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小寒”是与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相比较而言的。“寒”即寒冷的意思,表明已经进入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此时冷气积久而寒,但还没有达到最冷的程度,因而称小寒。
据新华社电根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今日12时34分将迎来“小寒”节气,标志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
此时节,全国气温都处于最低时期。
专家提醒说,此时节,公众勤锻炼可增强耐寒能力,常搓手可预防感冒发生。
据了解,每年阳历的1月5日至7日,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为小寒。
所谓“小寒”是与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相比较而言的。
“寒”即寒冷的意思,表明已经进入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此时冷气积久而寒,但还没有达到最冷的程度,因而称小寒。
天文专家提醒说,小寒节气,人们要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防寒防冻,尤其要加强对头部、背部和脚部的保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
小寒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6日左右(1月5日~7日)。
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
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此时,天气寒冷,大冷还未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
气候观测资料表明,我国大部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节气这一时段的气温是全年最低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及“街上走走,金钱丢手”等古代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时节的寒冷。
由于气温很低,小麦、果树、瓜菜、畜禽等易遭受冻寒。
为什么叫小寒而不叫大寒呢?这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
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
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成为大寒。
冬至是北半球太阳光斜射最厉害的时侯,那为什么最冷的节气不是冬至而是小寒到大寒呢?我们知道,一个地方气温的高低与太阳光的直射、斜射有关。
太阳光直射时,地面上接受的光热多,斜射时,地面接受的光热就要少,这是主要原因。
其次,斜射时,光线通过空气层的路程要比直射时长得多,沿途中消耗的光热就要多,地面上接受的光热也就少了。
冬天,对于北半球,太阳光是斜射的,所以各地天气都比较冷。
太阳斜射最严重的一天是冬至,这样说来,冬至应该最冷?
其实不然,最低气温却是出现在冬至后一个月左右的小寒和大寒期间。
这是因为,冬至过后,太阳光的直射点虽北移,但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直射点仍然位于南半球,我国大部地区白天的热量收入还是顶不住夜间向外放热的散失,所以温度就会继续降低,直到收入和放出的热量趋于相等为止。
这类似于一天中最高温度不是出现在中午而是在下午2点左右的原因。
至于小寒和大寒节气哪个更冷?
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历史资料统计表明:不同地点、不同年份情况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北方大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要低于小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南方则反之。
气温
小寒时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一5℃上下,极端最低温度在—15℃以下;东北北部地区,这时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低达—5℃以下,午后最高气温平均也不过—20℃。
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45°N以北的地区及藏北高原,平均气温在—20℃上下,40°N附近的河套以西地区平均气温在—10℃上下。
到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则在0℃左右,此线以南已经没有季节性的冻土,冬作物也没有明显的越冬期。
这时的江南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虽然田野里仍是充满生机,但亦时有冷空气南下,造成一定危害。
查看更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