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揭秘古代官职 大良造起源战国 大长秋初始于汉代

历史解密  2020-10-29 02:050

眼下,央视电视剧频道正在热播《大秦帝国》,很多观众对其中的“大良造”等官职一头雾水。无独有偶,近年来,随着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普及,很多人对剧中、书中的一些古代官职懵懵懂懂:搞不清他们都是什么官。比如“二千石曹尚书”、“大长秋”、“右扶风”等。而且,不但普通观众、读者不懂,有的甚至连专家、学者也是一知半解、模模糊糊。

这些听上去极为陌生的古代官职到底是干什么的?官阶有多大呢?

大良造战国时始设立的一种官职,是朝中最高的官职,掌管军政大权。秦朝时,朝廷设立了“相国”一职,替代了大良造的位置,于是大良造由“实”转“虚”,成为一种爵位。秦国有很多立有军功者或名臣都曾获封“大良造”,如商鞅、公孙衍、白起等人。

二千石曹尚书秦汉时期设置的一种官职。秦汉时期,官员的俸禄为每年二千石粮谷(一石为120市斤)。“曹”是古代的一种官署或官衙;“尚书”是西汉时首设的一种官职,由五人分任,其中一人为组长,称为“尚书仆射”(“射”发“夜”音),其他四人分别称为“曹”,“曹”的年薪也是二千石粮谷,所以这五位官员便被称作“二千石曹尚书”。

典属国秦朝时始设的一种官职,掌管国家与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属国(边境各族降服于中央朝廷,仍存国号的即为属国)的各种事务,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长。北魏以后不设。

大长秋汉代时始设的一种官职,主要负责管理皇后的宫中事务。“大长秋”原是汉代皇后所住的宫名,后来代指官员。大长秋一职多由宦官担任,是皇后身边的近臣。唐以后,大长秋一职不再设置。

右扶风汉代时始设的一种官职。右扶风原是汉代京城郊区的一个郡名,后称该郡的郡守为“右扶风”。右扶风是京城的地方行政长官之一,与京兆尹、左冯翊合称“三辅”,共同治理京城长安。三国曹魏时,此官改成“扶风太守”。

大舟卿南朝梁始设的一种官职,主要负责全国的舟船、航运、河堤之事,大体相当于今天的水利部部长或河道管理局局长。

孔目唐朝时始设的一种官职。孔目最初掌管朝廷的文书、档案、收取图画等事务,大体相当于今天国家档案馆馆长,因其所管之事无论大小,一孔一目均要经其手,故称“孔目”。宋时沿设,《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裴宣,便做过此类官,故有“铁面孔目”的绰号。

日讲起居注“日讲官”和“起居注官”是清朝时设的两种官职,“日讲官”主要负责每日为皇帝讲解经书;“起居注官”是记录皇帝言行、编撰起居注的官员。后来,这两种官职合二为一,称为“日讲起居注”。他们是皇室的近臣,出宫巡查时,地方官员都要对他们高看一眼,礼敬有加。

牛录额真早期满族出兵或狩猎时,按家族村寨组织队伍,每10人选一人为首领,称为“牛录额真”(“箭主”之意)。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定300人为一牛录,作为基本的户口和军事编制单位,设牛录额真一人管理。清太宗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改“牛录额真”为“牛录章京”(“佐领”之意),掌管所属人口、田宅、兵籍、诉讼等事务。

启心郎清代时设置的一种官职。清军入关前,皇太极曾建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各部兼用满、蒙、汉各族官员,由于语言不通,所以每部都设一名“启心郎”,负责满、蒙、汉大臣之间的语言沟通,大体相当于翻译。后来,由于官署工作量较大,每部的启心郎增设到3人。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废止这一官职。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战国时期的商於郡在今哪里?
商於为古代地名,辖区主要为现在的陕西省商洛市境内。春秋战国时期,商於之地原属于楚国,秦国故土本为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商於位于秦岭南麓,为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后来商於被秦国占领而成为秦地,该地后来还成为了商鞅的封邑。秦国占领商於之后,在接近秦

0评论2022-04-233731

春秋战国和三国哪个早?
春秋战国和三国相比,春秋战国时期更早,春秋战国是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而三国是在220年-280年,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

0评论2022-02-234646

战国七雄究竟指的是哪七个国家?
提到战国七雄,自然而然我们就会想到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争斗。可是在战国时期大国小国数不胜数,这战国七雄究竟是指的哪七个国家呢?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l年)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

0评论2020-12-311411

历史上被误解最深的男人 宋玉黑锅背了几千年
楚有宋玉,风流倜傥,芝兰玉树,玉树临风,风华绝代。一时间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引领了楚国的时尚风向,成为美男子的代名词。楚有登徒大夫,下里巴人,蓬头垢面,不识风烟,偏偏没有眼力介的和宋玉宋大才子杠上。这不,被宋大才子送了个好色的名头,黑锅一背,

0评论2020-12-303681

揭秘战国七雄之赵国灭亡的原因
赵国自长平之战后一蹶不振,邯郸保卫战如果不是信陵君盗虎符救赵国,恐怕秦国灭六合的时间还要大大提前一些。即使这样,赵国也没有把握住这千载难逢的喘息机会,相反他们在这段最后的时光,还害死了最后的名将李(牧)。而李(牧)的死仍然跟一个女人有关。李

0评论2020-12-301084

战国史上的三家分晋为何变成了七雄逐鹿
历史为什么会在公元前5世纪进入战国时期,是必然还是偶然?如果是必然,哪些因素在起决定作用?哪些因素在起促进作用?战争是政治的延伸。中国之所以进入战国时期,政治格局的剧烈变化,是最根本的原因。这一变化就是,维持中原国家脆弱平衡的唯一的霸权晋国

0评论2020-12-292120

战国雄主魏文侯怎样聚拢英才 魏文侯的人格魅力
魏文侯是谁魏文侯生于公元前472年,卒于公元前396年,名魏斯,一名都,现在山西夏县人,战国时期魏国的开国君主,可以说是魏文侯奠定了魏国在战国时期百年霸业的基础,公元403年,周王室承认了韩、赵、魏的诸侯国地位,魏国成为一个封建国家。魏文侯

0评论2020-12-293193

春秋战国的最强国是楚国 而不是齐国?
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若论哪个国家保持强国的地位最久,答案恐怕不是春秋首霸的齐国,更不是横扫六合的秦国,而是自始至终都是一派强势的楚国。看看春秋战国的历史就知道了,齐国在齐桓公死后,虽然依旧保持着大国地位,但国力每况愈下,一直到了齐景公时代才

0评论2020-12-294352

战国最耀眼的名将白起 屠戮天下 为中国之最!
“人屠”白起,战国四名将之首,秦国乃至整个战国时期战绩最盛的超级名将。他的战绩若是以杀伤士卒的数量来衡量的话,恐怕是中国历代第一!一般来说,名将基本分为2种类型,一类是理论战略型,应该称为军事家。例如孙武,吴起,孙膑,戚继光首先是理论大师,

0评论2020-12-283616

信陵君为什么是战国四公子之首 信陵君的故事
说到信陵君,大家脑子里第一反映出来的就是“窃符救赵”这个典故,在这个故事里,信陵君为了帮助姐姐救赵国,不惜窃取魏国的军符,冒着生命危险救赵国,在信陵君的努力下,秦军被击退,暂时解除了邯郸之危,赵王感谢信陵君说:“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信陵

0评论2020-12-281056

揭秘战国四大名将排名 战国四大名将谁最厉害
战国后期秦国的白起王翦和赵国的廉颇李牧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大的影响力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战绩辉煌,规模庞大,举国轻重。战国四大名将都是不败之将又在同一时代,那么他们谁最强谁最弱呢?白起,几次大规模战役大获全胜,破敌百

0评论2020-12-281178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