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历史常识首页 频道列表

司马懿因为鹰视狼顾而天生奸臣?

风云人物  2020-08-05 08:460

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时年22岁,正血气方刚,满怀正义,知曹操为一代奸雄,又嫌曹操出身低微,耻为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患有风痹病,不能起居,婉言谢绝征召。曹操怀疑司马懿有意推托,夜间派刺客去探听虚实。来人把刀架在司马懿的脖子上,作出要刺杀他的样子,但司马懿躺在那里,瞪着两眼,一动不动,像真的风痹病人一样。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为汉丞相后,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使者临行,曹操交代说:“若复盘桓,便收之”(《晋书宣帝纪》)。就是说司马懿再装病不来,就解决了他。司马懿这才害怕了,只得就职。

此后,司马懿“每与大谋,辄有奇策”。先后升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曹操为了恢复北方经济,解决军粮问题,曾苦思良策,司马懿时任丞相军司马,向曹操建议推行包括民屯、军屯两类的屯田制度。曹操行之,结果曹操所统治区域,一时“务农积谷,国用丰赡”。以后成为曹魏制度,并设有专门的屯田官。这也是三国时期唯魏独强的原因之一。

司马懿是一名战略家,自随曹操出战起,他在军事上提出过许多重大的建议,这些建议均显示了他战略上的深谋远虑,有些建议的实施甚至对当时的天下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如,他曾提醒曹操,说,荆州刺史胡修为人粗暴,南乡太守傅方为人骄奢,都不应该让他们驻守边防,但曹操未予重视。后来刘备袭取汉中,攻占房陵、上庸后,关羽也北攻新野、襄阳,水淹于禁七军,蜀汉一时“威震华夏”。胡、傅二人果然乘机献城降蜀。许都危在旦夕,曹操为避关羽锋芒,一度准备迁都河北。司马懿和蒋济及时劝阻,让他利用孙、刘争夺荆州的矛盾,联络孙权出兵攻取荆州,魏则出兵取汉中、秦川,使刘备首尾不能相顾。由于司马懿的这一建议,于是才有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吴蜀彝陵之战等后事。

司马懿的这次伐蜀主张,不仅挫败了关羽的强大攻势,解除了樊城之围,而且也使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两面钳击中原的计划无法实现。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孙、刘联盟,蜀国从此势弱,彻底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掌握了三国的主动权。显示了他作为年轻将领的杰出才能和作为军事战略家的博大胸怀。

曹操用人的原则,具有“既重才,又忌才;既用人,又疑人”的双重性。加之曹操有识人之明,认为司马懿为人,“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而司马懿的相貌,严整威严,长着一双像鹰一样犀利的眼睛,曹操知其“有雄豪志”(《晋书宣帝纪》)。因此,他对司马懿的猜疑,始终不能释怀。

当他听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时,就把他召来,先让他朝前走,然后让他回头。司马懿居然能脸朝后旋转90度而身不动。相书上说,有狼顾之相的人,不是奸臣就是国贼。曹操又曾做梦,梦见三马同槽,很犯忌讳,心中始终有疙瘩郁结。就对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于是便想趁早把司马懿解决掉,只是由于曹操太惜才了,迟疑不决,再加上曹丕跟司马懿的关系很铁,多有美言,司马懿才得以幸免于难。

司马懿为曹操所深忌,只能勤勤恳恳地工作,韬光养晦,明哲保身。“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曹操进封魏王后,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与陈群、吴质、朱铄同列为曹丕的“四友”。为曹丕所信任和倚重,是曹丕智囊团的关键人物。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惧,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内外肃然。不久,曹丕威逼汉献帝禅位,想急不可待地受诏时,司马懿建议曹丕谦辞推脱,以示谦卑处下,使曹丕在很大程度上免除天下怨谤,争取了人心,从而巩固了魏国的社会根基。由于司马懿为曹丕“篡汉”出了大力,所以曹丕代汉后,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任丞相府长史,又转为督军御史中丞。参与军事,为曹丕屡出奇谋。

黄初七年(226年)5月,曹丕去世。明帝曹叡继位,遗诏司马懿为顾命大臣,迁抚军大将军,统领禁军,辅佐明帝。改封司马懿为舞阳侯。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于8月出兵攻魏,被司马懿击败,并斩杀吴将张霸。

其后,诸葛亮六出祁山(今甘肃东南部山地),兴师伐魏,明帝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其信任如此。司马懿为人机警而富于智谋,雄豪豁达,心机莫测,狡诈异常,“坚壁拒守,以逸待劳”。诸葛亮深知司马懿的厉害,便派人给他送来“巾帼妇人之饰”羞辱他,激他出战。但司马懿宁可穿上对方送来的女人服装,甘心受辱,也不轻易出战。表面上是弱者所为,但正是司马懿示弱于对方,使诸葛亮这个咄咄逼人的强者,始终处在无可奈何的焦虑中,始终占不到上风,最后壮志未酬,病逝于五丈原。

强者最后反倒为弱者所败。

司马懿笑到了最后。

由此可见,司马懿在带兵作战方面,远比诸葛亮要厉害得多,是历史上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谋略家,城府很深,连曹操也看不透他。只是由于后人对诸葛亮的神化,司马懿才成了反面人物。公正而言,三国英雄,唯曹操、司马懿而已。

由于司马懿长期带兵在秦川跟蜀国打仗,魏国兵权大部分落在他手里。明帝提升他为太尉后,他实际上就成了魏国的军事统帅。

景初元年(237年),原魏辽东太守公孙渊叛魏自立为燕王,置列百官,定都襄平(今辽宁辽阳)。魏明帝召司马懿回京,于238年正月,命他率兵讨伐。

司马懿军至辽水,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先在南线多张旗帜,佯攻围堑,吸引敌军主力,而以主力隐蔽渡过辽水,逼近敌营。接着,不攻敌营,却挥师直取公孙渊根据地襄平。公孙渊战死,辽东国灭。粉碎了公孙渊的分裂势力,维护了已经形成的统一局面。在原定的一年期限内,即胜利班师。

当时司马懿军中有的士兵衣单寒冷,向他乞要襦衣,司马懿不给。对人说:“襦衣是国家的,我作臣子的,不能赏与别人,换取感激。”他十分注意避嫌,以至于宁愿士兵受冻也不自作主张发放冬衣。

明帝派使者到蓟去犒劳部队,增司马懿食邑昆阳等二县。

本来朝廷让他班师后直接到关中去,但当他走到白屋时,有诏书召他火速进京,三日之间,诏书五至。明帝手书说:“间侧息望到,到便直排阁入,视吾面”。就是要他赶紧回京,直接入宫,面见明帝,有要事相托。

据野史记载,司马懿攻破襄平后,曾梦见明帝枕在他的膝上,说:“视吾面。”他即抬头,看见明帝面有异色,疑天子有疾。如今一见诏书有此语,大为惊讶。于是昼夜兼程,400多里,一夕而至。径入嘉福殿内,流着眼泪,探问明帝病情。明帝拉着他的手,郑重地把太子齐王托孤给他,说:“我将不久于人世,能见到你,我也没有什么遗憾了,现将后事托付于你。望你和曹爽共同辅佐太子。”当天,明帝即去世。

时为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太子齐王曹芳柩前继位,是为魏少帝,司马懿、曹爽同受托孤辅政。

查看更多关于【风云人物】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孔子为何偏袒史上第一大奸臣庆父?
春秋《左传》中的一句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已”,意思是:如果庆父这个大奸臣不死的话,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终止。庆父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古人把庆父比喻成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民间还把他评为十大奸臣第一名。那么,这庆父究竟有多大本事呢?他又为什么要把鲁

0评论2020-12-313453

重臣杨素后世却称其为乱国奸臣
在隋朝短暂的38年的历史中,却涌现出许多英武豪迈的雄杰人物,其中有一位人物非常耐人寻味,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曾平定陈国、大破突厥,从莺歌燕舞的江南到朔风凛冽的大漠,人们无不称赞他为一代名将;但他还因帮助隋炀帝杨广即位、陷害功臣同僚,又被后

0评论2020-12-302403

明朝哪两位奸臣让奸相严嵩都不愿与其同朝为官
严嵩入阁为相时已61岁,那时的皇帝是明世宗嘉靖。就在严嵩为相那年,这个皇帝受了一场意外惊吓。有个叫杨金英的宫女,带领另外几名宫女把嘉靖捆在床上,要结果他的性命。可这几个女的慌忙中连勒人的绳子结都系不好,不但没勒死皇帝,反把自己的小命全都送了

0评论2020-12-281603

大奸臣秦桧的一句“莫须有”究竟蕴藏什么含义
岳飞之死是早有结论的冤案,然而加给他的罪名“莫须有”这三个字的含义,却成了千古疑案。《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爱国名将岳飞忠心耿耿路人皆

0评论2020-12-263031

唐朝第一太监高力士非奸臣?为皇帝离世吐血而死
在关于唐朝的影视作品中,高力士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大多以奸佞猥琐、谄言媚上、恃宠弄权的形象出现。而不少学者认为,历史上的高力士不但不是奸臣,反而忠心耿耿,并为开元盛世做出过贡献。贵族出身年少被阉高力士原名冯元一,说起来也是一位贵公子。他的

0评论2020-12-251814

六首状元被列入奸臣名单惹怒皇帝九族受诛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六首状元”,即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他们就是明代的黄观和清代的钱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个状元已经不容易,这俩人竟然从县试到殿试,六次考试回回是第一,真是超级学霸。黄观:被朱棣盯上的状元一口气考完,

0评论2020-12-224147

秦朝大奸臣赵高灭秦后得到的下场竟是什么?
赵高,中国历史上三大奸臣之一,是秦朝秦二世时权倾朝野的丞相。他本是赵国的宗室远亲,家族落魄后流落到秦国,母亲犯罪之后被收容于隐宫,而赵高就是出生在这个专门收容刑满释放罪犯的场所。秦始皇听闻他勤奋,便有意提携他,让他专管皇帝的车架,成中车府令

0评论2020-12-214546

一代奸臣秦桧是怎么死的 死前遗书读完让人唏嘘
秦桧,南宋江宁人,随着徽钦二帝被俘,随行有皇族和重要大臣,本来秦桧不再其中,只因为秦桧写了一份《存赵书》,反对立张邦昌为帝,要求立赵氏皇族为帝,最后也被抓往金国。1127年秦桧逃回南宋,摇身一变成为了和战派代表人物,在金国的一段时间内发生什

0评论2020-12-211227

最悲惨的奸臣 被饿死的投机误国大宋奸相蔡京
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肯定都得有一位昏庸无道、祸国殃民的皇帝,同时还要有一位奸佞无耻、误国害民奸臣,北宋王朝的皇帝宋徽宗赵佶和他的奸相蔡京。蔡京在北宋末年的官场上混迹了几十年,为相专权误国也近20年的时间,在这期间,蔡京拉帮结党,祸乱朝

0评论2020-12-204803

揭秘一个真实的高俅:历史上的高俅是奸臣吗?
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高俅作为反面人物、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而广为人知。他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场,因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术,被喜爱蹴鞠的端王所赏识。在端王登基成为皇帝后,高俅便飞黄腾达,很快官至太尉。他陷害林冲,手段之毒辣,心计之精巧,让开

0评论2020-12-202659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崇祯为什么秘葬魏忠贤?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这个话题其实有很多专家学者拿出来议论。他们各自抓着自己的证据,极力给自己的观点加分,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更多的人认同,然后使自己的观点成为正统。魏忠贤肯定是做了一些坏事,也肯定做了一些值得人们赞赏的好事,才有了这忠奸之辨

0评论2020-12-192697

历史上那些奸臣都是怎么死?杨国忠被乱刀砍死
杨国忠--恶贯满盈,玩火自焚杨国忠(?--756),本名钊,生年不详,是杨贵妃的堂兄,因杨贵妃得宠而入朝为官。李林甫死后,被拜为右宰相,封魏国公,独揽朝政大权。杨国忠本是一个无赖之徒,入朝之初,他与李林甫狼狈为奸,欺上压下,排除异己,干了不

0评论2020-12-184140

南宋最后一位铁血宰相 却被后人视为奸臣
南宋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看作积弱的代表。好像不管谁在北面,都能够踢上几脚。实际上么……还真就是这样。除了南宋初年,岳飞、韩世忠等人活跃了一阵子之外,南宋的对外战绩乏善可陈。好不容易在采石一战,虞允文大显身手,击破金海陵完颜亮大军。宋孝宗得意非

0评论2020-12-181818

大奸臣严嵩的另一面 成为官员恩爱夫妻的典范
严嵩是明朝著名的大奸臣,一直被后世批评诟病,但是他也留下了一段佳话。那就是他一生只有一个妻子,没有纳妾,夫妻两人20岁左右结婚后感情深厚,一直恩爱相处了60余年,可以说是同甘共苦。严嵩的妻子名叫欧阳淑端,和严嵩是同乡,都是分宜人,不过村庄不

0评论2020-12-182788

人神共愤!盘点中国历史上祸国十大奸臣
鳌拜——欺主乱政,囚死狱中鳌拜(?——1669)出生于将门之家,自幼弓马娴熟,技艺高强。长大成人后,力大难制,性情凶暴,驰骋疆场,战功显赫,有“巴图普”(勇士)之称号,得以封官晋爵。皇太极死后,鳌拜为年幼的清顺治帝即位发挥了重大作用,获得顺

0评论2020-12-174126

奸臣赵高灭秦真的是因为家族的血海深仇吗
秦二世胡亥时期,特别是李斯逝世后,赵高成了秦国的丞相之后,他野心勃勃,不甘于屈居人下,成天想着篡夺帝位,但是赵高平日里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朝臣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向着赵高的。于是赵高想了一个办法来判断哪些人是反对他的。一日朝堂之上,赵高牵来了

0评论2020-12-174201

北宋宦官李彦是如何变成呼风唤雨的大奸臣
李彦是和蔡京、王黼、梁师成、朱勔、童贯被民间统称为“北宋六贼”,这是对他们六个奸臣的合称,而李彦虽然是宋徽宗时期重要的朝中大臣,但是作为官员他贪赃枉法,仗着自己的权势横行霸道,弄的各地民不聊生,广大群众百姓生活在他们荼毒的生活中生不如死。李

0评论2020-12-172422

许敬宗是奸臣吗 他最后为何能得以善终?
许敬宗是杭州新城人,隋朝的时候就重进士为朝廷卖力。到了唐朝,他参与了诸多书籍的编纂工作,修编国史。唐高宗即位后,提拔许敬宗为礼部尚书,继续负责国史的编著工作,晚年退休病逝。早年的许敬宗在隋朝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政变,父亲被杀后苟求得不死,他投奔

0评论2020-12-163746

一代枭雄曹操为什么评价司马懿是个大奸臣
大家对他的评价都为负面的,这可能是中国人不喜欢耍阴谋诡计和城府太深的人的缘故。总的来说,司马懿是一个非常能忍的人,他的才智不弱于诸葛亮。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司马懿简介。司马懿出生于179年,享年73岁,被孙子追封为宣帝。可见孙子念及爷爷的举

0评论2020-12-141698

奸臣秦桧金人奸细说 并没有直接证据来证明
秦桧先作为北宋官员,曾随二帝一起被掳至金国。然而仅仅四年之后,他突然神秘莫测地回到了南宋,且是“全家得还”。秦桧归宋到底是自行逃归还是金人纵归,也就是说秦桧是否为金人的奸细?对于这一问题,八百多年来一直众说纷纭,未有定论。秦桧,字会之,江宁

0评论2020-12-143575

更多推荐