘徊。
“这个同学怎么没穿校服?”我心里想。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这个瘦得像猴子似的男孩,居然被老师带进了我们班,而且就坐在了我的前面!
他穿了一身新校服,亮得晃眼。他在做自我介绍时,显得很紧张,脸红得像个粉嫩的苹果。
他的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上课时坐得笔直,听老师讲课时,耳朵几乎可以用“竖起来”来形容。我很好奇他怎么会对枯燥乏味的学习这么有兴趣。课间其他同学都在三三两两聊天或打闹时,只有他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啃着厚厚的课外书。课外书从《西游记》《朝花夕拾》《儒林外史》这些必读书目,慢慢扩展到《三体》《科幻世界》,甚至《体育世界》。他抓住一本书,仿佛立刻就能沉浸其中,四周都沉寂下去了。他与书中的人物同悲喜,共命运。他在班里的发言并不多,很少看到他跟其他同学交流,大家甚至可以忽略掉他的存在。只有其他同学向他请教问题时,他才说上几句,他几乎是班里一个移动的小型图书馆,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喜欢问他。对同学的谢意,他总是紧张地搓搓手,好似替别人回答问题是显摆了自己,倒对别人不好意思似的。
一学期的时间,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放假前,学校大厅的展板上展出了各年级的“精英们”,他的名字和照片赫然在前列,依然是纤瘦的面庞,不苟言笑的神情,平静不乏坚定的目光。
经过悠长、慵懒的暑假,又到开学。伴随京城暑热的消退,北京展露出它最美的姿容。在街头站立,一抬头便可以看到像水洗过的湛蓝天色,视线便能延展很远;可以听见鸽群在空中呼啸而过的声响;闻着特有的炒栗子的清香,冰糖葫芦和大瓜子的吆喝声也渐渐起来了;脆生生的爆肚,热腾腾的羊蝎子和老北京铜火锅,将迎来生意红火的时候。
在这最美的时节,坐我前面的座位却空荡起来。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他好像从我们的世界消失了。
在一次回家的途中,天边布满了红霞。老远就看见一个纤瘦熟悉的背影,刚从图书馆出来,一晃就进了药店。我很好奇地追了上去,一堆问题涌了上来“你去哪里了呀?你怎么没来上学?你是不是转学了……”
他急匆匆地看了看手表。一手拿着几本书,另一只手在琳琅满目的柜台上翻动着,找寻他想要的药品。
结账的时候,他告诉我他出来有一会儿了,家里有病人需要他照顾。他没有转学,等过几天家人病好些了就去学校。他瘦削的身影,在人来人往的马路上疾驰着,不一会,就不见了踪影。
“他落课,没去上学,竟是为了照顾家人!”这句话在我心里回响着。
我想起家人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我稍不顺心对他们的顶撞,我却少有对他们境遇的关心;我想起了我对学校单调生活的厌烦,想起我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我想起我常常对“读书有什么用”的叩问……
他,和我同龄,很瘦小。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汲取知识充实自己的人生,还想着尽可能帮助和照顾他人。在他身上,我照见了自己的渺小和自私。
他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在我的生活里,不应只有心安理得的享受,还应有学业上的追求和希望,生活上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追寻。
也许,我们决定不了自己的出生,却可以选择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消沉倦怠,还是积极进取,还是其他。
也许,生活对我们现在这个年纪来说是迷茫的,时常找不到方向。但只要心怀希望,在平凡的时光中,沉下心来,慢慢地也能沉淀出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与精彩。就像荆棘上也能开出耀眼的花朵。谁能说这努力追寻的过程不是最美好的时光呢?
(指导老师:杨晟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查看更多关于【生活妙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