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三千五百对十万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为什么能赢

风云人物  2020-03-11 17:550

我不喜欢分析成功的经验,我讲过,一切成功的经验都是扭曲的。所以,不能够说你按照这种方式去做,你也能成功。谁也没有把握一定能赢。就连李世民也一样。打不赢怎么办?跑。

跑不掉怎么办?死掉。死掉怎么办?死掉就死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向死而生,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之上,再来看为什么能够打赢。

一、是不是一点胜算都没有?不是。李世民决不会打无把握之战。

战略上,李世民不想放弃这个一战定天下的大好机会,他想做的是只是拖住窦建德,赢得时间,等待洛阳城破,再合兵消灭之。

虎牢关易守难攻,只要扼主关要,就可以赢得时间。

此战虽然是无比的凶险,但如果只是完成拖延时间的战略任务,也未尝没有把握。

不过,结局比他想象中的要好得多,不是拖住了窦建德,而是直接消灭了。

二、玄甲军李世民有核武器,这就是玄甲军。一个人做出惊天动地之事,只要不是傻,必然心中有底,玄甲军就是李世民心中的底。就像你抱了一杆机关枪回到古代战场,你也敢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玄甲军是李世民的发明,这小子不仅是一个军事家,还是一个技术控。李世民发明玄甲兵可能是结合了李密的“内军”和突厥“重骑兵”的做法,这是李世民打造的一种特种部队,“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

兵贵精而不贵多,玄甲军的统帅,士兵,坐骑,装备,给养都是一等一的水平,估计相当于二战时期的坦克,善奔袭,善冲击,所向披靡。

李世民有一套很清晰的作战理念,就是先固守,消耗敌军,寻找战机;然后是决战,先让正面部队先与敌人接战,等敌人锐气受挫,受到消耗的时候奇兵突起,前后夹击;最后是乘胜追击,一鼓作气,痛打落水狗,不给敌人任何喘息之机,彻底消灭。李世民用这种战术以少胜多,屡试不爽,很有心得,而执行侧面突击的真是玄甲军。

三、猪一样的对手虎牢关之战,窦建德对李世民是压倒性的优势,战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窦建德手里,无论是攻还是守是窦建德说了算。

但是,看起来窦建德一点都不急于拿下虎牢关,让人费解的是窦建德坐拥10万大军竟然不组织进攻。

因为窦建德的战略意图是坐收渔翁之利。

他还在观望形式,他想看李世民和王世充斗的两败俱伤,然后一举干掉两家。现在事后诸葛亮,我们可以说窦建德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但是你处在窦建德的处境下,你也会这么想,李世民和王世充各3万人,已经斗的疲惫不堪,窦建德10几万人,以逸待劳,不是很好的机会吗。

如果窦建德与李世民打起来,围城的唐军回援,王世充得以喘息,窦建德知道王世充也不是什么好鸟,这也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虎牢关3500人的部队,窦建德也没当回事,所以他不慌不忙的观望。

如果窦建德坚决一点,连续发送猛攻,虎牢关纵有天险,何愁不能拿下。

四、神一样的李世民人多的好处不用解释。但是人多也有缺点,就是指挥系统跟不上,信息传递慢,情绪容易蔓延,容易造成恐慌。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不胜枚举,这些案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在自身士气极胜,敌方士气倦怠时发动强有力冲击,挫败对方锐气,打击敌方士气,让失败和恐慌的气氛在敌军中迅速蔓延,造成敌军恐慌,一旦敌军退却,就会进一步造成恐慌,然后发生指挥系统失灵,各自为战,各自逃命,不明就里的慌忙逃窜,人踩人事件,基本上就搞定了。

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两个条件,1是敌方轻敌,没有认真布防,窦建德很配合的做到了。2是己方必须挫败对方的锐气,信息了解充分,时机把握准确,李世民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他通过一个个小规模战斗,以几十人,几百人的兵力挫败上万敌军,气势上完全压倒对方,让敌人胆寒,还时不时的俘获对方将领,对方是什么动向,营寨位置,主帅在哪儿,战略意图一清二楚。

然后,抓住机会,截断敌人粮道,进一步制造恐慌和不安。

最后,通过白河牧马,引诱窦建德来攻,来攻则不出战,消耗敌军士气,及至中午,敌军饥渴疲惫时,以泰山压顶之势,倾巢而出,并直扑敌军心脏---窦建德大营,一举擒获窦建德,大局定矣。

当然,这些只是战术的得当,真正重要的是,李世民胆色与勇气。

那一位身披金甲,腰跨白骏,英武的面庞的少年,在尘沙蔽日之中,策马冲锋,铁骑飞驰,所向披靡,摧枯拉朽,这是怎样的酣畅淋漓,荡气回肠!梦回唐朝。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贪恋美色 李世民杀兄弑弟竟然是为了几个女人?
本文摘自《唐朝绝对很邪乎》先来看看李世民的个人心路历程:0岁,出生。4岁:有相士找来,说:这孩子,长大了后了不得,龙凤之姿啊。18岁:联络各地豪强,追随父亲李渊,攻占长安。21岁:消灭刘武周伪政权。22岁:为了抢到惊世美艳的肃皇后,兵出虎牢

0评论2020-12-312011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三次震怒缘何成就帝王佳话?
明朝时坊间流传“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才子佳人故事,纯属话本戏说。俺今个儿给大家讲一出唐太宗三次龙颜大怒如何成就帝王佳话的史实。要说唐太宗李世民这个人还真是不简单,在他还是李二的时候,真的很二,他敢在他老爸李渊首鼠两端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坐实李

0评论2020-12-313398

唐太宗李世民自上而下如何看待济世安民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残暴,天下大乱。李世民劝父亲李渊起事,态度很积极坚决。而且他已经联络了裴寂、刘文静等人,对于起兵很有把握。刘文静是晋阳令,有人事脉络。他认为现在有许多避乱的人来到太原(李渊当时坐镇太原),“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

0评论2020-12-314173

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李恪如何被冤死的?
两个王朝的血脉带给他的不是荣耀,而是灾难。如果没有改变命运的勇气,只能被命运的巨轮碾碎。他系出名门,既是大唐的皇子,又是前朝的皇孙,他继承了两个王朝的皇族血脉,称他为天潢贵胄一点都不过分。可他的一生却颇为悲情,叫他悲剧王子你也会欣然接受,他

0评论2020-12-311477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