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与此同时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文学作品,那你知道当代文学作品有哪些吗?今天排行榜123网小编将为介绍你当代文学十大巅峰作品,快来一起看看吧。
当代文学十大巅峰作品
1.《白鹿原》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首次出版于1993年。 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1998年,该小说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该小说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2. 《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围绕着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小说《生死疲劳》获得第二届红楼梦奖和第一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3. 《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像。《围城》一书是钱钟书“锱铢积累”而写成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就一般而言,情节琐碎的书必然要有绝佳的言语表达才能成为一本成功的作品。钱钟书的《围城》果真是把语言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因此,读《围城》不能像读一般小说那样只注重情节而忽视语言了,如果那样的话(忽略其言语),《围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也是最值得赏析的地方。
4.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百万字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5. 《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是他转译为中文后的书名,也有译本将这本书译为《瞬息京华》,1939年发布首版英文版。《京华烟云》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6. 《古船》
《古船》的作者是张炜,这是一本当代的长篇小说。其以胶东小镇洼狸镇自土改至改革开放40余年的历史作背景,讲述了隋、赵、李三个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里人性的扭曲与异化以及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那片土地的变迁。作品通过家庭的沧桑抒写了灵魂的困境与挣扎,以一个古镇的历史折射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是“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碑石”。
7. 《芙蓉镇》
《芙蓉镇》是古华的一本长篇小说,其描写了1963-1979年间中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这本书写出了政治运动中是非的颠倒,还原了“阶级斗争”后面隐藏的个人私欲,将“文革”悲剧的根源深入发掘到了1964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
8.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9. 《倪焕之》
《倪焕之》是叶圣陶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其讲述的就是怀着献身社会改革的青年倪焕之,由江南家乡到上海附近的一个乡镇高等小学任教。在这里,他遇到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校长蒋冰如,他们二人志同道合,不久师范毕业生金佩璋和倪焕之结了婚也来到这里,后三人共同进行教育改革的实验的故事。
10. 《钟鼓楼》
《钟鼓楼》是当代作家刘心武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5年11月。《钟鼓楼》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北京钟鼓楼的故事,通过12个小时的时间,描写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丰富的生活场景,充分展示了80年代的北京生活和社会变革,个人的悲欢离合相互交织构成了北京市民的生活图,揭示了在人生的舞台上的不同人生,体现出空间感。刘心武在书前题记中写道:“谨以此作呈现:在流逝的时间里,已经和即将产生历史感的人们。”这表明,作者试图以所描绘的生活形象,表达出他对中华民族的历史遗存和现实变革的思考,从而唤起人们增强面对人生的自觉意识,清醒地富于创造精神地走向历史的明天。《钟鼓楼》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钟鼓楼》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查看更多关于【娱乐排行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