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盘点三国十大谋士 诸葛亮竟只排第六?

野史秘闻  2020-10-19 15:080

1.郭嘉

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具有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为其大局观出色,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成功建议。在曹操彻底粉碎袁绍,吕布等几个实力强大的军阀,成就北方制霸的过程中谋功至伟。郭嘉达于世情,和曹操的相互欣赏也被传为佳话。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征乌丸清剿袁势余患后,笃疾而夭,年仅三十八岁。

2.陈宫

曹操谋刺董卓未遂,被到处画图捉拿。他逃到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手下的人抓住。陈宫认为他是一条汉子,就弃官和他一块逃走。哪知中途曹操多疑,错杀了好人吕伯奢一家,而且还发表了千古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觉得此人乃“狼心之徒”,于是又弃曹而去。几经周折,最后才选择了吕布。

可惜陈宫没有好好分析吕奉先这个领导的巨大缺陷:他有勇无谋,刚愎自用,并非将才;好色之徒,见利忘义,反复无信,难成大事。所以,他虽然也占过徐州、兖州,打败过曹操、袁术,但都是昙花一现,最后因屡屡不听陈宫的计谋而遭致彻底失败,被曹操生擒活捉。

其实,当吕布屡次不听陈宫的计谋、眼看败局已定时,陈宫也想到离开这里,但他怕别人笑话,说他不忠不义;另外又不忍心,还想尽力补天。这就是一种迂腐了。像吕布这样的家伙,早晚要垮台,你何必要陪他去倒霉呢?

“空负栋梁材”,陈宫选错了单位,又不肯跳槽,满腹经纶付之东流,令人叹息不已。曹操有留他之意,他宁死不吃回头草,只是希望能善待他的老母和妻子。临刑时,曹操和在场的人都流下了泪。

3.贾诩

贾诩,三国时魏国大臣。字文和,武威女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善用计谋,先在郭汜帐中任谋士,后又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在宛城用他的计策打败了曹操,张绣兵败后他则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都用他的奇计。曹丕称帝后,官封太尉、魏寿亭侯。死时七十七岁。

4.司马懿

司马懿,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五一年,三国时魏国大将。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

5.田丰

袁绍谋士很多,脑子比较清醒的还要算田丰。料死如神。

田丰,冀州巨鹿人,博览多识,权略多奇,曾在朝中任侍御史,因不满宦官专权,弃官归家。袁紹起兵讨伐董卓,应其邀请,出任别驾,以图匡救王室之志。后袁绍用田丰谋略,消灭公孙瓒,平定河北,虎据四州。田丰曾劝袁绍早日图许,奉迎天子,占据政治上的主动,袁绍不能从。建安四年,曹袁争霸,田丰亦提出稳打稳扎的持久战略,袁绍执意南征而不纳,但在曹操东击刘备时,却以儿子生病为由,拒绝田丰的奇袭许都之计,错失良机。官渡之战,田丰再议据险固守,分兵抄掠的疲敌策略,乃至强谏,被袁绍以为沮众,械系牢狱。建安五年,袁绍官渡战败,因羞见田丰而将其杀害。

6.诸葛亮

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

诸葛亮,生于公元一八一年,死于公元二三四年。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东省沂南)人,号“卧龙”先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幼年丧父母,随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被刘备三顾茅芦的诚意感动,出任刘备军师,并帮助刘备占领荆州、益州、汉中,是赤壁大战的主要指挥者之一。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任他为丞相,刘禅继位后封为武乡侯,任益州牧,领军平定南蛮,七擒孟获,并北伐曹操,一生打了无数胜仗。制造“连弩”武器,以及能在山地运输粮草的“木牛流马”。建兴十二年在与司马懿军相拒时,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省汉中勉县定军山)。

7.陆逊

陆逊,生于公元一八三年,死于公元二五四年,吴国著名儒将。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熟知兵法,胸有城府,有雄才大略,人称江南奇才。吕蒙奇袭荆州之计,便是出自于陆逊。公元二二二年,刘备伐吴,陆逊受命于危难之时,用火烧大败刘备于虎亭,又用计大败曹休,官至丞相。孙权废太子,屡次进京相劝,孙权不听,忧愤而死。

8.荀彧

“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三国志。中期曹操几乎言听计从。

荀彧,生于公元一六三年,死于公元二一二年。字文若,荀攸的侄子。先为袁绍谋士,后投效曹操,参与军国决策,贡献颇大。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曹操忌恨,自杀身亡。

9.庞统

出师未捷身先死

庞统,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一四年,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外号“凤雏”先生,与诸葛亮齐名。刘备领荆州时,任庞统为耒阳县令,在县官位上不理县事,后经诸葛亮、鲁肃再三推荐,被刘备任为副军师中良将。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与刘备进取川中时,在卉县(今四川省广汉北)落凤坡被刘璋手下名将张任用伏兵乱箭射死,死后追爵为关内侯。

10,徐庶

徐庶,字元直,颍州(今河南许昌)人。天下奇才,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帮助刘备接连打败了曹操。后曹操的另一谋士程昱用计骗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骗自杀,

而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一条计策。徐庶临别刘备时,推荐了诸葛亮。

查看更多关于【野史秘闻】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他不过一介谋士 为何让诸葛亮自叹不如
刘备知人善任,诸葛亮智绝天下,即便以这二人之才智,也不敢说超越此人,诸葛亮还曾自叹远不如此人。他就是蜀国刘巴。对刘巴的记载,陈寿所述不多,只百余字,更多的是裴松之注。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少知名,刘表连续聘了好几次,举荐他做茂才,他都不买

0评论2020-12-314405

赤壁之战中曹操四大谋士为何集体失声?
曹操身边最有名的四大谋士,即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另一说是包括贾诩在内的五大谋士。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这四大谋士,才让曹操得以在北方的争斗中先后消灭董卓、吕布、袁绍、袁术、张绣等五大势力,并一举平定北方。由此可见这四大谋士的谋略技能应该是不

0评论2020-12-312785

揭秘闯王身边的第一谋士牛金星的悲剧人生
牛金星的功过牛金星,是李自成的一名谋士,河南宝丰人,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涉猎也非常广,所以非常受重用,但是在他受重用之后,他身上的一些陋习就出来了。比如非常严重的恃才傲物。牛金星像牛金星到了晚年的时候才看明白自己到底是为何到了如今的那般田地

0评论2020-12-313021

范增是一个好的谋士吗 为何能得到刘邦的认可?
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君主身边若是有很多好的谋士,那么便是成功了一半,而这个君主也一定得具有吸引这些谋士的特点。但是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好的谋士呢?是必须要头脑很聪明吗?还是得懂得看人眼色行事,就像是秦始皇身边的李斯吗?或者是两者兼有之,既拥有聪慧

0评论2020-12-301426

董卓手下第一谋士李儒历史上真有那么牛吗?
在三国演义里,李儒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识人看人都是一流的。尽管董卓死后被人杀害,可是也不失为一个很有作为的谋士。不过历史上的李儒却没有那么有本事,不仅没有大的治国方略,就是政治思想路线也很有问题。据历史记载,李儒本来是当时有名的做学问的行家

0评论2020-12-292640

三国第一谋士刘巴 连诸葛亮都自叹不如!
说起三国故事,恐怕最让人振奋与热血的就是那些沙场厮杀、尔虞我诈,武将英雄与谋臣智士,从来都是人们敬佩的对象。而说到三国里著名的谋士,大家第一时间又会想到诸葛亮,但其实三国第一谋士另有其人,就连诸葛亮也要自叹弗如,那么三国第一谋士是谁?诸葛亮

0评论2020-12-291383

刘备的发小谋士 巧妙纠正禁酒令
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吏于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作酒者同罚。(简)雍与先主(刘备)游观,见一男女行道,谓先主曰:“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缚?”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对曰:“彼有其具,与欲酿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酿者。雍之滑稽,皆此类也。

0评论2020-12-283818

湮没在历史深处的吴三桂谋士 不为人知的吴三桂
吴三桂一生在明朝、大顺朝和清朝诸政权之间投机取巧、反复无常,堪称明末清初的大阴谋家。然三桂极善笼络人才,身边聚集了大批谋士为其效命,这些淹没在历史深处的阴谋家背后的阴谋家,在三桂反清的过程中推波助澜、出谋划策,在滚滚东去的历史长河中搅起朵朵

0评论2020-12-271925

诸葛亮唯一不敢惹的蜀国谋士是谁?
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中,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评价极高,认为诸葛亮治理蜀国时:“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达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

0评论2020-12-252715

揭秘:刘备的手下中第一谋士竟然不是诸葛亮?
刘备手下第一谋士竟然不是诸葛亮,他是法正。自郭嘉一死,曹操辄有赤壁之败;法正一死,刘备就有夷陵之败。何其相似。正是天要亡国,先折栋梁,假如法正得以寿终,那么刘备不一定会兵败虢亭;提起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诸葛亮.其实当时诸葛亮

0评论2020-12-254851

陈宫 宁死不吃“回头草”的三国悲情谋士
在三国时期色彩缤纷的人物谱中,陈宫是一个来去匆匆的角色。作为一位著名的谋士,陈宫的经历着实令人感叹。张冠李戴捉放曹一般而言,我们所了解的陈宫是《三国演义》“捉放曹”的情节勾勒出的形象。经过京剧和各种地方戏的传唱,可谓家喻户晓。戏剧中写的是曹

0评论2020-12-254309

荀攸功绩:曹操为何认定荀攸才是曹营的第一谋士
在许多《三国演义》读者心中,曹魏第一谋士是郭嘉,其实不然,正史当中真正被时人认可,建立众多功勋的曹魏谋士乃是荀彧、荀攸两位。在《傅子》(作者为曹魏名士傅玄)有记载:“或问近世大贤君子,答曰‘荀令君之仁,荀军师之智,斯可谓近世大贤君子者也。’

0评论2020-12-222848

揭秘:曹丕手下的第一谋士为何没有得到重用
吴质,字季重。喜欢文学,善于阴谋,曾一度作为曹丕的智囊,为曹丕最终被确立为太子,立下汗马功劳。可是曹丕称帝,对吴质似乎没有过多的赏赐,而且吴质去世后,皇帝给他的谥号是非常低劣的,难道曹氏祖孙三代都卸磨杀驴的主。想当年,曹操活着的时候,对待自

0评论2020-12-202015

曹操的谋士戏志才:完全被三国演义忽略的牛人
真正被《三国演义》忽略的一个三国牛人,曹操长跪请教,曹丕说没他皇帝当不成他是曹操身边最神秘的一位谋士,曹操曾长跪请教他兵家之事,他死后郭嘉成了他的接班人,可是到曹丕称帝之时还在赞叹,没有这个人,他的皇帝都当不了。可就是这样的一个重要的人物,

0评论2020-12-194385

三国时期最强谋士大比拼 郭嘉远超诸葛亮?
易中天书第十四集《天生奇才》,用了很大的篇幅,对诸葛亮与郭嘉作了比较。说他俩都是同一量级的人物,对刘备、曹操同样重要,两个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怎样相似呢?易中天认为:第一,他们都是少年天才,出山时都只有二十六七岁。第二,他们都“审于量主”(

0评论2020-12-192126

刘备最信任谋士法孝直 此人若在蜀汉历史可能改变
222年8月,蜀主刘备统帅的东征大军在夷陵在东吴大将陆逊击败,蜀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到成都,负责留守的丞相诸葛亮慨叹道:“法孝直若在,一定能制止主公,不让他东征;即使东征,也一定不会溃败!”那么问题来了,连诸葛亮都无法改变刘备的

0评论2020-12-171997

曹操身边五大才华横溢的谋士大盘点
曹操身边谋士很多,本期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就是其中的五大着名谋士,他们本领各异,都是一个个才华横溢之人。具体有什么特点。大家一起看看吧。荀彧——体大思精,总统后盾荀彧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被曹操称赞

0评论2020-12-172743

三国历史上最被人们所遗忘的顶级谋士!
提到三国智谋之士,你恐怕马上脑海里想出一连串人物:郭嘉,诸葛亮,司马懿,贾诩,庞统~~~~,如果三国看的不仔细,恐怕你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有李儒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里,这位真是个名副其实的边缘化人物,但是在我看来,李儒你可能不重视,但是他在三国

0评论2020-12-163758

诸葛亮都望尘莫及的谋士 曹操都想得到他
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并起,人才辈出的时代,在三国时期有人择良主而栖,有人隐居山林选择远离纷争。但是无论是什么人都不能远离世人的评判。有人因为择主不善,而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满腹才华。在三国时期有一个谋士叫做沮授,他虽然不是很有名,但是他的才华是诸

0评论2020-12-163572

最憋屈的谋士 本已胜券在握 却功败垂成
两千多年前的楚汉相争,为后世提供了一大群英雄人物,那是汉人精英的一次集中展示,直到今天仍让人心向往之。在这些英雄中,有一种人不必上阵杀敌,也不必在大后方的根据地殚精竭虑,他们只需要跟在主公的身边,摇一摇羽毛扇就可以了。这种人的名字,叫做谋士

0评论2020-12-154161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