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曾国藩巧解家乡琐事 安抚家人别得罪乡里

风云人物  2020-04-30 16:100

皇帝都有三门子穷亲戚,更何况从湖南山冲里走出来并逐渐在皇城根下站稳了脚跟的曾国藩!曾哥老家荷叶塘的穷亲戚一大把,家人也基本待在山冲里,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他剪不断,当然也没法剪,因为剪了就是不孝。

道光二十四年,是曾国藩在官场上的上升期,他却在家书里记述了一些自己和家乡的小龃龉。那么,他是如何化解这些小龃龉的呢?

职场上升期应酬渐多名声渐起

公元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曾国藩在京城的处境渐渐改善。首先是居住环境,于是年三月二十四日搬到了前门内西边碾儿胡同,共有房屋28间,每月房租为三十串钱,曾哥很惬意地说:“极为宽敞。”

而且,曾哥在京这几年坚持读书提高,修身养性,功夫也慢慢显示出来了,他在该年五月十二日的家书中交代:“今年应酬,较往年更增数倍。”那都是些什么应酬呢?信中有罗列——

一、为人写对联,客户大多来自四川和湖南,忙到了“日不暇给”的地步。几年的练习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他敢拿着毛笔出来抖一抖了。

二、借钱的也多了。曾哥的收入虽然有改善,但也不至于多到请人帮忙花钱的程度,所以借钱的十有八九是失望而归的。不过曾哥还是很注意态度问题,“不管有借无借,多借少借,皆须婉言款待”。

三、各种酒席拜会客人诸事。

四、接见门生,这件事“颇费精神”。这一年,曾哥会见的最有名的门生是湖南新宁的江忠源。当时郭嵩焘在座,谈笑风生一番之后,送江忠源出门,曾哥忽然对郭嵩焘说:“江同学必定立功名于天下,可惜死于节义。”当时天下还算太平,曾哥却说出这么一番血淋淋的话来,让人大吃一惊。可见他长期阅读史书,读出一些道道来了。

这时候曾国藩在湖南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在十二月十八日的家书里,他承认“而省城之闻望日隆”,在长沙城的名气越来越响,但自己也不知道名声是怎么提升上来的。

而当时最大的好消息是,道光皇帝要接见他。五月十二日的家书透露:在五月十日,朝廷就有谕旨,皇上从十六日开始,要接见一批身份不高的官员,酌情提拔。接见名额为每日两名,曾国藩排在第六位,按日子推算应该是在五月十八日。曾哥高兴地说,这是皇上的“勤政求才之意”。这个传统,已经实施了十六年,道光皇帝似乎还是很重视人才选拔的,不然,他也不会提拔出林则徐。

果然,五月十八日,道光在勤政殿接见了曾国藩,君臣一番交谈,道光皇帝感觉满意,于是提拔曾国藩为翰林院教习庶吉士,还获得出外主持考试的美差。这下好了,曾国藩有余钱支援家里人了。

曾哥,你在京城混得那么风光,你家里人知道吗?你家乡人知道吗?

琐碎乡间事安抚家人不要得罪乡里

曾国藩在京城蒸蒸日上,家里来了五封信,一封是曾老爸的,其他都是弟弟们的,诉说了家里一些事情。这跟曾哥在京城的风光形成了对比,它们琐碎、繁杂,但又不得不去处理。

首先是给乡亲送手信的问题。曾哥在十二月十八日的家书中提到,家乡有个叫西冲的地方,有四户乡里,因为手信送得孤寒了一点,结果惹得人家不高兴,“送项太简致生嫌隙”,嘴巴里碍于我曾国藩是京官,不好说,心里肯定是有埋怨的。曾哥想得周到,特意捎信回家,加以说明,“使知我家光景亦非甚裕者”,让他们知道我家也没那么富裕,不到之处还请多多包涵。曾哥可能考虑到家里人懒得跟人解释,于是又补充说:如果父亲大人觉得没有必要跟人“开诚布公”,那这封解释信就扔进废纸篓作罢了。父母大人的意思第一紧要,儿女在人际关系上不擅自做主张,这是曾哥遵循的孝道。

接下来的事情更头疼,当地大族常家要与曾国藩的四弟结儿女亲家。曾国藩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不是想跟弟弟你结亲家,而是想跟我结亲家,想仗我的势。

曾国藩对此的态度是什么呢?不愿意。理由是常家的子弟喜欢“作威福,衣服鲜明”,到时候结了亲家,恐怕连带“乱我家规”,尤其担心对方子弟是瘾君子,吸食鸦片。说到这里,曾国藩跳出一层,说:弟弟,你跟谁结亲家,我管不着,但是为了女儿的幸福,为了门第,一定要派人打听清楚才决定。那么,在谁那里可以得到确切的消息呢?曾国藩又指定了具体的人——“向汪三处查明”。

乡里关系如此复杂,远不能靠京城的风光来解决。曾哥远在北京,可以眼不见为净,然而,家里人毕竟生活在家乡那块土地上,不得不跟他们周旋,尤其是未谙世事的弟弟们。曾国藩于是拟定了一个“不必管”方针,原文如下:“家中之事,弟不必管。天破了自有女娲管,洪水大了自有禹王管,家事有堂上大人管,外事有我管,弟只安心自管功课而已,何必问其他哉!”管,是一种气魄;不管,也是一种气魄。这番话说得很过瘾、很直接、很爽快,而且操作性强。曾哥其实是替弟弟们将复杂的世界简单化了:这是一个关系十分明了而各司其职的世界,女娲管天,大禹管水,父母管家,长兄管外,你们操哪门子心?读书去吧。

其实,有些纠葛,如果以不管、不理的心态去对待,很多担子就放下了,责任也就明确了。

在这个基础上,曾哥继续劝弟弟们将态度放简单一点,碰到亲戚宗族,尽可能“爱之敬之”,这也是儒家与乡里相处的基本态度——“泛爱众而亲仁”,广泛地去爱大众,亲近那些有仁德的模范。如果现在就跟人家斤斤计较,到时候真的当家理事了,整个乡里,“岂不个个都是仇人?”你们都想做圣贤,难道有圣贤和乡里结仇的吗?

一番话点醒了焦躁中的弟弟们,知道人生的目标不在于与周边环境角逐纠缠,而在于放下,这样才有空间去提升,去发展。

警惕另一种失败八股时文误人终身

当然,曾国藩与弟弟们的来往书信里,重点探讨的还是学业文章的问题。弟弟们把历次小考的时文寄到北京,要哥哥批改,曾哥却出人意外地说:我不太善于改八股文,就请曹西垣先生代改吧。曾国藩感兴趣的还是弟弟们在八股文之外的诗文,要他们多学习韩愈、柳宗元、苏轼这样的“先辈大家之文”。

在真正的文学与应试八股文的夹缝中,曾国藩对弟弟们的成长很忧心,他认为八股时文不是什么好玩意,“此中误人终身多矣”。为了前途,为了饭碗,沉浸其中,到时候会耽误了真正的进修,他庆幸自己“幸而早得科名,未受其害”。曾国藩对六弟说,你现在年过二十了,“不为少矣”,要是还在学习八股文,在题海中沉浮,哥哥我担心你将来过了学习诗文的黄金时期却仍然学业不精。

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当时的考试制度是不太满意的,至于如何解决,他没有提出办法,但他对儿子的培养就可见他的真实想法了。他最得意的儿子曾纪泽并没有走科举之路,而是去学习英文和数理化,后来成为近代最杰出的外交家。

朝廷政策不能变,但曾家的小政策可以变,而且,这种变是绝对符合历史潮流的。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曾国藩简介 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的传奇人生
曾国藩的生平简介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

0评论2020-12-312698

清朝官史 曾国藩为何不得咸丰帝重用?
自太平军起事后,咸丰可算是遭够了罪,白天黑夜地翻过来忙,都觉得时间不够。更让他觉得晦气的是,花了那么多力气,成效却越来越低。前线送过来的奏折,不是说这里让人给捅了一刀,就是说那里挨了一棍,久而久之,皇帝的自信心大受打击,都不怎么敢相信自己也

0评论2020-12-314604

后世对曾国藩评价为何不一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后世对曾国藩的评价不一。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外惭清议,内咎神明

0评论2020-12-281682

清朝名臣曾国藩一生因何事3次想要自杀?
他被慈禧称为“天下第一正人”;治家严苛;“曾剃头”镇压太平天国杀人如麻;功成名就之时,部下曾劝他称帝;表面风光之下,实际上他终其一生都是战战兢兢,曾经三次自杀……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统帅、理学大师,为师为相,立德立功立言,在崇拜者眼中

0评论2020-12-284495

曾国藩“北漂”为租房闹心 住房是个很大的问题
道光二十一年七月,朋友王继贤到曾国藩所住的棉花六条胡同拜访。王继贤字翰城,是曾国藩的湖南老乡,与曾国藩同为京官,在朋友圈中是著名的“风水大师”。王氏一进曾宅,就连说此地风水不好。京官租房四大特点 注重体面讲究风水京官租房的第一个特点是要求住

0评论2020-12-283929

曾预言清朝灭亡的人是谁?曾国藩幕僚赵烈文简介
曾国藩手下最受器重的幕僚赵烈文于同治六年,即公历1867年预言颓废不振的清朝不出50年必亡。清王朝终于在1911年土崩瓦解,距赵烈文发此预言时的1867年是44年,果然没出了50年。赵烈文生于1832年,字惠甫,一字伟甫,江苏常熟人,年少时

0评论2020-12-272562

揭秘天津教案为何使曾国藩背上卖国贼的名号?
清朝同治皇帝年间,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事件,天津民众为反抗外来教会的压迫,被迫进攻教会机构,最终导致了数十名外国教徒被杀。事件结束后,清王朝受列强压迫,不得不将犯案的民众处死,处置相关官员,这也造成了人民群众的不满,那么这件惨案的究竟是为什

0评论2020-12-261004

山西军阀阎锡山的治晋日记 可媲美曾国藩家书
阎锡山经历中国近代政坛上的风风雨雨,三十多年几经沉浮,始终不倒。蒋介石称阎他是“晋文公”之类的人物。“中原大战”失利后,阎锡山蛰居大连闭门“做学问”,反思自己从政的经验得失,因而诞生了“只记理”的日记,在此后的岁月里,“记理”成了他的习惯。

0评论2020-12-261732

曾国藩遗嘱的四句话 后代没出一个败家子
晚清重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他力挽狂澜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光中兴”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氏家族更

0评论2020-12-262733

李鸿章厉害吗 李鸿章和曾国藩相比谁更厉害
李鸿章厉害吗,如果问你李鸿章厉害吗,或许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这个小编是非常赞同的,他是晚清时期的军政重臣,所以说他是非常厉害的人物,而他一生当中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可以称之为厉害人物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李鸿章这个人。李鸿章和曾

0评论2020-12-243599

揭秘清代官场潜规则 曾国藩如何收送礼
身在官场,从始至终片礼不沾是不可能的。如此“不近人情”,不符合曾国藩“合光同尘”的作风,也不利于他在某些情况下与下属建立基本的情感联系。所以在实在拒绝不了的情况下,他会从下属送来的礼物中挑一两样价值最轻的。曾国藩是一个标准的传统官僚,他科举

0评论2020-12-243801

名臣曾国藩的智慧 学校教育无法替代家庭教育
现在的孩子一出现各种问题,通常都会把所有责任推给学校,这其实是不公平的。学校教育原本就没办法代替家庭教育,孩子的很多问题其实恰恰出在家庭教育的缺失上,尤其是孩子的性格、品德的塑造与培养方面。父母不可以说自己太忙了,所以没时间教孩子。现在社会

0评论2020-12-232177

曾国藩是朝中重臣 为什么从不用八抬大轿呢
在清朝的官场,八抬大轿相当于现在的宝马防弹车的级别,是当时等级森严社会之身份标志。曾国藩是朝中重臣,为什么从不用八抬大轿呢?曾国藩升迁极快,十年之间连升十级。在升为正三品大员后,按规定,轿呢要由蓝色换为绿色,护轿人也要增加两人,而且乘轿是需

0评论2020-12-232839

李秀成被杀前 为何向死敌曾国藩献强兵之策?
太平天国在1856年“天京之变”后,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建国元老死的死、跑的跑,军事局面主要依靠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侍王李世贤等年轻将领勉力维持,其中尤以李秀成的功绩最为显著。李秀成的战绩择其要者,包括1856年大破清军江北和江南大

0评论2020-12-231540

揭秘:清朝官员曾国藩居然真的患有抑郁症
最近几年,常听见身边的朋友说患了抑郁症,似乎这成了一个常见病。我曾向专家讨教,这病怎么会突然流行?专家说,如今这社会急功近利,道德界线模糊,一个人若涵养不足,根基不固,便容易焦虑与疲惫,患上抑郁症。我初时觉得很有道理,但后来读史时,发现这症

0评论2020-12-214146

两江总督曾国藩收入丰厚 一家却生活简朴
曾国藩是一个标准的传统官僚,他科举出身,从翰林院编修起家,做到了副部级的礼部侍郎。在那之后,他创建湘军,带兵打仗,最后一路做到大学士、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可以说出将入相,位极人臣。我们可以通过曾国藩这个具体典型,观察一下清代地方官员的经济生

0评论2020-12-203623

梁启超是曾国藩“粉丝” 曾在家书中提及座右铭
曾国藩有一句至理名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事实上,这句话并非曾国藩首创,而是清代理学大家太常寺卿唐鉴送给曾文正公的一句话。道光二十一年,他将自己所著《畿辅水利》及亲笔楷书条幅 “不为圣贤,

0评论2020-12-193610

曾国藩哪点不如洪秀全?比较曾国藩和洪秀全
曾国藩哪点不如洪秀全?一清兵入关208年,即公元1852年清咸丰二年,广西永安突然出现了一篇荡气回肠的《奉天讨胡》檄文。文中内容足以令听着惊骇:慨自满洲肆毒,混乱中国,而中国以六合之大,九州之众,一任其胡行,而恬不为怪,中国尚得为有人乎?夫

0评论2020-12-191246

清代官场潜规则 曾国藩是如何收礼和送礼的
曾国藩是一个标准的传统官僚,他科举出身,从翰林院编修起家,做到了副部级的礼部侍郎。在那之后,他创建湘军,带兵打仗,最后一路做到大学士、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可以说出将入相,位极人臣。我们可以通过曾国藩这个具体典型,观察一下清代地方官员的经济生

0评论2020-12-193244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