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突厥族是何民族?唐太宗为什么示弱突厥族?

历史解密  2020-04-26 04:200

突厥族是我国蒙古族的祖先,他们善于骑射,骁勇善战。唐代的时候,连战无不胜的唐太宗都不敢与之为敌,还俯首称臣向突厥族纳贡。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唐太宗时期的唐代可谓是国富兵强,但李世民却纳贡了十二年。

突厥族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人数多达数十万的军队。到了隋朝初年,突厥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其中东突厥不久被隋朝军队打败,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隋末天下大乱之际,东西两大突厥部落趁机迅速统一,重新振作,势力迅速发展,一跃成为雄居漠北、力控西域,甚至对中原地区也造成严重威胁的强大军事力量。

与此同时,隋末农民起义的风暴已逐渐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开始,全国各地先后兴起的反隋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参加的人数达数百万,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农民革命队伍有三支:一支是河南李密、翟让的瓦岗军,一支是河北的窦建德军,一支是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起义军经过七年的浴血奋战,到了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的时侯,隋朝政权的崩溃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各路起义军也遭到了严重创伤。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一直在等待时机的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时机成熟,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率军三万誓师,正式起兵,试图窃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

据《旧唐书》记载,在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时,突厥军队趁机袭击晋阳,大肆掠夺一番而去。突厥的袭击,使李渊、李世民父子意识到突厥不但是一支可怕的力量,而且也是他们争夺天下的后顾之忧,如果不与突厥搞好关系,自己刚刚形成的势力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为了消除突厥的威胁,李渊、李世民父子与心腹刘文静商议,由唐公李渊亲自给突厥国始毕可汗写了一封卑辞修好,并许以“称臣纳贡”的书信,又带上一份厚礼,派刘文静前往突厥谈判。

刘文静到达突厥时,始毕可汗问:“唐公起事,今欲何为?”刘文静回答说:“皇帝废冢嫡,传位后主,致斯祸乱。唐公国之懿戚,不忍坐观成败,故起义军,欲黜不当立者。愿与可汗兵马同入京师,人众土地入唐公,财帛金宝入突厥。”始毕可汗听了大喜,立即派遣大将康鞘利率领二千骑兵,随刘文静前往太原,又献上马千匹表示友好。刘文静这次出使突厥,秉承了李渊、李世民父子的的意图,抓住了突厥始毕可汗贪财图利的弱点,许诺攻下京师长安后所有财帛金宝归其所有,正中始毕可汗下怀。这件史实,唐代历史学家杜佑在他的《通典》中也有所记载:“(突厥)又更强盛……大唐起义太原,刘文静聘其国,引以为援。”打通了突厥这一关,向突厥称臣纳贡,引以为援,消除自己争夺天下时来自突厥的居大威胁,消除后顾之忧,这对于刚刚起步的李氏集团来说,是非常值得的。

随着李渊势力的发展壮大,突厥人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始毕可汗经常寻找各种借口,要李渊进贡财物。“及高祖即位,前后赏赐不可胜纪。始毕自恃其功,益骄踞;每遣使者至长安,颇多横恣。高祖以中原未定,每优容之。”“赏赐”这词用得很妙,下级给上级应为进贡,上级给下级才为赏赐。李渊是臣子,突厥始毕可汗是君王。虽然唐书颠倒主次混淆黑白但掩盖不住李渊称臣纳贡的事实。“优容”,实际上是由于实力不如突厥,而不得不满足对方的贪欲,对突厥的各种无理要求不敢有违抗。始毕可汗去世后,为了表示哀悼,李渊“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诏百官就馆吊其使者。”这是中国古代只有国君死时才能举行的隆重礼节,而李渊、李世民父子认识到由于唐朝在实力上与突厥相比仍处于下风,与其他集团争夺天下的局面还没有结束,所以只能稳住突厥,强忍怒气,与突厥新任可汗处罗搞好关系。处罗可汗死后,李渊、李世民父子仍以“臣礼”致吊,仍诏百官到其使者处吊丧。

唐朝统一全国后,突厥人看到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各个割据者手中勒索财物了,因此趁唐朝国力还不十分强大之际,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突厥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入攻并州(今山西全境和河北、内蒙部分地区),掳掠男女5000余口;又曾率骑兵10余万大掠朔州、进袭太原;更于626年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率兵20万直逼唐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京师震动。唐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臣下及将士隔渭水与颉利对话。颉利既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太宗许以金帛财物,与之结盟,表示臣服,才领兵而退,这就是历史上的“渭水之盟”。

李世民即位后,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注重经济发展,增强军事实力,一直到贞观三年(629年)以后,唐朝对突厥的臣服终于有了改变。此时,唐朝军队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兵源极广,士兵人数也大幅度攀升;相反,突厥的实力却逐渐下降,一些属国纷纷起来反抗,突厥上层统治者中间又出现分裂,形势出现了有利于唐朝的变化。从617年到629年的这十二年里,雄材大略的李世民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如何解决突厥问题,无时无刻不在为突厥问题而咬牙切齿。时机,时机,他在等待时机。贞观三年(629年),李世民在综合分析当前形势,做好充分军事准备后,认为彻底解决突厥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出兵突厥,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彻底消除自己心中隐忍了十二年的阴影,彻底改写大唐帝国向突厥“称臣纳贡”的历史,命李靖率领唐军主动出击突厥,大败突厥军,活捉颉利可汗,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至此,李世民对突厥的臣服历史宣告结束。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不仅以善于知人用人,勇于纳谏改过,创造出“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而名垂后世,同时他为统一全国及时调整与突厥关系的大局意识和他十二年来不惜向胡狄之国称臣纳贡的忍耐能力,也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玄奘法师回忆 古印度国王是怎样评价唐太宗
王曰:“尝闻………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竞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氓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盛德之

0评论2020-12-312854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三次震怒缘何成就帝王佳话?
明朝时坊间流传“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才子佳人故事,纯属话本戏说。俺今个儿给大家讲一出唐太宗三次龙颜大怒如何成就帝王佳话的史实。要说唐太宗李世民这个人还真是不简单,在他还是李二的时候,真的很二,他敢在他老爸李渊首鼠两端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坐实李

0评论2020-12-313398

唐朝第一“醋坛” 唐太宗拿她都束手无策!
吃醋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是爱和关心的别样表现。潜意识里则是感情专属和害怕失去的一种保护。古龙曾说过:“世界上不吃饭的女人或许会有几个,而不吃醋的女人却没有一个。”吃醋是爱情的表现,捍卫主权的武器。所以,吃醋就像吸烟一样,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

0评论2020-12-311001

唐太宗李世民自上而下如何看待济世安民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残暴,天下大乱。李世民劝父亲李渊起事,态度很积极坚决。而且他已经联络了裴寂、刘文静等人,对于起兵很有把握。刘文静是晋阳令,有人事脉络。他认为现在有许多避乱的人来到太原(李渊当时坐镇太原),“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

0评论2020-12-314173

唐太宗真是一代明君吗?晚年为何如此昏庸
在书本上唐太宗李世民始终是皇帝中的楷模,他重用贤才,广施仁政,尤为着名的是善于纳谏——这种“从谏如流”的品质,现代高官都不容易具备,何况“家天下”的封建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已成为千秋功业的代名词。李世民,在史册里就是光辉灿烂的“正

0评论2020-12-313951

唐太宗要怎么做才能避免玄武门带来的骂名?
相传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这一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

0评论2020-12-313427

武则天14岁即进唐太宗后宫 为何12年未获宠信?
在中国历史上,临朝称制的女性并不少,但真正称帝并改国号的,只有唐朝的武则天一人。可你知道吗,就在武则天改元称帝的37年前,那时,她还是唐高宗后宫里的一名昭仪,在唐帝国江南地区,就有一名女子称帝。有传说称,武则天与她还有一段渊源。武则天称帝之

0评论2020-12-314003

唐太宗一件小事窥出武则天野心
都知道一看是,武则天并不是当时的唐高宗的皇后,而是当时唐太宗的后宫“才人”,也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嫔妃。但是武媚娘历史的描述的是:唐太宗听说她仪容举止美,外貌出众,内涵修养皆为上乘,特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但是

0评论2020-12-304157

南朝宋高祖刘裕 文治武功堪比唐太宗
如果给中国所有的皇帝做一个排行榜,刘裕其实应该能排到前十名。后人对于这位南朝帝王知之甚少,实际上刘裕政绩颇大,除了夺晋登基外,刘裕本人几乎可以说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其能力并不比后世的唐太宗差。因此被誉为‘南朝第一帝王’大凡开国君王往往出身

0评论2020-12-301492

唐太宗李世民很可能是胡人 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一提起唐太宗李世民,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李世民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皇帝,一手开创了享誉后世的贞观之治,然而李世民的皇位却是得来不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并兵谏李渊放权,最终才成就了自己的一代霸业。

0评论2020-12-303683

他的人生竟与唐太宗神似 弑兄杀弟逼父政变
“唐太宗”李世民的人生经历颇有被人诟病之处,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因为“玄武门之变”中弑兄杀弟、让手下提着刀威胁老爹,以“非法”手段夺取皇位,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作为一位有为之君的历史地位。在朝鲜历史上,也有一位“太宗”,这位“太宗”是李氏朝鲜的第

0评论2020-12-301741

唐太宗李世民的嫡次子李泰为何没有当上太子?
李泰在唐朝时期是有名受宠于李世民,可以说是同时期里皇子中最受宠的一个。李泰最后也正是因为受宠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与哥哥李承乾争太子之位,李承乾被逼造反。最为李世民宠爱的嫡次子李泰本来可以成为太子,那么李泰为何没有当上太子呢?其实李泰和哥哥李

0评论2020-12-293315

唐太宗推倒魏征碑 神话的破灭
一个是从谏如流的明君,一个是耿介直言的忠臣,唐太宗与魏征不仅成就了彼此的政治美名,也铸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君臣佳话。然而生前君臣无隙,身后却反目成仇——唐太宗为何推倒他亲手撰写的魏征碑?在这段君臣佳话的流传中,又有着哪些偏离历史真实的记载呢?

0评论2020-12-294061

一代名将尉迟恭 唐太宗最为钟爱的大将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个历史人物,他的事迹,大家肯定熟悉,他的名头可是响当当的。在农村我们经常会看到,每家每户都会在大门上贴两个门神,一个是秦琼秦叔宝,另一个是尉迟恭尉迟敬德。而我们今天讲的则是尉迟恭。关于门神的小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太宗李世民

0评论2020-12-291303

刘备三请诸葛亮 而这个人让唐太宗四次请他
大唐贞观三年,中郎将(高级武职,即各府卫的禁卫统领)常何的府邸。皇帝的使者再三行礼,请常何的门客马周入宫详谈。使者说,皇帝陛下的原话,是恭请马周先生,不是召见,更不是命令。但马周回说身体不适,拒绝了。使者又来了两次,马周还是拒绝。这一搞,可

0评论2020-12-292533

唐太宗为何为魏征墓碑撰文后又推倒墓碑?
魏征与唐太宗两人之间曾有一段问答。太宗说:我说什么,你只管当时答应,下来有机会再另外陈述意见,难道不行吗?魏征答:“从前舜告诫群臣说:‘你们不要当面顺从我,退下后又有话说。’如果臣当面顺从又另找机会陈述意见,这就是‘退下后又有话说’,难道是

0评论2020-12-281520

唐宪宗李纯 竟是一个能与唐太宗并驾齐驱的皇帝
唐宪宗李纯,原名李淳,被立为皇太子以后改名。他是顺宗长子,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二月十四日出生在长安宫中。宪宗即位以后,经常阅读历朝实录,每读到贞观、开元故事,他就仰慕不已。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比较注重发挥群臣的

0评论2020-12-281397

铁勒族大将契苾何力 希望为唐太宗殉葬的义士
契苾何力(?--677年),铁勒族人,祖与父都为可汗。“契苾”是他所属部落的名称,而“何力”则是他的名字。契苾部落在迁入内地之前,主要活动在阿尔泰山及天山一带。契苾何力九岁那年父亲去世,632年?贞观六年,他与母亲率领本部一千余众内属,唐太

0评论2020-12-284268

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制造的“四大冤案”
唐太宗李世民一面倡导“宽大安抚”,实行开明统治,体现人文关怀;一面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猜忌心理,对大臣动辄问罪,轻则贬黜,重则杀戮。李世民多次制造冤假错案,让一些有功之臣蒙受不白之冤,不少贤能之士遭受无妄之灾。唐太宗被称为“千古

0评论2020-12-272346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