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庄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的一个村庄,距城区约12公里。这里依山傍水,绿树成荫,风景十分优美,共有300多户人家、2000余人口世代生活在这里。
村子里的八戒寺远近闻名。走进寺庙,猪八戒塑像赫然入目——挺着大肚子、肩扛九齿钉耙、头戴僧帽、足穿麻鞋、身穿蓝布衫,一副憨厚而又威风凛凛的样子。由于长年香火缭绕,八戒像的脸已经被熏成了古铜色。十里八乡的人们来这里烧香求愿,供奉不断,祈求猪八戒保佑家人孩子平平安安,百病不生,据说还十分灵验。
据当地民俗学者研究,西庄村建八戒寺、崇拜猪八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不仅《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原型就出自这里,而且西庄村就是猪八戒入赘时的“高老庄”。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找到猪八戒岳父——高才的宅邸遗迹,村子里甚至连一户姓高的人家也没有,这样的结果不禁令人心生疑窦:西庄村难道真是高老庄吗?
村民的回答是肯定的。据西庄村最年长的张正友老人介绍,高老庄就是西庄村的前身。他家世居这里,早在十几代人之前,村里就有了猪八戒的传说,故事的梗概流传多年,至今依然清楚——相传,猪八戒自幼生长在浪坝村云栈洞(今卧佛寺石洞,距西庄村1.5公里)。小时候的猪八戒特别顽皮,经常把村民为防水患而筑起的土坝拱得稀烂,使村庄得了一个“烂坝”的名称,后来为了叫着好听,烂坝村便循音改为“浪坝”并沿用至今。
猪八戒成年后,看上了邻村(高老庄,即今西庄村)富户高家的三女儿高翠兰。为了接近高翠兰,猪八戒便经常到高家大宅后面的山上开荒种地,累了就跳到村子北边的河里洗澡——这条河就是现在的“八戒河”。每当路过高家门口时,猪八戒总会找机会和高翠兰搭话聊天,两人日久生情。
开始的时候,翠兰的父母嫌猪八戒“长相似猪”,十分丑陋,并不同意这桩婚事,可后来二老见猪八戒勤劳肯干、为人厚道,终于答允了。入赘高家后,猪八戒与高翠兰男耕女织,相敬如宾。猪八戒耕过的地疏松适种,至今仍然肥力不减,被村民爱称为“八戒地”,他农闲歇息过的山洼则被称为“八戒箐”。
由于高家上下笃行佛教,猪八戒受他们的影响也开始居家修行。几年后高家二老仙逝,猪八戒便作别妻子,随着一位游方和尚远行——没想到他这一去便再没有回来。再后来,村民们纷纷传言说,猪八戒是遇到了“神僧”,已被神僧度化飞升了。
为了纪念村里出了一个“神仙”,村民们立庙供起了他的神像。传说中,多年后高翠兰也修成了正果,羽化成仙而去。在她离世的次日,八戒庙神殿前突然长出了一株雍容华贵的粉牡丹——直到现在,这株牡丹都还每年开花,花开之时西庄村人们会纷纷前来上香朝拜,祈求赐福。
猪八戒、高翠兰夫妻离世后,高家后代便不在高老庄居住,举家迁到村东南一公里以外的“七拜村”(现今的妻贤村)。高老庄的高氏一姓从此消失,村名也慢慢改为现在的“西庄”。
猪八戒如何走进《西游记》?
有人说西庄村世代相传的“八戒故事”有模仿《西游记》的痕迹,但据张正友老人讲,猪八戒娶亲的传说早在《西游记》产生之前就已在西庄村流传,他们的祖先当时根本不知道世上有什么《西游记》,他们在讲这些故事时,《西游记》还没有“出世”呢!
而且,从八戒寺的立庙时间始于唐代来看,显然不是先有《西游记》后有八戒寺的。那么,《西游记》的作者江苏人吴承恩,是否曾经到过这个离他家乡万里之远的云南边陲村寨,收集过民间传说?因为村子与村子周围那些和猪八戒有关的传说,早就在《西游记》产生之前就已经流传。
要查证小说与西庄猪八戒原生故事的联系,自然要牵涉到小说作者吴承恩。吴承恩(约1501—1582),明代小说家,江苏山阳(今淮安)人,自幼喜爱神话故事。他创作的《西游记》除了作者自己虚构的情节之外,大部分源自于历史上志怪书籍的记载和流传于民间的一些传说。据有关研究资料来看,吴承恩并没有到过明代永昌郡(今保山)。那么,《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为什么与西庄村的八戒传说如此相似呢?
西庄村的大部分老人都十分肯定地说,他们的祖先中有人曾跟吴承恩接触过,猪八戒高老庄娶亲的故事,就是由这些人讲述给吴承恩的。不过,吴承恩是淮安人,万里之外的云南西庄人又是如何跟他接触上的?
一个相关的历史背景很重要——在吴承恩生活的前期,特别是明初洪武年间,中原移民大举南迁云南边陲。据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云南之谜》记载,当时“共迁移30多万江苏人入滇”。这一说法与清代《云南通志》的记载是相符的,而民间的一些家谱记载也足可证明这一说法的确切性。
西庄村最早名叫“小岭岗”,原是荒山野岭之地,明朝初年,戴氏、高氏两大家族最先从江苏迁入此处。之后,董姓、张姓、蒋姓也相继迁入,小岭岗的人烟逐渐兴旺。“这个八戒庙最先在小岭岗北面,130年前才搬到现在这个地方。”张正文说,随着移民中高姓族人的势力逐渐扩大,高家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之后小岭岗便正式定名为高老庄。
早在2000年的时候,西庄村一位叫张海元的人曾专程到江苏考查过,确证村里的戴、高、蒋、张几大家族祖先来自南京应天府所辖的柳树湾及上元县等地,而董姓家族则是江苏淮安人。董氏祖先在江苏淮安时,曾与吴承恩家族是亲戚关系,明代董氏族人在回江苏老家淮安探亲时,吴承恩曾专程赶到董家看望。在那时,大部分内地人对云南所谓“恶劣”、“蛮荒”的地理环境十分恐怖,所以把这里称为“烟瘴之地”,吴承恩很感兴趣的是,居然还有迁到云南活着归家探亲的亲戚。当时,吴承恩已60多岁,刚从浙江长兴县任上退休回家。自幼喜爱神话故事的他,正着手收集资料打算创作《西游记》,这位董氏亲戚讲述的有关西庄村猪八戒传说的故事,使吴承恩如获至宝。据董氏后人说,当时吴承恩还有随这位亲戚进云南滇西游历的打算,后来因为路途遥远,加上自己年事已高而没有成行。
明万历年间,小说《西游记》问世,发生在西庄村猪八戒娶亲的故事,基本上被搬进了小说的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大圣除魔》的章节里。
查看更多关于【野史秘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