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群岛称东南亚岛屿区,也叫南洋群岛,世界上最大的岛群,它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由印尼17,0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屿组成,通常包括新几内亚岛,而不包括西北方的安达曼、尼科巴(Nicobar)群岛及东方的俾斯麦群岛。总陆地面积2,475,249平方公里(955,699平方哩),约占世界岛屿面积的20%。沿赤道延伸6,100公里(3,800哩),南-北最大宽度3,500公里(2,200哩)。
马来群岛的地理位置
印度尼西亚主要岛屿及岛群包括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摩鹿加、巴布亚。菲律宾主要岛屿包括吕宋、民答那峨、米沙鄢(Visayan)群岛。该群岛还包括马来西亚(沙巴和沙劳越)、文莱、巴布亚新几内亚。群岛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环抱苏禄(Sulu)、西里伯斯、班达(Banda)、摩鹿加、巽他、爪哇、弗洛勒斯(Flores)和萨武(Savu)诸海。西与亚洲大陆隔有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北与台湾之间有巴士海峡,南与澳大利亚之间有托雷斯(Torres)海峡。
除菲律宾北部以外,全在赤道10度以内,平均气温21℃(80℉)。年降雨量自8,100公釐(320吋)以上至不足500公釐,大部地区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公釐(80吋)。每年7~11月西南太平洋生成台风达20馀次,向西、向北移动,常使菲律宾遭受强风暴雨侵袭。马来群岛人民多操澳斯特罗尼西亚语系的语言。马尼拉和雅加达居于世界最大城市之列。
马来群岛的地势
马来群岛上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且多分布在岛屿中部。平原比较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只有爪哇岛北部和苏门答腊岛东部平原面积较大。马来群岛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由于三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彼此挤压,时常引发地震。在地壳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时,地下灼热的岩浆也顺地裂缝上涌,在地面喷发形成火山。印尼和菲律宾是东南亚火山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些火山主要分布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努沙登加拉群岛和菲律宾的一些岛屿上。这些岛屿呈弧形自东向西延伸,因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灯火走廊”,这里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爆发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最不安定”的区域。
马来群岛的气候
马来群岛的气候分属于两种类型。印度尼西亚群岛主要是赤道多雨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是典型的赤道气候。但由于受位置(分居南北半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气候仍有差异。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气候介于亚、澳两大陆气候之间,亦兼有热带季风气候的特色,这是印度尼西亚群岛气候与非洲和南美大陆赤道多雨气候的不同之处。菲律宾群岛属于典型的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炎热、湿润,年分二季,随着季风方向的更换,雨量的季节分配和空间分布发生变化,此外,强大台风的频繁出现是菲律宾群岛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除菲律宾北部外,各岛都在赤道10度以内,平均气温21度,年降水量从8100mm至500mm不等,大部分地区越过2000mm。
因受地形和气候的制约,马来群岛的水系都短小急湍,河流的地面蚀低率很大。马来群岛的自然植被分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土壤是与其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相适应的热带土壤类型;马来群岛的动物界成为亚、澳两大陆动物的分界处。
马来群岛的形成因素
从地壳活动的特点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从板块“运移”来看,这里处在向西移动的太平洋板块和向北移动的印度板块、澳大利亚板块交接的地带,几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这里的地壳褶皱隆起,突出海面,形成海岛。
2、海岛大多濒临大洋海沟,海沟地带破碎,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容易形成火山岛。
3、这里的海水温度高,有利于珊瑚繁衍。而珊瑚是造岛的“能手”,能造出大量珊瑚岛礁,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就是珊瑚造的。
4、这里有十分宽阔的大陆架,大陆架为大陆的“本家”,随着海陆的沧桑变化,又可以形成面积较大的大陆岛。
查看更多关于【世界奇观】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