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文人评明崇祯帝 性愎自用 不能辞亡国之咎

历史解密  2020-12-02 18:170

明朝灭亡,崇祯帝有多少责任,如何评价崇祯?朱允炆是自焚而死,还是出宫逃亡,其生死之谜何解?如何评价“贰臣”洪承畴?近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樊树志做客澎湃?问吧,为读者解答相关疑惑。摘要部分精彩回答,以飨读者。

13信高宣传委员:樊教授你好,请问从客观来讲崇祯皇帝的性格是不是导致明朝灭国的一项原因呢?如果是就一位帝王来说是什么养成了这样一种可以说偏执的性格?(对于性格的解读来自《罗辑思维》不知道正不正确),谢谢您。

樊树志:崇祯皇帝不是亡国之君,但是明朝确实亡在他手上,他有责任,不能辞其咎。一个来说,崇祯存在用人不当的问题,启用温体仁做内阁首辅,使得朝纲日坏。所以有崇祯皇帝“遭瘟”一说。“瘟”,就是指温体仁。这个问题,我在《明代文人的命运》一书中有详细的阐述。另外,崇祯有很多内堂,就是小金库,但是他不拿出来。辽东的军队发不出军饷,兵士们没有斗志,所以打不过清军。明朝灭亡,崇祯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金皇色葡萄球君:如何评价崇祯?

樊树志:看到有很多读者都在问关于崇祯的问题,我就在这里一并说说我对崇祯的看法,诸君也可以参看我的两本书——《崇祯传》和《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位十七年,以身殉国时年仅三十五岁。他受命于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清查魏忠贤阉党逆案,拨乱反正,营造新政,令人耳目一新。但是,从万历到天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弊政,压垮了明朝的统治架构,内忧与外患同时袭来。

朱由检企图挽狂澜于既倒,无奈时运不济,在攘外与安内的两难选择中,王朝走向了末路。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进入北京,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演出了并非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乾隆年间在文坛颇有声望的历史学家全祖望,写了一篇《明庄烈帝论》,基调是:“庄烈(朱由检)之明察济以忧勤,其不可以谓之亡国之君固也,而性愎而自用,怙前一往,则亦有不能辞亡国之咎者。”

乾隆时编纂完成的《明史》,对朱由检的评价似乎同情多于谴责,说他继承万历、天启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沉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场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

文中未提及:樊老师,近期在看《晚明大变局》,收获匪浅。但其中有个小细节还望您解惑。在您提到胡宗宪时,说他人品极差,请问这个论点有何根据,是否因其依附严党?还望您说下对胡宗宪此人的见解,谢谢。

樊树志:胡宗宪颇有才干,却心术不正。万斯同《明史?胡宗宪传》说:“宗宪为人多权术,喜功名,因文华结严嵩父子,岁遗金帛子女珍奇淫巧无数。嵩父子德甚。”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评价他:“才望颇隆,气节小贬,侧身严赵,卵翼成功。”此处所说的“严赵”,是指严嵩、严世蕃父子以及他们的党羽赵文华。嘉靖皇帝任命工部侍郎赵文华前往浙江“督察军务”,胡宗宪对他死心塌地,通过他巴结严氏父子,平步青云,由巡抚晋升为总督。嘉靖三十九年,赵文华因贪赃枉法被革职,在回乡途中自杀而死。失去了赵文华这个“内援”,机敏过人的胡宗宪改变策略——“思自媚于上”,把“走权门”改变为直接“通天”,讨好皇帝。他深知皇帝痴迷于道教,修炼长生不老之术,于是不断向皇帝进献祥瑞,尽溜须拍马之能事。

除掉王直、徐海,是胡宗宪引以为自傲的事功,其间充满着阴谋诡计。胡宗宪利用同乡关系,招安从事海上走私贸易的徽商王直,把他的母亲从金华监狱释放,派人前往日本游说。王直企盼朝廷在浙江定海等港口,仿照广东事例“通关纳税”,使走私贸易合法化,决意归顺。胡宗宪又派人拿着王直养子王滶的书信,诱降徐海,徐海以为王直已经归顺,自己也想“内附”。孰料,胡宗宪策动徐海和同伙陈东内讧,然后乘其不备,发兵围困,迫使徐海投水而死。王直投降后,胡宗宪抛弃先前的承诺,把他斩首于

查看更多关于【历史解密】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悲惨大明 崇祯皇帝杀了魏忠贤为何救不了大明江山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在赴景山上吊自杀,死前他干了一件令人惊诧的事情——收葬魏忠贤遗骸,厚葬于香山碧云寺。将死之人,为什么还要干这样一件看起来没用且自打耳光的事?我们知道,崇祯在天启七年继位,八月底登基的他,仅仅过了两个月,就开始对皇兄信

0评论2020-12-312648

洪承畴被俘后降清另解 怕被崇祯皇帝“问责”?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知人善用——对于管理者来说,这是最重

0评论2020-12-293201

为什么明朝皇帝崇祯选择自杀殉国
其实早在李自成逼近北京的时候,很多人都劝崇祯迁都南京,南京在明朝是陪都,那里有较多的粮食及兵力储备,但是崇祯皇帝生性优柔寡断。再加上一些思想守旧的大臣认为这是逃跑、胆怯行为,会给大明王朝的面子上抹黑,最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让人没想到的是,

0评论2020-12-294675

崇祯皇帝性格孤僻多疑原因 童年丧母伤害太深
崇祯帝见到母亲画像,往事回忆,思绪万千,悲痛欲绝,泪如泉涌:“帝雨泣,六宫皆泣。”(《明史·后妃传》卷一百十四)朱由检迎进母亲画像,悬挂在宫中。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幼年丧母对他的伤害至深。乾清宫的悲剧很多,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的“三悲”—

0评论2020-12-271541

八旗兵战斗力世界第一是个幌子 崇祯成千古罪人
明末清初,十几万的八旗兵直捣北京城,轻松打下大明江山,大家都信以为然八旗兵战斗力如此强悍,其实不然。八旗兵战斗力很普通,出名的是军纪。八旗兵每次作战都会抢劫财物和奴隶,但是士兵从不私拿,都是战斗结束后论功行赏,而这种军纪制度是努尔哈赤创立的

0评论2020-12-252300

比吴三桂更可耻 他是直接送崇祯上吊的罪将
崇祯也许是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皇帝。他手下的文官武将,他多半不了了解,自然也谈不上因材任用……大同总兵姜瓖就是其中之一。大同是北京的西大门,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作为京城的屏障,大同不仅设立了巡抚,还有总兵驻军。大同的城池坚固什么的就不用多说了

0评论2020-12-253273

崇祯帝为什么最终改变主意赐死魏忠贤?
徐应元,原信王府太监。当崇祯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他就开始伺候这位主子爷了。可以说他是看着崇祯长大的,深知这位主子爷的脾气。就在魏忠贤企图以检讨书蒙混过关的时候,他及时发出了预警。这是最后的时刻,也是最关键的时刻,所谓雷霆雨露莫非王恩,您可千

0评论2020-12-252944

历史上李自成与崇祯皇帝 到底有多大仇恨啊?
李自成(1606~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首领,他带领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逼死了明崇祯皇帝,树立了大顺政权,但不久农民起义军就在吴三桂和满清军队的结合夹攻下败亡,李自成也寿终正寝。有人说李自成和崇祯的两全其美是由于互断了对方的龙脉,才使

0评论2020-12-242762

明朝灭亡后崇祯帝子女下落之谜:崇祯后代在哪?
明朝末代皇帝的子女们下落之谜:崇祯迫周皇后自杀,又手刃妃、嫔、公主后,到万岁山吊死在一颗槐树上。明朝就此灭亡。但人们感到困惑不解的是:明朝末代皇帝的子女们哪儿去了?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闯王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率领农民起义军直

0评论2020-12-241984

朝鲜称臣后开始祭祀明崇祯帝真实原因
大报坛遗址在昌德宫后苑西北角,遗憾的是这里并没有向游人开放,只能隔着树林远望。大报坛是1704年,即明朝亡国六十年时,朝鲜肃宗为报答壬辰战争中向朝鲜派遣援军的明神宗万历皇帝而修建的祭坛。到了1749年朝鲜英祖又增加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思宗崇祯

0评论2020-12-244468

崇祯皇帝为何在上吊前5天重新给魏忠贤修坟?
魏忠贤是明朝末期最得宠的太监,自称九千岁,明熹宗的时候,他飞扬跋扈,排除异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等到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后,立即找了个借口,颁布魏忠贤十大罪状,发配凤阳,后又命人让魏忠贤自杀。可以说,崇祯除掉魏忠贤及其党羽

0评论2020-12-234607

崇祯杀袁崇焕是找“替罪羊”吗?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崇祯皇帝作为大明帝国最后一位天子,他比前任几位皇帝(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都更加励精图治,奋发向上,不仅颇有中兴之志,也做过诸多实践之为。只可惜,他从前辈手中继承来的宝座还是那个宝座,但江山社稷已经千疮百孔

0评论2020-12-231629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