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活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课堂点滴)

生活妙招  2022-05-15 05:130

监利县红城乡中心小学 张少梅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教育,教育学生“温故而知新”、“知之不知之,不知为不知”等,这些思想在当今人生价值观评价、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教育等方面仍有积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我们,品德教育应建立在发现孩子内心优秀和潜质的基础之上,应当是适应人的发展并能有效促进人发展的教育,应该是使人获得更多快乐和幸福的教育,应该是让人感到生命很有意义、很丰富、很有品位的教育,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则立足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思考,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通过这种活动课形式,渗透养成教育,引发道德思维,提高道德认知,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夯实良好基础。在多年的小学教育教学中,笔者对《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有如下体会:

一、现实生活走进课堂,帮助学生习惯养成。

《品德与生活》课程大纲提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着特殊的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取生活中的活鲜事例,给学生提供最大的想象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把体验与感受真诚地表述出来。首先,我在教育的表达方式上做文章,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的优势,为学生展现色彩鲜明的图片,悦耳动听的声音,以达到为学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呈现精彩的课堂,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教《平安回家》一课时,我课前收集了许多本地常见的交通标志,将交通标志制成图案图片。上课时让学生有奖答题,看谁知道这些交通标志的含意,最后由我解难释疑,接着我在教室不同地点摆放各种标志,请几个同学到不同标志面前,让他们说出应该怎么做,经过多次亲身体验,学生认识了多种交通标志,掌握了一些交通常识和文明行走的好习惯,每次做操或放学,学生遵守纪律,整齐排队,以前大声喧哗、前后拥挤的现象不见了,看到学生的行为变化,我心里也有一种不可言状的愉悦。在《社会呼唤诚信》一课中,我将“社会生活中的诚信”为主题,让学生收集信用卡、保修卡、房屋买卖合同等,并让他们讲讲其中故事,说说商家承诺的上门服务,自己买到放心商品的喜悦和商家不讲诚信的烦恼,让学生知道“一诺千金“的真实内涵,让他们感受现实生活中各种主体对诚信的期待,由于把现实生活搬进课堂,学生在情绪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引发了学生的体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从而使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诚信问题,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潜移默化教育学生。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是生活”。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教育不能失去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同样如此,所以,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包括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及生活体验。《品德与生活》课,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开放性,因它面向的是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堂也应该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其学生的生活空间,只有这样,学生的眼界才能更开阔、掌握知识更全面、兴趣爱好更广泛、社会实践能力更强、对好坏的评判更为准确,记得在上《尊老敬老重阳节》一课时,在做好保安工作的前提下,我带学生到乡福利院,让他们为老人们打扫房子、整理衣物,为老人剪指甲、抓痒等,并和老人们一起共进午餐,之后表演精彩节目,通过这一互动活动,让孩子们懂得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一种美德,这些活动之后,大多数学生回家后都做到了尊敬长辈,听父母的话,在平常生活中懂礼貌。在讲《秋天的收获》时,我组织学生来到田野,目睹农民收获金灿灿稻谷的场面,当看到农民伯伯头顶烈日,挥泪如雨劳作时,我让大家背起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并让学生们把所见所闻以日记形式写出来,最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让他们尊敬劳动者、珍惜粮食,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认真学习,长大后成有用之材,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回报生养自己的大自然。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心灵,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效果。

三、加强行为举止训练,促进知行教育统一。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行作为品德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品德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学生行为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品德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更重要的是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行教育统一的目的,低年级学生是培养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课堂上,教师要坚持行为规范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例如:实施校园“弯腰行动”,让学生利用课间时间在学校内拾纸片、树叶、塑料袋等,向乱丢乱放等不文明习惯宣战,让学生个个都是执行者和监督者,让大家的言行置身于大众广庭之间,众目睽睽之下,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有意识树立榜样,表彰先进,让学生明白是非。另外,根据低年级学生分辨能力低的特点,经常向他们讲述英雄人物故事以及学校中的好人好事,这样加强学生的自我行为训练,达到“品德与生活”课动情、晓理、守行的目的。

在品德与生活课中,只有真正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正确处理好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关系,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各种规范要求,能够在多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更自如地适应这个社会,总之,要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从追求人生目标上引导,做到明理、动情、守行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做人。

查看更多关于【生活妙招】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