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出生名门,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一任皇后。父亲吴俊是羽林前卫指挥使,母亲是能弹琴、写诗的才女。吴氏从小喜欢读书、弹琴,颇有才华,长大后更是亭亭玉立。
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明英宗朱祁镇为皇太子朱见深选妃。吴氏通过层层筛选,与其她两位侯选人走到最后。英宗觉得三位侯选人都不错,一直未拿定主意。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英宗觉得身体不适,病情不断加重。临终前,英宗对钱皇后和周贵妃(朱见深生母)说,三人中吴氏更好一些。让她俩再观察一下,尽早确立太子妃。
由于钱皇后和周贵妃向来不和,协助选妃的太监牛玉向她们推荐了吴氏。钱皇后和周贵妃也觉得吴氏知书达理,端庄雍容,有母仪天下的风范。英宗病逝后,朱见深即位,为明宪宗,吴氏被册立为皇后。宪宗并不喜欢吴氏,婚后很快被冷落。宪宗一直想立自己喜欢的宫女万贞儿为后,万贞儿比宪宗大十九岁,英宗在世时就很反对。
吴氏虽然被立为皇后,但宪宗的心都在万贞儿身上。万贞儿虽为宫女,却得宪宗宠幸,很是嚣张。万贞儿言语之间经常挖苦吴皇后,吴氏皇后忍了多次。但万贞儿觉得吴皇后好欺负,一有机会就讥讽她。吴皇后最终不堪忍受,下令杖责万贞儿。
皇后打一个宫女,在皇家本不是什么大事。万贞儿仗着宪宗宠幸,跑到宪宗跟前添油加醋地说了吴皇后一堆坏话。宪宗听后,火冒三丈,跑到吴皇后寝宫问罪,当着万贞儿的面,杖责了吴皇后。万贞儿对此还是不依不饶,直到宪宗答应废掉吴皇后,她才破涕为笑。
但废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吴皇后并无过失。万贞儿很快想到了一个办法。当时太监牛玉负责选妃事务,宪宗把牛玉关进牢中,严刑拷打。牛玉怕受皮肉之苦,屈打成招。在宪宗的授意下,牛玉颠倒黑白,说英宗在位时中意的人选是王氏,吴氏的父亲贿赂了他,他才假传遗旨,吴氏才得到正宫之位。
宪宗得到牛玉的口供,要求钱太后和周太后废掉吴皇后。钱太后不太相信,反对废后。周太后一向与钱太后不合,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为彰显自己权威与钱太后唱反调,支持宪宗废后。钱太后只好妥协。
得到两宫太后的批准,宪宗连下三道诏书废后。诏书中说:吴氏作为皇后言语轻佻,行为放肆。为得皇后之位行贿作弊,蒙骗两宫太后。吴氏种种行为不配为后,现已请命两宫太后,废吴氏于别宫。
吴皇后接到诏书,欲哭无泪(只做了一月皇后)。但一切已成事实,吴皇后默默地接受了一切,迁居西宫,从此过着冷清的生活。吴皇后被废后,宪宗被迫封王氏为后,万贞儿被封为贵妃。
吴皇后本以为她的一生都要在冷宫度过,但她的一个善举让她在多年后得以离开冷宫。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宫女纪氏之前被宪宗临幸,在安乐堂生下一子朱祐樘,即后来的明孝宗。纪氏怕孩子被万贞儿迫害,一直未公开此事。孩子在吴皇后和太监张敏的保全下得以存活下来。
宪宗一直苦于自己没有儿子,后来张敏把实情告诉了宪宗,朱祐樘被封为太子。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宪宗去世,朱祐樘即位,为明孝宗。孝宗深感吴皇后的养育之恩,将她接出西宫,以生母的礼遇服侍孝敬她,还将她的哥哥吴瑛升为都指挥佥事,入锦衣百户。
吴皇后凄苦一生,晚年因当年的善意之举得到善报。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吴皇后病逝。由于生前被宪宗废掉,不能和宪宗合葬。明武宗采纳大学士李东阳的建议,以妃子葬礼规格将吴皇后葬于金山,但没有谥号。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