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的绘画课堂上,我见过太多孩子的创意和想象力,在他们眼里一个黑点可能是一颗遥远的星星,一根直线可能是女巫的头发,一个圆圈可能是他们最爱的甜甜圈……而在我的亲子课堂上,当我邀请父母和孩子一起分别画画时,我看到了成人太多的中规中矩,他们的想象力远远不及孩子。每次在课堂开始之前,我都会跟父母说:“请你们把自己想象成孩子,想象你们回到童年,和你们的孩子一起开心的画画”,而结果还是一样。
这是来自教育一线的老师的感慨,我们的成人太缺乏想象力,太缺乏创造力,太缺乏创新精神。这样的家长在教育自己孩子时就是让孩子进入应试教育体制,进入了一种由教育专家设定好的程序和规定好的价值观标准中前进,一个个性格各异的孩子进入了标准化的打造过程,他们被鼓励要用超强的逻辑思维、运算方法、记忆本领、应试技巧来面对各种各样的竞争,而这样的习惯一旦形成,往往终身无法改变。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局限的、片面的,我们对孩子的管理是应试的,我们甚至都没有时间去关注他们的内心、他们真正的需求,因为我们都是这样应试教育流水线产品。我们希望孩子具有创造力,鼓励创新,可是我们却没有这样的能力,因为我们是流水线产品。
我们和孩子都太具应试智慧了。我们害怕这样的状态,却又不知如何改变。
这样的应试智慧在未来是不受关注和欢迎的,我们从国家教育政策面看到改革的决心和切实的行动力,在这样的政策导向基础上,我们看到我们的孩子应该更全面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竞争,我们就要鼓励孩子更注重全学科的学习能力、更符合自身特质的专长的学科学习、更综合的素质能力要求、更强的体能、更高的艺术素养,对孩子要求更高……
而要让孩子具备更全面的发展,我们就得“对症下药”,我们得了解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的潜能、了解孩子的个性特质,我们要走进孩子。
而走进孩子太难了,他们是单纯的孩子,我们是标准化的成人,“势利”的成人。从上学开始到大学毕业到参加工作,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适应性学习能力一直在退化,当我们开始管教和约束自己的孩子时,我们带着自己从类似“工业流水线”上得来的应试教育智慧,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要求、指使、命令。
再难也要有所改变。对孩子的要求基于应试却高于应试,这对家长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我们首先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真实的兴趣所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培养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冒险精神、实验能力,我们还要锻炼他们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团队合作……
我们需要在阶段性的痛苦过程中完成角色转变,从最初的“我要求你”到新标准下的“我尊重你鼓励你”。
尊重和鼓励的前提是了解,而要了解一个孩子,专家说“放低姿态,和他们当朋友”,“放低姿态”的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一个和你的孩子同龄的孩子来理解他们、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尊重他们。
查看更多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